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有时间回乡的可以祭祭祖,不能回的也可以去郊外踏踏青,尝尝刚上市的青团,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
除了这些传统活动之外,关于清明,还有一些流传至今的说法,也很有意思。
比如“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这说明在古代,清明节“戴柳插柳”也是重要的风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清明风俗也不尽相同。
从古至今,清明节的风俗究竟都有哪些有趣的演变?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下。
唐朝以前,清明期间没有统一节日
青团
清明,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排在春分之后,位列第五。
春分,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清明在春分之后,说明此时已经是春天最好的季节。
在古代典籍《岁时百问》里,对此也做了详细的解释。
里面说,清明时节,万物开始生长,生机勃勃,一切就如同刚清洁过一样,明亮干净,所以叫清明。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去郊外踏青游玩了。
宋代之前,清明节气的时候虽然没有清明节,但是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上巳节。
古代历法用到的是“天干地支”,而巳在午之前,之所以节日叫“上巳”,是因为这一天是三月第一个巳日。
上巳节
在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洗去旧日的浮尘,期待崭新的来年。
《论语》曾记载,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是什么。
他说: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喊上一帮大人和小孩,一起去沂水里游泳,在求雨的祭坛上吹着风,唱着歌,然后高兴地回家。
(原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样接地气的答案,孔子听了不禁羡慕道,我支持你,曾点。
理想无孰优孰劣之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不过至少可以肯定,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踏青、游泳的习俗。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的日期逐渐固定。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就是人们出门踏青、游泳的好日子。
晋代大诗人陆机就曾写过,暮春时节,天气柔和而美好。在这样吉利的日子,人们都到黄河里去游泳,洗去旧岁的污秽。
除了上巳节,宋朝以前,中国人在清明期间还有个重要的节日,叫做寒食节。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吃冷食。这个习俗,源自上古时期的改火旧习。
火种
北方的春季,气候非常干燥,在风势的助力下,日常用火极易引发火灾。
此外,春雷躁动,一旦打到山上的林木,引发山火是常有的事。
《周礼》就曾记载,负责掌管火禁的官员,到了春天,要摇着木舌头的铜铃铛,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于是,为了安全,古人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正式将旧火种熄灭,同时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过这段禁火期,这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
与端午节纪念屈原相似,寒食节也有个感人的传说。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政局不稳。晋献公受宠妃谗言蛊惑,冤杀了太子。
公子重耳害怕遭到清洗,选择了逃亡。他的身边,只有介之推和另外四位贤士共同追随,没想到这一走,就是19年。
一路被父亲和兄弟追杀的重耳,经常身陷险境,吃不上饭。
一次,为了躲避追杀,重耳一行人逃进深山。快要饿晕的重耳伸手向农夫乞讨,没想到这帮农夫不仅见死不救,还拿起土块嘲弄起了人不人鬼不鬼的重耳。
为了救重耳一条命,介子推一咬牙,从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块肉,就着采来的野菜,放一起煮。
然后,喂给奄奄一息的重耳,这才从死神手里将他拉了回来。
晋文公
醒来后的重耳感动不已,当即承诺介之推,若日后有幸继承王位,将要好好报答救命之恩。
经过重重磨难,重耳最终成功归国,当上了晋文公。而此时,介子推却主动退隐山林,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邀功请赏。晋文公也很感动,便派人来请介之推。
没想到介之推是真的不愿意出山。晋文公看着茫茫群山,一时束手无策,最后竟然听信了一位小人的歪主意,对着山头放了一把大火,想把介之推给逼出来。
