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同时,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后,由于人们对星辰的崇拜,便加入了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因为这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所以被叫做魁首。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在唐宋之时,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影响下,乞巧节变得开始隆重起来。宋朝的乞巧变的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我们这边没有关于七夕节的故事,也没有特别的习俗,不过假如我们可以回到宋朝,那么我们将会见到很多有意思的世俗。
一、蛛网乞巧
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唐朝时期民间盛行,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二、种生求子
通常是在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三、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的小泥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
四、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形态各异。《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关于巧果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
也正因为这个故事,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在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关于七夕晚上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的传说不知道只是我们老家河北定州附近流传,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大人都这么说,而这个传说也便是我对七夕最初的认识,也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银河,那个时候对银河的认识是天上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开,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会有喜鹊在银河搭桥让牛郎织女相见,在牛郎织女相见的夜里找一株葡萄架就可以听到牛郎织女说话。
小时候对爱情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听大人说能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说话我也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想偷听他们谈情说爱,那时候我家里并没有葡萄架,在我大伯家倒是有一株葡萄架,长得非常茂盛,那时候已经结出了一串一串的果实,有一年的夏天,那时候正在暑假假期中,吃完了晚饭我就跑到了我大伯家,我堂弟正在院子里玩,我就招呼他一块来到葡萄架下,我堂姐收拾完东西也被我俩招呼过来,我大娘看着我们三人在葡萄架下认真的听着就笑着问道:“听见牛郎织女说话哩白?”我说到:“还没有哩!”我堂姐说:“你俩听吧,净蚊子咬哩好几个疙瘩。”说完我堂姐就回屋了,我和我堂弟仍然仔细的听着。
农村夏季的夜晚能听到的就是隔壁家人的对话声,向院子里泼水声,胡同里熟人相见的招呼声,街道上农用车发动机的哒哒声,小孩子们的喊叫声,村委会大喇叭的呼喊声,远处水洼中的蛙鸣声等等,如若是想我和我堂弟在葡萄架下仔细的听牛郎织女的说话声的话还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
后来我知道了小时候七夕在葡萄架下听到的不是牛郎织女的对话,而是长大后对儿时七夕时悠闲自在的回忆,当这些成了回忆就说明再也回不去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