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

所谓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是金融概念。

你消费的就是别人所赚到的,别人消费的就是他下游所赚到的钱,那所有的产品起源都是矿物与自然资源。后续才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赚钱,最后成本都由最重消费者买单,这就是增值。

那么货币都是国家印的,通过央行借给商业银行,所有商业银行就借出去给人民,人民通过借钱生产经营赚到钱再存回商业银行和纳税。政府通过税收给公务员发工资和投资。所以经济形成一个闭环。货物/服务的总量=货币总量

因为人民和政府一直在经营赚钱,随着人类的生产力的提升,货物总量在增加,钱不增加总量就会升值,造成通货紧缩。(货物/服务>货币总量)所以央妈就对应的增加货币总量。不能印过多,不然造成通货膨胀(货物/服务<货币总量)

但随着商品太多,消费者消耗不完就变成了经济困难,大家生意不好做,央妈为了刺激经济就多印钱出来,商业银行就多放贷款借给人民,让他们消费,买买买,这样每个环节就可以赚钱流动起来了。

前几年就是用房贷刺激经济,导致市场上钱过多,超过了正常生产率所需的,造成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

你可以找个视频看看就懂了,叫做 30分钟经济学模型,微信和百度里面都有,30分钟就能搞懂经济学。

打这么多字太累了,方便的话给个优质哦,谢谢!

为什么会产生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图1
为什么会产生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图2

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其源头是央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以及银行,居民手持现金等。反应货币供给量的指标M0,M1,M2,M3。货币需求指企业,居民等等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需求。利率货币供求的价格,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会下降。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简单的讲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于老百姓来讲,就是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通货膨胀指标一般用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比如2018年官方公布CPI3.54%。M22018年应该180多万亿吧,没仔细查资料,大概吧,二十年前多少?好奇者可以查查,话题敏感,不深入。央行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等等办法来调解,增加融资成本,降低流动性。希望能给提问者一点帮助,这个话题很复杂,其他疑问随时可以交流,谢谢

需求与供给平衡是所有国家,所有市场,所有社会都努力完成,包括货币市场。

首先供求关系中,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造成 通货膨胀 该货币购买能力下降,钞票多了,商品还是那么多,自然而然商品涨价!

[供远小于求] 这里所指商品并未相应增加,只是货币供给增大,导致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意思就是钱多了,可是市场上还是原来那么多的商品!如何矛盾?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实际需求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导致通货萎缩。这个也矛盾么? 钱还是那么多,商品数量激增,产品卖不动,通货萎缩不萎缩??? 在这里利率很微妙!

正常状态下,社会需求增大,社会供给也同样增大,货币供给要配合市场需要的货币需求,也就是商品增加了,货币也要相应增加。

另外还有货币衍生作用下,感觉货币供应大于需求。

国际货币市场相对复杂,比如美国人的游戏规则就是美元为国际主导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大家都用美元交易,美国人只管印美钞!全球人民拼命干活制造商品,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其他国家大量持有美元,美元通过贬值手段来抵消国际债权,迫使该国大量外汇储备贬值,该国为保证自身通胀,可能会被迫下调汇率,以此转嫁金融危机。这属于游戏规则不公平!是美国霸权所在。

(转)所谓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是金融概念。

你消费的就是别人所赚到的,别人消费的就是他下游所赚到的钱,那所有的产品起源都是矿物与自然资源。后续才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赚钱,最后成本都由最重消费者买单,这就是增值。

那么货币都是国家印的,通过央行借给商业银行,所有商业银行就借出去给人民,人民通过借钱生产经营赚到钱再存回商业银行和纳税。政府通过税收给公务员发工资和投资。所以经济形成一个闭环。货物/服务的总量=货币总量

因为人民和政府一直在经营赚钱,随着人类的生产力的提升,货物总量在增加,钱不增加总量就会升值,造成通货紧缩。(货物/服务>货币总量)所以央妈就对应的增加货币总量。不能印过多,不然造成通货膨胀(货物/服务<货币总量)

但随着商品太多,消费者消耗不完就变成了经济困难,大家生意不好做,央妈为了刺激经济就多印钱出来,商业银行就多放贷款借给人民,让他们消费,买买买,这样每个环节就可以赚钱流动起来了。

前几年就是用房贷刺激经济,导致市场上钱过多,超过了正常生产率所需的,造成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

你可以找个视频看看就懂了,叫做 30分钟经济学模型,微信和百度里面都有,30分钟就能搞懂经济学。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1)
上一篇 2022-12-09 16:23
下一篇 2022-12-09 16: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