可没想到,山都被烧焦了,介之推还是没有出现。事后火势退去,人们清理现场时才发现,介之推已经被烧死在了一棵柳树下。
围观的人,无不感慨万千。
人们为了纪念他,选择了这一天,不再用火。
究竟哪种说法更准确,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寒食节里包含了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所以能一直流传至今。
唐宋时代,两节加扫墓,形成清明节
上面的两个节,似乎都与扫墓祭祖没有什么关系,直到唐玄宗当了皇帝,才创造性地将寒食节用作统一的扫墓假期。
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盛世。官员由于经常回乡扫墓,耽误了很多事情。唐玄宗思来想去,干脆采用了上面这个法子。
开元盛世
据唐朝史籍《唐会要》记载,公元736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四年,玄宗宣布,寒食节和清明同日,一共放假四天。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官方将扫墓祭祖与清明联系起来。
从此以后,清明期间进行扫墓祭祖,就成了一项重要的风俗内容。
官员们可以用这段时间,好好安排扫墓祭祖,这样一来,便不会再有官员隔三差五的因为要扫墓而请假。
其实,祭扫祖先,缅怀先人的仪式,远古时期中国人就已有之。
中国最早可确认的墓葬,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距今已有一万三千多年。
在母系氏族社会,对祖先的祭祀更是重中之重。到了周代,祖先祭祀贯穿在“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祭祖的过程中,中国人重孝、重家族的人文情怀得以彰显,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深刻塑造了中华文明。
唐以后,清明扫墓开始盛行。
按照习俗,人们在家收拾齐整,便出发前往墓地。到了之后,首先会除除杂草,给坟墓上上新土。接着会将祭品摆上,烧起纸钱,献给先人。最后叩头行礼,祭拜仪式到这时才算完成。
清明扫墓
宋《梦梁录》里也有记载,清明节期间,人们都会来到郊外,为祖先扫墓,以表达思念和尊敬。
可见清明扫墓在当时已成世俗风气,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会参与进来。
宋代诗人高翥(zhu,第四声),则在《清明日对酒》中写出了清明节扫墓的现场感。他写道,山上到处都是上坟祭扫的人,纸钱燃烧后的纸灰随风扬起,四处纷飞。
今天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一些地方,还保留有这种传统的祭祀习惯。
到了现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一些地方不再有烧纸钱的习俗。祭祖仪式又有了很多的改良。
绿色祭祀,如摆放鲜花绿植,开展家庭缅怀等,慢慢成为人们新的祭祀方式。
不过不管祭祖形式如何改变,不变的永远是祭祖仪式中那颗缅怀先人、敬重祖先的心。
曾子曾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五千年而屹立东方,成为唯一没有断绝的人类文明,离不开对先人和历史的崇敬和缅怀。
宋代以后,清明风俗渐多,有些流传至今
清明风俗除了最重要的扫墓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仪式。有些流传了下来,成了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玄宗是清明习俗的重要开创者。
在那个时代,清明除了放假扫墓,戴柳插柳、斗鸡、蹴鞠、拔河等活动也开始流行。
到了清明时节,玄宗就会赐给大臣们柳条,说是戴上后可免虿(chai,四声,毒虫)毒。
民间也受到影响。俗语就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来生变黄狗”。
在唐《湖广志书》里,就记载着“清明日,男女簪柳出扫墓”。在清明这天,男女老少们头戴柳条,出门扫墓。
清明带柳
也有人说,戴柳插柳,实际起源于宋代。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一生才华横溢,但是私生活则不入主流,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为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
不过,他的才华,却深受歌妓们的喜爱。柳永潦倒离世后,还是由喜爱她的歌女们集资安葬了他。
根据他的姓氏,每年清明,歌女们都会在他坟前插柳,以纪念他,慢慢地也就成了清明节的“插柳”习俗。
插柳
传说是真是假,已无从确证。但这份美好的心意和真挚的感情,才是“戴柳插柳”的真正意义。
此外,玄宗时期,达官贵人开始兴起“公鸡热”,公鸡被当做了宠物来饲养。斗鸡成了古代清明节时一项重要的活动。
斗鸡人也因此受益,身价暴涨,甚至显赫一时。民间甚至传唱:“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就像后来宋朝的蹴鞠,上有所好,下必兴焉。
斗鸡
不过,这项活动现在难见到踪影了,或许是因为现代人不缺乏各种娱乐文体活动吧。
到了宋代,清明扫墓则多了一份雅兴,除了祭祀先人,更多的是出去游春,聚会。
宋元之后,扫墓祭祖就慢慢地与寒食禁火和上巳郊游一起,形成了今天清明节的主要风俗。
