“妈妈,来比个耶!”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的病房里,患者黄阿姨(化名)颤抖着抬起胳膊,艰难地伸出两根手指,比出了“耶”的手势。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病房里的亲属、医护人员们纷纷泪目,不由得为其鼓掌。
要知道,大家为了这一刻已经努力了5年多。患者女儿林林(化名)怀抱一束鲜花送到该中心主任张云东(主任医师 教授)的手中,并深深鞠躬哽咽道谢:“我妈妈成为‘植物人’昏迷了5年了,没想到有朝一日真的能苏醒过来,感谢你们的付出,是你们创造了这个奇迹!”
患者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
醒过来的希望很渺茫……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被确诊为“植物人”,就意味着病人最大的敌人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却未醒来,继而陷入漫长的等待或者被迫接受生命走向尽头。经济上的负担只是困难的一部分,而家庭成员的心理都难免处在一种压抑、痛苦的状态中。“植物人”患者成功苏醒的案例相较于总患者人数,可谓寥寥无几。
然而,“植物人”苏醒的奇迹,最近就在重医大附三院发生了。
时间回到2017年,57岁的黄阿姨远在中国香港照顾两个小孙女,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突发脑溢血的她被送医急救,随即血肿清除、脑积水分流术、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一系列抢救措施下来,性命算是保住了,但黄阿姨却陷入了深度昏迷中,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植物人”。前景未卜,整个家庭陷入了阴霾。
身在异乡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想到其他家人都在重庆,女儿林林将母亲带回了家乡,选择在家附近的医院里进一步进行颅骨修补术等一系列治疗。遗憾的是,效果不甚理想:黄阿姨癫痫反复发作,甚至因伤口感染不得不再次去除了部分颅骨。医生还告诉她,患者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醒过来的希望太渺茫了……
女儿林林不愿放弃,四处打听,在朋友的推荐下, 2018年10月将母亲转入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治疗,因为她坚信,只要不放弃,妈妈就一定有机会醒过来!
患者家属都没说过放弃,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从患者到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的第一天,张云东主任及其团队就十分重视。患者入院后,医生及时详细了解其病史、病情,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检查。
张云东回忆道:“患者入院时,整体情况十分不好,头皮伤口还出现了严重感染。我们也将情况如实告诉了家属,患者什么时候醒过来,是否能醒过来,当时谁也说不好。然而家属坚定地回应和配合,让我们对后续的治疗充满了动力和信心。”
尽管大家从未放弃,但让“植物人”苏醒绝非易事。张云东主任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分阶段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第一阶段:首先为其手术清创,完全控制住感染后,再充分准备,为患者手术修补颅骨。第一阶段手术非常成功,患者颅骨伤口再也没有出现感染,之后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其身体状况也逐渐稳定下来,癫痫发作次数也越来越少。
可惜的是,患者的基础状态虽有所好转,但多次进行脑功能的评估,结果仍不理想。得知消息,女儿林林很失落,却仍一如既往地配合医护团队为妈妈治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未有一丝放弃的念头。2020年春节,她还在朋友圈里晒出多年前与妈妈的合照,并写下“希望奇迹早日实现”的文字,内心充满希望。
陷入“植物人”状态,意味着病人面临着医学和生存的双重极限考验。就在2021年,黄阿姨遇到了在这五年治疗中最大的“难关”。当时,主治医师冯阳正在科里忙碌,突然接到电话:“冯医生,赶紧来,黄阿姨好像情况不太好!”病情急转而下,让林林及医护人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冯阳医生立刻奔至病房:发现黄阿姨呼吸急促、缺氧明显、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急剧降低……怀疑是因之前受凉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立即抢救!”冯阳一边汇报上级医生,一边迅速与同事采取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及时稳住了患者生命体征。有惊无险,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治疗,黄阿姨的情况终于稳定,脱离呼吸机,再次从重症病房转回了普通病房。
“哪怕经历了这次险情,患者家属都没说过放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黄阿姨的主管医生冯阳回顾治疗历程,坚定地说。
阿姨快点醒过来,
我们一起吃饺子!
