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从事认识活动以前必须先对认识能力本身进行一番批判性的考察,以确定它是否能承担起我们所赋予它的任务-把握绝对真理”,康德如是说。人的认识能力分为几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理性和感性。
那什么是理性,什么又是感性呢?简单的说,理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能够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头脑不会发热,做决定不冲动;而感性则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件事完全凭借心情,容易感情用事,不管事情对错。然而,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一个人有理性好,也不能说一个人感性不好,这就要看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感性和理性也有几个不同点。第一,理性和感性反应到人身上就是处理方式的不同,也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理性的人做事情之前会思虑再三,考虑得失,会计较很多方方面面,要顾全大局;感性的人做事则不同,他们通常凭感情用事,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不会去考虑事情的后果,感性的人做事往往会不明智和冲动。
第二,理性和感性对认知对象本身的态度不同。感性的人做事情不用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他们不会活的那么累,世界很简单,相对容易与之相处;感性的人对事情理解会相对深刻一些,对事情产生的结果要求更高。
历史上也有很多理性与感性相对的例子。例如唐太宗与魏征。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臣,经常像唐太宗提出意见,使得唐太宗改变了很多。魏征虽然每次直言上谏会触怒唐太宗,但唐太宗都会理智的采纳魏征的意见,正是有了他们两个人的“通力合作”,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也形象的把魏征称作他的镜子,可以照出他的缺点。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个理性是在这种嘈杂的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快乐。”所以说,有时候感性和理性是需要并存的。
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理性与感性并存,这样事情才会完成的更完美。在不同的情境中,情感的释放是需要不一样的体现的。在生活中,一个人应该感性多于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感性多了,会显得他有人情味,人比较好相处;在工作中,应该理性多于感性,对工作理性的思考,是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对工作有好处。
感性和理性应该相辅相成,一个人少了感性,会显得没有人情味;少了理性,又会显得太死板。所以,我们来处理事情,应该寻求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这不失为一个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好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人类头脑中有一位理性的御车人,必须驾驭一匹桀骜不驯的马,只有用马鞭抽它,用马刺刺它才能使它就范。——柏拉图
感性与理性,我认为可以理解成镜子的两面,一面可以反射,一面始终是静止的,而两者始终抵在一块,就像人无法完全感性,也无法完全理性。
感性的那一面,属于人的天性,是一种极其自我的本能,能够反射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产生情绪,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痛苦的。
而理性,更像是一层恒止不动的灰色维度,我们通过用来思考,观察,计算。
我也曾经有想象过这样的一幕情景,有一天我的前女友和她的现男友,就这样落落大方地来到了我的面前,用一种非常真挚的态度,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
这个时候,我的感性面和理性面就会开始冲突了。
感性的一面——
1)我们曾经那么地相爱过,为什么到头来,你还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伤害我,折磨我?
2)你是想让我知道,你现在比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的幸福吗?
3)你是在证明和我分手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吗?
……
理性的一面——
1)能够见证她获得真正的幸福,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的事。
2)也许你只是想告诉我,我已经得到幸福了,请你也快点幸福吧。
3)通过这样的方式,足以证明她现在的男友,是多么优秀,多么包容的一个人。
……
两者虽然冲突,可大多情况下,理性都会战胜感性,虽然最终行为上不一定是理性面会取胜,但在思维层面上,理性大多占优,这些结果都来自与现实生中的条件反射。
为什么呢?
从当前的社会现状来看,理性思维永远都是主旋律——
你不可能因为你的上司过错,而跑到他的办公室对他破口大骂。
而感性思维也更加容易被引导和反射到更痛苦的事态上面——
因为你的男朋友工作太忙,在你生日的那天晚上迟到了半个小时,你一气之下,流着眼泪甩了一个巴掌过去。
这就是感性和理性,互相存在,互相依赖,互相对抗。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