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后才读懂辛弃疾、喜欢辛弃疾的。
年轻的时候,大家更爱李白的天真狂放,苏轼的豪迈通达;辛弃疾跟杜甫的风格看上去几分相似,但后者忧国忧民的沉郁顿挫,似乎更深入人心。
读书时从课本上认识的辛公,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文人,一个总是激昂又愤怒的老头儿。
后来看了叶嘉莹的老师、国学大师顾随的书,发现他对辛弃疾的评价极高:
一个天才是一颗彗星,不知何所自来,不知何往而去。西洋称天才为彗星;在中国,屈原是一颗彗星。此外,诗中太白,词中稼轩。
稼轩是极热心、极有责任心的一个人,是中国旧文学之革命者。
我们看不出这个是我们对不起稼轩,不是稼轩对不起我们。
——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从创作上来说,辛弃疾流传至今的六百二十多首辛词,不仅其数量在现存两宋词人的作品中居第一位,而且其内容之丰富,风格之多样,成就之高,在全部宋词中,也是无可置疑地属于第一流的。
而“文人”身份远远不能概括出辛弃疾波澜起伏的人生。
他是真刀真枪上过战场的将才。
国土破碎的南宋,辛弃疾虽为宋人,却在金人的占领区山东济南生活和成长。
在祖父辛赞的教育和熏陶下,他自幼即抱定驱逐金人、恢复中原的志向,文武兼习,并两次利用赴中都应试的机会,考察山川形势,了解金国内部政局的变化,谋划有朝一日揭竿而起,恢复宋朝旧日的河山,以雪靖康之耻。
而这两次深入敌境做“卧底”的行为,均发生在他不到18岁的时候。
当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军数十万南下,北方地区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反金拥宋之时,辛弃疾亦聚众数千,投奔耿京,共图恢复。但他没有想到,耿京被叛将张国安所杀。
于是,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带50勇士夜闯5万兵马的金军大营、成功生擒张国安的少年英雄一战封神。
随后,辛弃疾日夜兼程,南归复命。英雄壮举,一时声震朝野。
但从此,辛弃疾的命运与其生命热情,发生了极大的错位——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本领高超、一腔热血的青年战士,却再也无法直接率部冲杀,驰骋疆场,以实现恢复宏愿。
一方面,宋、金处于长期对峙的局面,南宋政局偏安苟且,朝野上下懦弱萎靡,收复中原的动机和实力都不足。
另一方面,宋高宗虽然欣赏辛弃疾,但辛弃疾当时过早地处在了一个对他很不利的环境中,即无形之中成为了南宋的“归正人”和“忠义人”,即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投归正统之人,是一种蔑称。
这些人在当时地位是偏低的,南宋朝廷对他们的仕途和晋升也有诸多限制和约束。
这两个原因,造成辛弃疾长期不受重用,后来虽有提拔调任,但宦海沉浮中,一腔恢复中原的热血被整整荒废四十余年,最终抱憾而亡。
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均是真情真性。
因此,稼轩词中有愤慨激昂,有忧虑家国,也有坚定的信念与深沉的遗憾,让我们跟着顾随先生的讲解,了解他“如生铁铸成”的辛词。
01
性情与境界
稼轩无论政治、军事、文学,皆可观,在词史上是有数人物。
说稼轩似老杜也还不然,老杜还只是一个秀才,稼轩则“上马杀威,下马草露布”。辛氏做官虽也不小,但意不在做官,是要做点事。他有两句词:
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鷓鸪天•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这样一个热心肠、有本领的人,而社会不相容。
辛不能写景,感情太热烈,说着说着自己就进去了。如其《江城子》(宝钗飞凤)上片:
宝钗飞凤鬓惊鸾。望重欢。水云宽。肠断新来,翠被粉香残。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水云宽”岂非写景,而“望重欢”是写情;“翠被粉香残”是景,而“肠断新来”是情;“梅结子,笋成竿”是景,而“待得来时春尽也”是情。
情注人景,情胜过景,诗中尚有老杜、魏武,词中无人能及。
他感情丰富,力量充足,他哪有心情去写景,写景的心情要恬淡、安闲,稼轩之感情、力量,都使他闲不住。稼轩词专写景的多糟,其写景好的,多在写情作品中。
02
英雄的手段与诗人的感觉
而人将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吾人不可如此。如辛稼轩,人生将其列为豪放一派。而我们读其词不可只看为一味豪放。
《水浒》李大哥是一味豪放,而稼轩非一味豪放。
即如稼轩之豪放,亦绝非粗鲁颟顸,而一般说豪放但指粗鲁颟顸,其实粗鲁颟顸乃辛之短处。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稼轩是有短处,但不可只认其短处,而将其长处全看不出。
人都说辛词好,而其好处何在?一说满拧。
辛有英雄的手段,有诗人的感觉,二者难得兼而有之。
这点辛很似曹孟德,不用说心肠、正义、慈悲,但他有诗人的力、诗人的诚、诗人的感觉。在中国诗史上,盖只有曹、辛二人如此。
