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天气谚语都有烟火气息的句子

蛮荒时代,人类除了面对毒虫猛兽侵袭,气象灾害的威胁更是难以抵挡。如果没有对自然的认识与适应,人类发展必定举步维艰。看天,是所有动物的本能,非洲草原动物恢宏的迁徙场面,本就是动物看天的结果。天气谚语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的聊“天”,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是人类宝贵的经验遗产。

《中国天气谚语志》是“中国气象先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的潜心之作。凭借其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到今的气象谚语,揭示了其中蕴涵着的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智慧,及其丰富的科学知识。

提起天气谚语,相信许多人信口就能来上几条。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根据一些学者的搜集和统计,我国流传至今的天气谚语不下40000条。天气谚语在历史上曾占据重要作用。19世纪30年代,随着电报技术的发明,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天气预报系统正式诞生,天气谚语的重要性才日渐衰微。而在此前,一个熟知并能够熟练运用天气谚语的人,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水手,一个种植庄稼的好把式,或者是诸葛亮那样出色的军事家。那些懂得更多看天技巧的长者,往往在当地享有德高望重的尊敬地位。

透过宋英杰搜集的天气谚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许多不同文化的谚语意思相近,但更多谚语却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种差别化不仅仅因为文化,而是天气特征本身使然。同样的国家,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地形,天气规律往往千差万别。比如海洋气候与内陆山区就有很大的不同,山脚与山顶,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均存在极其鲜明的差别,即便是同样用来描绘降雨征兆,各地的天气谚语表达内容亦有很大的不同。

在宋英杰看来,谚语最初并不一定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么对仗押韵,只是经过文学家的一次次加工改造,谚语才变得朗朗上口,更易传播。不过,文学本身有其自身规律,所有的改造均难免夹杂文人的“私心”。如此一来,本来只是单纯用来看天的谚语,有的渐渐被改造成一语双关式的生活或者人生哲学。比如我们常用“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比喻一些人情感的善变,用“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面临形势的严峻。

虽然千百年来,天气谚语被掺进了许多文化基因,但也不是所有的强加都能融合成新的文化得以流传。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曾自命有祈雨的宏大之“责”。究其原因,一方面借此表达体恤民情的隆恩,另一方面则是借此展现出上承天意,强化自身统治的所谓自然法则,即“顺天意”。还有,历史上将彩虹这种司空见惯的天象当作祥瑞的现象亦不鲜见。但值得指出的是,那些用华丽辞藻描绘的祭词或上疏,因缺乏民间的烟火气,终没能像天气谚语一样在民间落地生根,源远流长。能够流传至今的天气谚语,大都经过历史的千淘万洗,曾经沾染的庙堂之高的权力印痕,已经被历史的细流冲刷干净。

本书的一个亮点在于,宋英杰虽然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一些天气谚语送进了故纸堆,但与此同时,他又觉得,人们对天气谚语的创造热情并未衰减——许多年轻人正借助网络等新兴科技手段,创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谚语。千百年后,谁能说这不会成为未来的天气谚语呢?

一言以蔽之,只要有烟火气,天气谚语就会有萌芽的土壤。(禾 刀)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5-08 10:50
下一篇 2023-05-08 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