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业知识由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陈淑娇主任医师提供
秋天到来
秋风萧瑟
皮肤、口舌干燥
是身体上常见的表现
而在心理方面
很多人会觉得心情郁闷
不自觉开始叹气
精神不舒
身体困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悲秋”
据调查,约高达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而至少15%的普通人群,在秋天的抑郁情绪越发严重,这就是中国常说的“悲秋”。(搜狐网)
立秋至处暑
秋阳肆虐、温度较高
谓之“秋老虎”
阴雨绵绵、湿气较重
湿热并重
容易使人精神疲乏
身体倦怠
也就出现了“秋乏”
肺与“悲、忧”相应
秋风冷雨、万物萧条
此情此景
容易使人感觉忧伤
特别是对于患病之人
更容易心情抑郁
闷闷不乐
进一步损伤肺气
抗病能力减弱
加之秋季
人体的生理活动偏向“收敛内藏”
更易出现“气郁”
悲伤日久,容易耗气
此时两者相应
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
易产生抑郁
也就出现了“悲秋”
对于“秋乏、悲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摄、预防呢?
朋友们,动起来吧
多进行户外运动
在秋高气爽的时候
约上三五好友
爬爬山、跑跑步
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好景色
彼此沟通交流
自然会感觉心旷神怡
轻松愉悦
除此之外
消除疲惫、困倦的方法
还有穴位按摩
比如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
可以提神醒脑
减轻疲乏感
百会穴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有提神醒脑、升举阳气、安神定志之功,尤其适合于气虚,阳气不升的体质,如经常出现头晕、头重脚轻、疲乏少气、泄泻、失眠健忘、情绪低落等症状。方法:用双手食指或手掌叠按于百会穴,缓缓用力,轻柔揉按,直至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持续30秒,反复5次。
太阳穴
在目外眦与眉梢之间往外约中指一横指的宽度的凹陷处。有提神醒脑、缓解头痛、减轻疲劳、益智明目之功,适合于有头痛、眼睛酸涩、倦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方法: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和缓揉按转动,持续30秒。
风池穴
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有提神醒脑、治神安神、聪耳明目、通络止痛,适合心情抑郁、失眠、头痛、项痛、眩晕耳鸣等。方法:摆正头部,两手食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食指环形按揉穴位1分钟,有酸胀感为宜,反复5次。
秋季养生
注重滋阴润肺,生津润燥
润肺止咳
还等什么呢
跟着食谱实践吧
食疗方案
01、蜂蜜蒸百合
百合120g,蜂蜜30ml。百合洗净,沥干,加蜂蜜搅拌均匀,蒸至熟软。食用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02、秋梨膏
秋梨3200g,麦冬32g,百合32g,贝母32g,款冬花24g,冰糖640g。梨切碎榨汁,梨渣加水后再煎煮一次,过滤取汁,两汁合并后备用;麦冬、百合、贝母、款冬花加入足量水煮沸,煎煮2次,滤渣取汁,两次合并后兑入梨汁,文火浓缩至溜稀膏时,加入捣碎的冰糖末,搅拌,再煎煮片刻,每次服用10-15ml,早晚温水冲服。
03、参麦雪梨瘦肉汤
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杏仁30克,雪梨4个,猪瘦肉500克,生姜3片。将太子参、麦冬、杏仁洗净浸泡。然后将雪梨连皮洗净,切为4块,去核。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先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香油便可。
当然
当你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症状尤其严重
还是需要请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胁肋胀痛
易怒善哭、咽中如有异物梗阻
就需要疏肝理气开郁
如心情抑郁日久
亦可出现神疲乏力
思维迟缓、失眠健忘
心虚胆怯
即需要适当补益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因此,要注意方方面面的调摄
遵循静心、自然、适劳的健康理念
01、静心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说明了秋天更需要注意静心,在生活中保持心情平静、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精神紧张焦虑,适度发泄,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黄帝内经》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静心有许多种方法,比如与人聊天、听音乐、看看书等等。
02、自然
顺应自然是健康养生的重要原则。秋季起居应该顺应“容平”,也即气象平定、万物成熟、不再生长的自然景象,保持和缓平稳的起居,早卧早起。《黄帝内经》中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秋冬之时万物敛藏,自然界气温降低,应该顺应时节变化,护养人体阴气。饮食方面,应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的食物,避免消耗人体阴液,可以多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山药、麦冬、雪梨、甘蔗、柿子等。秋天气候转凉,天气干燥,容易伤及肺部,出现感冒、咳嗽等病,还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经常饮水补充水分。
03、适劳
避免“秋乏”,可以适当地劳动或运动锻炼,除了强身健体外,还能起到提起精神、改善情绪的作用。但要注意劳逸适度,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太长,过度的运动锻炼会使身体消耗、负担过大而更加疲惫,反而加重“秋乏”,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摆脱“悲秋”
打起精神
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让这个秋天
过得充实又快乐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