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草案)审议在即。其中,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基础上进行编纂的“人格权编”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这次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对各种“人肉搜索”、非法盗取他人的信息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处处长陈龙业对媒体介绍,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体现了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审判实践的需要。在网络和大数据时代,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侵害人格权的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人格权保护面临挑战,需要法律上的更新,回应现实的需求。
民法典(草案)明确对“人肉搜索”进行限制性规定,也设定了合法“人肉搜索”的边界。中国政法大学朱巍对媒体称,正义的“人肉搜索”首先是信源合法,不是偷来的、买来的、骗来的;其目的要合法,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比如打击犯罪、寻找失散儿童等;要在合法、必要的范围内,如果有个司机逃逸,可公布他的信息,但不能把他家庭成员的信息都公布。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保护私权利的法律汇总,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是一部全方位的保护民事权利的法典。2020年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新编纂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