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熬到放假了,吃完鸡年的最后一份外卖。无意同事聊起了这一年的外卖,细细想来,光这一年,纠结于叫什么外卖的时间都足够做上半年的饭了。
如果说这一年,纠结于点餐是自己的问题,那么外卖分量明显比堂食的少,这个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同事A:外卖分量少于堂食的,等价减量实属无奈,商家之所以在外卖分量上动心思,是因为外卖比堂食的商品附加值要低很多。堂食顾客在店里用餐,必然会带动酒水等其他增值消费,而这部分才是饭店利润的大头。当外卖价格与堂食相同时,这部分利润只有通过减少外卖的分量来弥补,这也是商家不得已的解决方式.
同事B:餐饮的价格大多不是由食材成本决定的,更多的是来自人工店租和其他费用。外卖和堂食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从用户需求上来分析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要求外卖和堂食价销售本来就不客观。在成本核算下,店家只能减少外卖的分量,这也没有办法的办法。
同事C:外卖包含送餐成本,一般餐馆的配送费收三四块钱,而实际上不止这个价,这中间的差额,最终要回到餐馆的身上。外卖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价格或高或低、分量或多或少,其实都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市场行为无须介怀所以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根源在于餐饮标准缺乏。西餐厅往往会注明食材的分量,而中餐一般都是以一份或一例为单位,标明菜量的很少,没有一个统的标准,消费者与商家彼此都难以说服,对方,只有通过管理的标准化,才能有效规范外卖服务从而减少争议.
同事D:无法是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考虑,还是从保障外卖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出发,都必须纠正外卖“缺斤少两”的现象。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明确外卖与堂食在分量、价格质量等方面的一致性,同时规定餐饮行业饭菜要采用可量化单位,既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也为消费者维权和工商行政部门执法提供依据
同事E:我们到餐厅实地点餐吃饭时,很少有商家敢于缺斤少两,归根结底在于消费者可以实时监督、直接发声,而线上订餐的短板却恰恰在此。所以,不妨赋予消费者更多的线上话语权,在各类订餐平台上设置分量多少、质量好坏等评价监督选项,如此既可形成线上监督,也可作为消费参考,让无良商家无漏洞可钻。
外卖当下已是刚需,无论如何,办公室的你是逃也逃不掉的。单看言论,各有各理,也合呼情理,但狗年的你是该继续忍受呢还是勇敢发言?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