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月色真美
“今晚月色真美”是来自于夏目漱石的一个翻译梗,夏目漱石在翻译“I love you”的时候觉得”我爱你“不够含蓄,也没什么美感,于是就将其翻译为“今晚月色真美”,此后,知道这个典故的男女都会用“今晚的月色真美”来示爱。
如果在一个没有月光的漆黑的夜空下,一个男的含情脉脉地对他喜欢的女孩子示爱“今晚的月色真美。”女孩子不知道这个典故,莫名其妙地解答:“今晚没有月亮啊。”可以想见当时尴尬的场面。
为凑趣,我也举几个看书看得足够多才能看得懂的梗吧。
一、“春风十里不如你”和“闲花淡淡香”
如果一位女性听到别人用“春风十里不如你”和“闲花淡淡香”来称赞自己,这个时候就要警觉或者巧妙回击了。因为“春风十里不如你”和“闲花淡淡香”这两句都是用来形容古代妓女风情万种的诗句。
“春风十里不如你”化自杜牧的《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再加上后来秦观等人的援用,“春风十里”主要是扬州十里长街上的青楼伎馆,“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意思是说,你是这青楼伎馆万千佳丽中最漂亮的一个。
“闲花淡淡香”化自北宋词人张先的《醉垂鞭》中的名句“闲花淡淡春”: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张先的这首《醉垂鞭》写的也是妓女。
现在有些人喜用“春风十里不如你”和“闲花淡淡香”来作为桥段,明着是在称赞女性貌美,实则是在借用这两句诗句的出处进行不动声色地辱骂。
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出自吴越王写给他的妻子的一封信。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田间小道上的花都开了,你可以一边看花,一边伴着花香慢慢地回家。深层意思是:春天都到了,你怎么还不回来?表达了吴越王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后来,人们多借用这句话来含蓄地表示希望恋人回心转意。
三、药瓶
“药瓶”这个梗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
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医我的药。”她红了脸,白了他一眼。
后来“药瓶”这个词就成了一个爱情梗,被爱侣们经常使用,表示:我不能没有你。
四、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这句话原本是黛玉话里有话,表示她与宝玉不是冤家不聚头,心有灵犀,竟然不约而同来看望薛宝钗。
后来,这句话就成了一个爱情梗,多用来表示心有灵犀情侣间的默契。
五、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出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作为一个落魄的破产农民,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了。后来,人们多用这句话来表示命运的不公,慢慢地这句话就成了一个梗,被人们用来表示对不公平现象的愤懑和无奈。
六、克莱登大学
“克莱登大学”这个词出自钱钟书的《围城》,《围城》里写道,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期间不务正业,回国前期为了交差,花钱从爱尔兰人手上买了一个虚假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哪知回国以后,他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居然碰到了另外一个同样毕业于“克莱登大学”的历史系主任韩学愈。
后来,“克莱登大学”就成了一个梗,用来指伪造学历的现象。
七、我就吃两个,剩下的都给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行了“橘子梗”,这个梗出自朱自清的《背影》: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有些促狭的人经常会用这句话来占别人便宜,意喻自己是父亲,别人是儿子。聪明的网友们为了对付这个所谓的橘子梗,从老舍的《骆驼祥子》里找出了一句话来化了一个句子来巧妙地回敬用橘子梗占便宜的人:
“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不拉啦。”
“我就吃两个,剩下的都给你。”就化自这句话,说话的人当然是爷爷,听者是孙子。后来,慢慢的,这句话被人们不仅仅用来回敬“橘子梗”,自己也成了一个梗,意喻自己是爷爷,听者是孙子,也是占便宜的意思。
结语
当然了,这样的梗还有很多,因为篇幅的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要在别人说这些梗时马上get到对方的意思,对这些梗的出处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些梗都是题主所说的只有读书读到了、看书很多的人才能懂的书本梗。
讲三个故事,有一些文化积累的人能更好体会。
01
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中文,被译为《飘》。其结局那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其实有着不同的译法。
中文一般译成: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日文有一种翻译,大意是:就那样吧;洗洗睡吧。
其实对照着文意和书名来看,个人感觉日文的译法更贴切一点。
02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原文如下: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故事里两个对比的人物是苏东坡和柳永。很多人误以为这个故事是在说二人各有各的风格,不分伯仲。其实这是对苏东坡的一种讽刺。
词这一文体一般由妙龄女郎演唱,而苏轼因为不懂音乐,所以作词不符合音律,这种作品那些温柔的女郎是唱不了的,所以说要由关西大汉来唱。其实就是在说,苏东坡的词根本就不是词。
这种说法在南宋很常见,最著名的反对苏东坡的人就是李清照。
03
中国诗歌史上有两组李杜并称,一组是李白和杜甫,被合成为“李杜”;另一组是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作“小李杜”。
后人为了区分这四位诗人,把李商隐称为“小李”,把杜甫称作“老杜”,把杜牧称作“小杜”。然而问题就是,有“小李”和“小杜”,那为什么只有“老杜”而没有“老李”呢?
一个很有趣味的解释是:
因为杜甫不曾年轻,李白没有暮年。可谓经典至极。
其实这一些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用来表现风月无边的“虫二”,还有倒坐观音门口的那副对联:问大士缘何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
都是比较著名的风雅“梗”。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