诗人多元英雄手段,而英雄可有诗人感情,曹与辛于此二者盖能兼之。老杜不成。老杜也不免诗人之情胜过英雄手段,便因老杜只是“光杆儿”诗人。
稼轩是承认现实而又想办法干的人,同时还是人。
一个英雄太承认铁的事实,太要想办法,往往不能产生诗的美;一个诗人能有诗的美,又往往逃避现实。只有稼轩,不但承认铁的事实,没有办法去想办法,实在没办法也认了,而且还要以诗的语言表现出来。
稼轩有其诗情、诗感。中国诗,最俊美的是诗的感觉,即使没有伟大高深的意义,但美。如“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若连此美也感觉不出,那就不用学诗了。
莫避春阳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此二句,连老杜也写不出来。
清周济(止庵)论词,将词分为自在、当行。自在是自然,不费力;当行是出色,费力。又当行又自在、又自在又当行,很难得。
如清真词自在,而不见得当行。稼轩当行,如“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满江红》),但又嫌他太费力。
辛词当行多、自在少,而若其”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二句,真是又当行,又自在。
若教老杜,写不了这样自在。
“莫避春阴上马迟”,不用管阴不阴,只问该上马不该,该走不该,该走该上马,你就上马走吧,“春来未有不阴时”!
一般人都逃避现实,逃避现实的人便是不负责任的人,偷懒的人,不配生在此世的人。我们要承认现实中铁的事实,同时要在此铁的事实中想办法。
03
才气与思想
人多说稼轩长调好。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皆出自于长调。稼轩长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不关乎好坏。凡天地间大作家作品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何况稼轩这样了不得的人物?
胡适讲朱希真词与余真不合,讲辛词则十八相合。胡氏谓辛词:
才气纵橫,见解超脱,情感浓挚。无论长调小令,都是他的人格的涌现。(《词选》)
“才气纵横”即天才特高,“见解超脱”即思想深刻。
“超脱”即不同寻常,而普通人讲超人便不是人了。
尼采所说“超人”即与中国道家“超人”之说不同,尼采所说“超人”是人,而他做的事别人做得了;中国道家所说“超人”是超脱人世,超脱人世离我们太远
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僧行脚,遇一罗汉,度化之行水面。僧日:“早知你如此,我用斧将你两脚利下去。”僧之话真是大善知识。
我们何以看中国人便比看外国人亲切?便因他是我们一伙儿,故亲切。稼轩词亦然。有些作品,我是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有些作品,小时也喜欢,年长也喜欢,便因他是我们一伙儿。
在诗中,余喜陶洲明、杜工部,便因他是我们一伙儿。太白便不成,他是出世。即如上所说:早知你腿如此,我早砍下来了。屈原真是天才,真高,虽然写得腾云驾雾,作风是神的,而情感是人的。
但究竟有时觉得离得太远,不及稼轩离得近。胡氏言稼轩词是他“人格的涌现”。
人格的涌现,其实每一人之作品都有其人格的涌现,岂独稼轩?如柳永之滥、刘过之毛,亦人格涌现。稼轩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才气尚或有人知,思想便无人了解,情感浓挚更不了解。
稼轩最多情,什么都是真格的。此直似杜工部、陶渊明、屈灵均,天才的精神多有相通处。
“情感浓挚”作不出来,所以千百年后读稼轩词仍受其感动。
-End-
观点资料参考: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顾随 讲,叶嘉莹 笔记
《思想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及其周边》,巩本栋 著
scb01@pup.cn
##20211219
本期活动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术研究与普及之作,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六十多年后公之于世。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文化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
《思想与文学》》
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上探索和挖掘文学发展的真正动因和创作主旨,希望能从多种角度和更高层面,揭示和阐释文学史发展不同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面貌和特点。
☝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走近千古英雄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