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手机贴膜应该是很多消费者在买了手机之后做的第一个事情,而在现如今的手机市场中有很多种膜,最常见的无外乎钢化膜,UV水凝膜,高透膜,防蓝光膜,磨砂膜,防偷窥膜等等,这些膜种类繁多,价格也完全不一样。
其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就要数「高清膜」以及「蓝光膜」了,这两种膜经常会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同一个系列的产品中。高清膜的价格普遍都比较低,而蓝光膜(现在也有人称为护眼膜)的价格则通常会比较高一些,如下图所示,被称为高清护眼膜的手机膜相比于高清膜,要贵了13块钱。(护眼膜又会被称为蓝光膜,防近视膜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这13块钱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呢?本文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何谓护眼膜?护眼的源头在哪?
市面上所有的护眼膜也好,蓝光膜也罢,它们本质上的作用就是过滤有害的蓝光。
人类所能观察到的蓝光由于波长较短所以其携带的能量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波长在400-450nm的有害蓝光,长时间观看确实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这是有实验做背书的,如下图所示,这是金婉卿等眼科专家做的测试数据,高频的有害蓝光确实会对眼睛的造成伤害,容易造成近视,白内障,视疲劳等等症状,这个是正确的,也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有大量客观的实验作为基础,我直接给大家援引两个较为严谨的研究数据。
不过我需要提醒一句,这些实验只是证明——“有害蓝光对人的眼睛有伤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有一个最大的有害蓝光发射源——“太阳”。简单来说,哪怕你完全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每天依旧会深处到有害蓝光的包围之中,因为构成颜色的三原色——RGB中的“B”就是Blue也就是蓝色。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实验能够证明——电子设备所发出的蓝光比太阳光所携带的蓝光更加的伤眼。反正我搜索了大量的文献都没有找到能够作证这个说法的实验结果。
说这些只是告诉大家,大家千万不要谈“蓝光”就色变,很多生产防蓝光器材的厂商都会有意无意地放大屏幕蓝光的伤害程度,让人产生焦虑,这样他们的产品才更好卖。
当然了,相较于太阳光,手机屏幕伴随我们的时间可能更长,从早上一直到太阳下山的晚上,我们可能都一直盯着各种电子显示器,这些电子显示器所发射出的蓝光对于我们眼睛的影响可能会更长一些也更直接,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眨眼频次。
为什么大家都会发现在看电脑或手机屏幕时间一长,就会感觉眼睛干涩,是蓝光造成的么?根本不是,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盯着屏幕的时候,往往是在聚精会神地专注于某一个画面,这个时候我们眨眼的频次是非常低的,而眨眼频次低就会导致泪腺分泌用于润滑眼睛的眼泪量降低,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干眼症”,而干眼症才是屏幕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最直接后果。想要规避这个问题,你所能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多眨眼以及不要长时间地盯着屏幕。
以上就是在告诉大家,手机屏幕的蓝光对眼睛确实有害,但是相比于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所带来的伤害,蓝光那点伤害实在是微不足道。
说完了蓝光,我们再来说一说滤蓝光这点事。
市面上过滤蓝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式的防蓝光技术,一种是吸收式的防蓝光技术,前者在一些眼镜镜片以及目前所采用的放蓝光膜上使用的比较多,这种方式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色偏,看上去依旧是透明的颜色,但是其滤蓝光的效果则较为一般。
而后者则是目前专业的滤蓝光设备所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会明显发黄,从而造成一定的偏色问题,目前有很多比较专业的滤蓝光眼镜的颜色都是黄色,如下图所示,这是一款工业级的滤蓝光护目镜。
另外,手机在屏幕外面覆盖的玻璃盖板,本身也会具备一定的抗蓝光能力,所以所谓防蓝光镜片所阻挡的蓝光本身就微乎其微,对于人眼睛的保护水平几乎可以用“玄学”来证明了,其整体有点像推销给孕妇的防辐射服,不能说是智商税,但是起码也属于意义不大的范畴。
另外,手机的系统本身就可以开启护眼模式,通过降低源头的蓝光发射量来达到护眼的目的,真想要护眼,直接打开手机的护眼模式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追求防蓝光手机膜呢?
钢化膜的档次高低到底是如何划分的?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也专门问了一个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手机的玻璃钢化膜确实有好坏之分,但是却不是通过什么滤蓝光,磨砂不磨砂这个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材质区分的。
一个最直接的特征就是——“柔韧性”,大家可以去市面上看一下,一款质量很差的钢化膜是非常脆的,边缘轻轻一掐或者轻轻一弯曲可能就碎了,而好一些的钢化膜的柔韧性会更好。这其实就是他们所用到的玻璃材质以及钢化玻璃所用到的硝酸钾的档次不同所造成的。
当然了其他还有很多,譬如疏油层,热弯工艺等等,但是这些其实都和蓝光膜没啥关系,蓝光膜的成本真的非常非常低。
总结一下:没有必要非要买蓝光膜或者护眼膜,保护效果微乎其微,不如把精力投放在养成合理的用眼习惯以及开启护眼模式上。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