《东京梦华录》记载道,“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开塞,四野如市”。意思是,到了清明节这天,京城人都会来到郊外,人多得就像是在市场。
“往往就芳树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人们扫墓结束之后,就会开始宴会游乐,舒展心情。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庭,抵暮而归”,京城各大庭园,到处都是歌舞艺伎,一直要表演到傍晚才会结束。
游玩
这与当时北宋民间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人们更注重世俗的感受,而很少像汉唐那样热衷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少了一丝雄浑厚重,却也多了一份人间烟火之气。这就是宋朝为什么能让清明节风俗集大成的原因。
除了游玩和宴会,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进行一项有趣的民俗,那就是放风筝。
说到风筝,这是被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的伟大发明。
相传楚汉相争时,垓下之战项羽被刘邦包围,韩信让人用牛皮做风筝,上面绑上竹笛,迎风而放,哗哗作响。
汉军战士则借着笛声,唱起了楚歌,彻底磨掉了楚军的士气。这便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到了唐宋,随着造纸的发达,风筝改由纸糊,从战场传到了民间,并且很快普及了开来。
清明时节,风向自下而上,对于放风筝来说再合适不过。
《清嘉录》中曾提到:“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更重要的是,放风筝被古人认为可以去除晦气,带走病灾。人们将所有的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等到风筝升到高空时,便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消逝。
这样一来,病痛,晦气也都跟随着风筝,烟消云散了。
说了这么多活动,清明节的风俗里,当然不能少了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习俗。
在北方,古代寒食节流传下来很多精美的面食。人们最常食用的,便是“撒子”。这是一种面条状的油炸食品,咸鲜脆香,口感酥脆。
不仅是北方人喜欢,也深受其他很多地方人民的喜爱。
撒子
在陕西,人们发明了面花。陕北妇女更是精于此道,经过她们的巧手,发酵的白面能被捏成各种形状。蒸出来的面花,就像一个个艺术品,让人舍不得吃掉。
在山东,人们要吃鸡蛋,凉馒头,有些地方要吃冷高粱米饭,有些地方要吃煎饼,据说不吃就要遭冰雹。不管说法多么奇怪,总之对山东人来说,礼数一定要尽到。
而在南方,清明节很多地方的人们不生火做饭,而是食用事先准备好的青团,缅怀先祖。
清代大文学家,同时也是美食家的袁枚,曾在名著《随园食单》里就这样描述过青团:“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
青团
青团,是将新鲜艾草洗净去苦,捣烂成汁,拌进准备好的糯米粉里,包裹进豆沙、花生或芝麻等馅,再上锅蒸。
熟青团色泽青绿,吃起来软糯微甜,带着一股艾草清香,十分爽口。
这道清明祭祖食物,很久之前就有人发明。
在宋代《琐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这与现在的做法如出一辙。
青与清同音,艾草又是驱邪去灾的吉祥之物。青团除了好吃,也寄托着人们希望过上美好生活的寓意。
除此之外,我国南北方在清明节还有着各种美食习俗,如清明螺、清明粽、清明粑、子福、子推馍等,无不是营养丰富,又口感上佳的美味。
尾声
如今的清明节,我们有很多习俗,已经随着条件的变化或者习惯的改变而消失。比如蹴鞠和斗鸡。
但是,大多数的习俗,还是被人们保留了下来,成了今天清明节的重要内容。
习俗
还有很多习俗,已经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比如荡秋千和植树。
尤其是荡秋千,成了小朋友们最爱的活动,无论是学校操场,还是在小区里,到处都能见到秋千架,都能听到小朋友们快乐的欢呼声。
每年的3月12号,也成了一个专门的植树节。
有外国网友曾在海外“知乎”Quora中好奇讨论,中国的清明节究竟是做什么的?文章已经给出了大部分答案。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即使是最伟大的传统,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不过,不变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活力与生机。
从清明节的风俗演变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宽仁博大,也能感受到它的与时俱进,和生生不息。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令人流口水的烧烤,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是怎么征服我们的?
“八百里加急”:古人的快递不仅能运生鲜,还能送人头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