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海舰队成立,司令部驻地为何选址青岛?
兵家有云“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意在说明海军建设之难。我国海军起步于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1955年8月,我军将华东军区海军、中南军区海军更名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
图|中国海军诞生地:江苏泰州白马庙
1959年,苏联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1960年5月30日,中央军委以旅顺基地、直属海军的青岛基地为基础,组建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为青岛。至此,我国海军形成了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的格局。
图|海军成立之初的“四大金刚”
北海舰队的底子雄厚,早在成立前,我国就斥资68吨黄金,引进了4艘苏制驱逐舰,即101鞍山舰、102号抚顺舰、103号长春舰、104号太原舰,于1954年10月13日、1955年6月28日,分两组驶抵青岛港。
图|北海舰队旧照
上述四舰被誉为“四大金刚”,成为了海军成立之初的顶梁柱。大家可能好奇,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为何选址青岛?在笔者看来,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选址青岛,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其一、青岛地理条件优越;
青岛属于典型的海滨丘陵城市,处于山东半岛南侧,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青岛一面向海,三面环山,兼具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就军事地理而言,山东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图|青岛市地形图
不仅如此,青岛的气候条件非常优越。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受到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冲击,带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其二、青岛水陆交通便利;
1904年,东起青岛、西止济南的胶济铁路正式通车,此为山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长期以来,胶济铁路是山东半岛铁路大动脉。建国初期,山东全省境内仅有胶济、津浦两条铁路干线和兖济、临枣等支线,胶济铁路的地位尤为突出。
图|胶济铁路
除了陆上交通条件优越,青岛也有着悠久的海上运输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地区就有了港航活动的记载:
为海港而载于史成者,以琅琊为始。
到了明代,青岛航运历经千年发展,达到了顶峰。及至清朝,青岛航运在鸦片战争之前,因闭关锁国而陷入低谷。进入近现代,青岛航运在夹缝中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青岛航运迎来了春天。
其三、胶州湾是天赐良港;
胶州湾是天赐良港,早在清朝末年就得到了证实。1885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重要助手之一的许景澄,在考察19国海军状况后,立足于我国海防实际状况,编撰了《外国师船表》。
图|许景澄
许景澄在《外国师船表》卷十二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胶州湾宜为海军屯埠”:
查该处为大、小沽河、胶莱南河会流入海之处……其外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且地当南北洋之中,上顾旅顺,下趋江浙,均一二日可达,合以山东一军……尤可为畿疆外蔽。……惟该湾形势完善,又居冲要,似为地利之所必争。
许景澄颇具战略性的眼光,有志之士一片赞叹。虽说李鸿章持有异议,可后来还是遵循许氏方略调军驻防。民国时期,我国海军力量弱小,几乎处于有海无防的尴尬境遇。日本几次三番在青岛寻衅滋事,归根到底还是垂涎胶州湾的战略地位。
图|北海舰队旧照
新中国成立后,胶州湾的战略地位骤显。北海舰队司令部选址青岛,胶州湾可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撇开胶州湾许海军的历史渊源,看一看青岛胶州湾的海底地貌三维地图就能明白什么是“天赐良港”?
图|青岛胶州湾海底地貌三维地图
由上图可知,我们可以看到胶州湾海底地貌西北浅东南深,海底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整体呈腹大口小态势。海水越蓝代表越深,而胶州湾恰恰是出口处最蓝。此等地貌意味着,胶州湾就是天生为海军基地而生。
其四、济南军区的战略定位;
1955年4月,中央军委将六大军区拆分为十二大军区。其中,济南军区的辖区非常特殊:负责山东省及江苏省徐州到连云港地区的防务。虽说济南军区的地盘不大,可是其战略任务很特殊。
图|济南军区旧照
山东连接中原腹地,历来是南北战略要冲。因而,济南军区的定位就是战略预备队大军区。但是,济南军区单凭陆军是无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还需要其他军种的配合。
基于此,济南军区配备一支舰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上文说到胶州湾“地当南北洋之中,上顾旅顺(现属大连),下趋江浙”,北海舰队部署于此合情合理。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组建和发展》(人民网);
[2]《海军北海舰队发展史 创造人民海军诸多第一》(〈青岛日报〉);
[3]《青岛航运变迁史》(〈中国水运报〉);
[4]《许景澄最早建议“胶州湾宜为海军屯埠”》(青岛市情网 · 青岛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5]《仗剑深蓝!盘点中国海军“四大金刚”驱逐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