时光流逝,在一千八百多个漫长日夜里,重医大附三院的医护们按照计划方案,对黄阿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和家属一样从未想过放弃。
由于“植物人”意识陷入到了深层昏迷,无法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长时间一个姿势躺在床上,血液很容易循环不畅,进而引起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更危及生命。面对在病床上躺了一日又一日的黄阿姨,护士们精心护理,严格按时为患者翻身扣背、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训练、按摩松解肌肉等,还细心教护工如何为黄阿姨做日常护理。在附三院住院的4年多,黄阿姨从没有发生一次压疮或静脉血栓。
除了日常的照护,医护团队还不间断地根据黄阿姨情况,尝试多种促醒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高压氧治疗、适时的床旁肢体运动,再加上科学有效的脑仿生电刺激、低频脉冲治疗、气压治疗、中医针灸、音乐治疗……
为了让她早日醒来,每天都会有人和她“聊天”。医生护士每次走进病房,都会呼唤她的名字,逢年过节,还会特地到患者床前问候,“阿姨过年了,等你醒了我们一起吃饺子!”家人们则会和她说起生活的点滴、讲一起经历的趣事……大家都希望借着一声声的呼喊,将黄阿姨的意识拉得近一点,再近一点。
“是你们,创造了这个奇迹……”
命运总是眷顾在看似在绝望中却还能坚持的人,漫长的坚持与等候,也渐渐迎来了“重生”和“希望”。2022年开始,黄阿姨的病情迎来了转机。
冯阳医生不止一次发现,患者自主活动逐渐增加,偶而会有揉眼睛、鼻子这样的小动作。冯阳向远在香港的林林分享这些细节,林林得知后激动落泪。因为疫情原因,她几年没有回渝探望,只能怀抱着妈妈终有一天能够清醒的期盼,通过和医护人员的密切联系了解妈妈的情况。
直至2023年1月8日,中国香港和内地正式恢复通关,女儿林林第一时间买了回渝机票。或许是母女之间奇妙的心电感应,就在林林回渝的飞行途中,有了令人激动的好消息——黄阿姨醒了!
一下飞机,林林一刻不耽误地赶往医院,飞奔向因为疫情三年未见的妈妈身边。“妈妈,我是林林,你认得我吗?”她握着妈妈的手,哽咽着问。当黄阿姨看着面前最熟悉的脸,眼睛里立马蒙上了水雾,颤抖着慢慢地回握住了女儿的手。感受到手心传来的力度,林林这五年来复杂的情绪一瞬间释放,紧紧地拥抱着妈妈放声痛哭,嘴里还不停念着:“妈妈,你终于醒了……”
“黄阿姨,来抬起胳膊,比个‘2’!”“阿姨,摸摸鼻子!”……看到妈妈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出简单动作,林林欣喜若狂,激动得紧紧抓着医生的手,无语凝噎。
“奇迹真的发生了!”“除了感激,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真的很感谢每一个人,是你们让妈妈重获新生,是你们的精湛医技、精心护理和医者仁心,才创造了这个奇迹……”
目前,黄阿姨可以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互动。接下来,她还将在重医大附三院继续进行认知、言语、吞咽、呼吸、运动以及膀胱直肠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林林表示,“我完全信任你们,也会继续配合妈妈的后续治疗。希望妈妈能早日康复,重新和我一起生活。”
由深度昏迷到清醒的一千余个日夜,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医护团队与黄阿姨家人携手,用爱心、耐心、信心和勇气,共同跨过了无数次困境,最终迎来了“植物人”时隔多年的苏醒,这是生命所创造的奇迹,更是医患共同创造的奇迹。
“奇迹之所以会出现,除了医护团队的用心治疗,更可贵的是家属持之以恒,以及对我们的完全信任、配合。”科室主任张云东教授说,希望黄阿姨的苏醒,能鼓励到其他有相同经历的家庭,让他们也看到前路的曙光和希望。(上游新闻)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