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檐装饰:门面担当
中国古代的木作,可以分为“大木作”与“小木作”。
清乾隆雪景行乐图轴(局部)
前者是在古代建筑木工中做主体木结构,后者除家具,则会做门窗和天花吊顶、栏杆楣子等木构部分。这种分工自宋代“营造法式”上所记载的木工分工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装修在古人眼里也往往被视作为“小木作”,古人们对于木构建筑的装修又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
外檐装修是指在建筑的外立面上可以看到的部位,如门窗、栏杆、走廊、挂落、楣子等,负有采光、通风、外立面美化等功用。
在宫廷中最典型的外檐装饰代表就是隔扇,它既具有门的功能,又具有窗的样式结构。
在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中写作“格扇”,《清代匠作则例》中写作“槅扇”,王璞子的《工程做法注释》中写作“隔扇”,宋代《营造法式》称作“格子门”,南方《营造法原》中则称之为“长窗”。
根据窗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隔扇、槛窗、帘架等。
其中,槛窗的样式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隔扇槛窗、支摘窗、推窗、吊搭窗、推拉窗、风窗等,都是槅心、裙板和金属构件等几个部位构成,装饰性与灵活性很强。
外框,《营造法原》称为边梃,是隔扇的外部框架,其边抹宽厚通常在抹头两端做榫,边梃上凿眼,为使边抹的线条交圈,榫卯相交部分需做大割角、合角肩。
隔心,宋制称格眼,又有花心、棂心、格心等称呼,《营造法原》称为心仔;它是隔扇的主要部分,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同时也是装饰的重点所在。
养性门三交六椀菱花槛窗及直方格风窗
裙板,宋制称“障水板”,是安装在外框下部的隔板,常用如意纹做装饰;如果是素纹,也有称为挡板的。
太极殿后檐槅扇万字锦底五福捧寿纹群板
绦环板,宋制称“腰华板”《营造法原》称为夹堂板,依梁思成的说法,绦环板用双重时才叫夹堂板。
绦环板安装在窗棂和裙板的上下位置,起着连接过渡的作用,绦环板也是雕刻装饰的重点部位。此外,隔扇的规格与绦环板的数量有关,绦环板的多少决定了抹头的数量,所以又有三抹隔扇、四抹隔扇、五抹隔扇、六抹隔扇和落地明造(二抹隔扇)多种规格。依功能及体量大小而异。
通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大体量建筑的隔扇,多采用六抹、五抹两种,这不仅仅是为显示帝王建筑的威严豪华,更是坚固的需要。四抹隔用多见于一般寺院和体量较小的建筑,三抹隔扇多见于宋代,明清时期较为少见。有些宅院花园的花厅及轩、榭一类建筑,常做落地明隔扇,这种隔扇一般采取三抹及二抹的形式,下面不安装裙板。
起居重心:内檐装修
内檐装修则主要包括天花和隔断,还有室内格门、屏风、起卧家具、帷帐、博古架等等,调整平面布局划分等作用。
宫廷里的内檐装修,并不是全由造办处负责,而是由各地共同承担。和家具中的苏作、广作、京作相似,內檐装修同样也可分为:苏州样、扬州样、广州样。
苏州样
苏州从园林到建筑均有着悠久的传统美誉,所谓“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
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中也记载了门、窗、栏杆、照壁的样式。明代计成在《园冶》中还提出了审美要求:“曲折有条,端方非额,如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还定端方,相间得宜,错综为妙。”
可见,江南人家在明代就已经开始注重室内装修和布置了。发展到清代,苏州地区的内檐装修种类更加丰富,有落地罩、碧纱橱、飞罩等形式,还有各式门窗等装修。
由此发展出了非常成熟详尽的木作行业,在装修这块儿,还出现了负责专门营造门窗、挂落、栏杆等装折的“窗格匠”。
灵巧的窗格匠可以将门窗槅罩的槅心用棂条拼接成灯笼框、万字锦以及柳条纹、冰裂纹、梅花纹等千姿百态的式样.
对槅扇、落地罩裙板的处理,则以简洁雅致的花鸟植物雕刻为主,其“构合适宜,式征清赏”的美感与苏式家具一脉相承。
寿康宫后殿,楠木雕冰裂梅夹纱横披心冰裂梅夹纱落地花罩
在材质的选择上,苏州匠人多采用各类硬木,如红木、紫檀木、花梨木等,不髹漆,保持木质本色。
但是由于苏州地区的贵重木料一直以来都很匮乏,苏作木器中常出现包镶做法,装修骨架使用软木或杂木,表面用好木料做成薄板粘贴,或用其他质地的材料拼贴,如用湘妃竹贴面或细竹丝编织图案粘贴,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不过,苏州样在宫廷内的使用并不算早,在乾隆十四年,档案中首次出现江南为清宫制作装修的记载——“新做落地罩他萨矮了,着改做与明间下坎一般高。再柏木到底不好,嗣后如做罩槅扇时,交南边用竹穰子做心子、紫檀木边框送来,在京内成做镶嵌石子。钦此。”
档案中的“南边”。大体说的是江南苏杭一带,在乾隆第一次南巡之后,苏州样的上供明显增加。
玉石镶嵌成松竹梅纹饰的炕沿板
三位苏州匠师合力复原的符望阁漆金丝罗窗糊
但是受限于苏式强烈的文人风格,“苏州样”多是承办一些较为零星的装修。
毕竟,皇帝可以有文人情怀,但皇帝终究不是文人,作为帝王居所的宫殿一定要凸显出皇家大气堂皇的气派,文人式的审美终究是深宫里的模仿与点缀,这也是下面的扬州样之所以逐渐被皇家青睐的原因。
扬州样
和苏州相比,扬州是江南建筑的后起之秀,其建筑技术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发展。清代两淮盐政设立在扬州,盐商巨贾云集,在繁荣的经济刺激下,当地的建造水平也迅速提升,时人称“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
落地花罩 样式雷
李斗《扬州画舫录》曾记载:
江园……怡性堂……栋宇轩豁,金铺玉锁,前敞后荫。右靠山用文楠雕密箐,上筑仙楼,陈设木榻,刻香檀为飞廉、花栏、瓦木阶砌之类。
左靠山仿效西洋人制法,前设栏楯,构深屋,望之如数什百千层,一旋一折,目眩足惧,唯闻钟声,令人依声而转,盖室之中设自呜钟,屋一折则钟一鸣,关捩与折相应。
外画山河海屿,海洋道路。对面设影灯,用玻璃镜取屋内所画影。上开天窗盈尺,令天光云影相摩荡,兼以日月之光射之,晶耀绝伦。……翠玲珑馆,小池规月,矮竹引风,屋内结花篱,系用赣州滩河小石子,瓮地作连环方胜式。
还出现了一批有名有姓的装修匠师,如谷丽成、潘承烈等,他们装修分工细致,有“工兼雕匠、水磨烫蜡匠、镶嵌匠三作”。
竹丝细工镶嵌玉石的门板
装修更是可以细分到落地罩、单地罩、飞罩、碧纱橱、仙楼、栏杆、屏风等种类,形式多样,有月门式、八角式、帐廉式等等。
由于扬州除了木作之外,本身漆器漆器、玉雕、珐琅、竹刻、首饰等手工业同样发达,在木作上结合了如珠玉宝石、竹瓷石刻多种材质之后,更是达到了精湛绝伦的地步。
符望阁百宝嵌迎风板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两淮盐政高恒所进……文木嵌拱璧炕案成对,文木嵌拱璧琴桌成对,文木嵌拱璧炕几成对,文木嵌拱璧绣墩十二个,文木嵌拱璧炕香几成对”,所贡的家具多为楠木嵌玉工艺。
清乾隆 紫檀镶龙凤玉璧插屏
广州样
清初的广州,硬木制作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多是依照着时尚风向标“苏州样”来照葫芦画瓢。
但是康雍朝后,广州本地的木作结合了西洋建筑家具装饰的影响,已经逐渐有别与苏杭、发展为成熟的“广州样”,也正是凭借精细的雕工、华丽的纹饰和创新的形式,广州样与广式家具一起逐渐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广州由于通商口岸以及十三行的存在,南洋各国的优质木料多经由此进口。作为贵重木料的主要集散地,广州匠人们制作木器时原料的充裕程度是江南匠人难以匹敌的。
也因此,无论是在家具上还是在内檐装修上,广州样与广作家具是不甚惜料的。比如在用材上很讲究木质的一致性,一般通体皆为一种木料制成,且使用贵重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等。
为了充分显示优质硬木的纹理、质地和光泽之美,广州木器在制作时不油漆里、上面漆,不灰粉,打磨后直接揩漆,呈现木质的色泽和纹理。
储秀宫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栏杆罩
重华宫紫檀隔扇
而广州样装修中,由于还并吸收了西洋纹饰的特点,其纹饰细致、繁密,浮雕、透雕纹理深厚、浑圆;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的珐琅、玻璃等产品的引进,广州装修制作上善于综合运用珐琅、玻璃、象牙、镀金、錾铜等技艺,具有绚丽的风格。
这和广式家具木料厚重、纹饰繁密、雕刻深厚、打磨精细的特点如出一辙。
楠木透雕绣球锦地缠枝牡丹葡萄落地花罩
不过由于广州样中工匠为了斗奇斗新斗巧斗工,常会造的过于新奇繁复甚至流于媚俗,因此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嫌弃“从前所做活计俗气,至今做的活计尤其俗气,著海望申饬,嗣后再做活计,著仿古式雕做花纹,往朴致里做。”
到了晚期,干脆多次传旨粤海关不必进贡大项木器,广东贡紫檀木器自此锐减。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