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重阳节来历简短20字以下)

相传远古之世,民神杂糅,天人之间的来往并非什么异事,后来到了颛顼时代,颛顼让手下的重、黎二人隔绝了天地之间的通道,从此天地相分、人神不扰。

而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后人也很疑惑。

在《国语》中,楚昭王就有此一问: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

观射父解答了很长一段话,大意是说,古时民风淳朴、神风浩正,人神和谐相处,所谓“ 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可惜到了少皞时代,南方九黎乱德,不敬天神,乱象丛生。直到颛顼在位,乃命重黎,绝地天通,正是所谓的“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关于掌管天的南正,与掌管地的火正,众说纷纭。有说重和黎本是一人,又有说重也曾担任火正之职。种种说法,未有定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火神祝融。

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

祝融,楚人的精神领袖,公认的先祖。对于先祖绝地天通这一件事,昭王大惑不解,故而由此一问。

观射父絮絮叨叨解答了一大通,最后指出事到如今我们只需要做好祭祀就行了。而祭祀的时间,也是玄妙,是那“日月会于龙狵, 土气含收, 天明昌作, 百嘉备舍, 群神频行。”之时。

龙狵,东方苍龙之一,亦即龙尾星。

后世学者对比各项文献,最终确定观射父所言,应是龙尾伏辰之时——农历九月十日前后。

由此可见,在昭王之后,至少在楚国,每年九月十日登高祭祀祝融是非常普遍的,也无怪乎屈原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祝融戒而还衡兮”的美好想象。

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重阳节来历简短20字以下)图1

与楚人对祝融的崇拜相同,其它地域的人们也极其崇拜火和火神。我在写“荧惑守心”的时候曾经介绍过心宿二星,在古人看来,心宿二就是火神的标志,又被称作大火。

《夏小正》中曾记载“九月内火”,意思是九月火星将从星空中隐匿,这代表着冬季即将来临。

冬季对于先民来说,是死神一般的存在,因此火星的隐匿就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在古人看来,天下万物皆分阴阳,就连数字也是如此——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奇数之极,九月九日便是极阳之日。盛极必衰,重九之后便是颓势,于是古人又有“阳九之厄”一说。

而正因为对死亡的畏惧,才有了对长生的渴求,九月九日,也就有了登高逃避死亡的美好祝愿在。

因此,先民们常在九月举行祭祀火神的仪式,来祈求保佑。再加上九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因此丰年庆典与祭祀也常安排在九月。

《礼记月令》中就曾有“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的记载,《吕氏春秋》中也言“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各种习俗最终相与为一,成了后世的重阳节。我们应当看到,节日的演变往往都是漫长、复杂的,来源往往也并非单一。

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重阳节来历简短20字以下)图2

到了西汉,重阳节一改先秦之时祭祀的功用,越趋于娱乐与世俗,奠定了辟邪、延年的文化内涵。

到了晋代,重阳节更是法定节日之一,这一点文武百官聚在一起尽兴玩耍,也有了“孟嘉落帽”这等风流潇洒的典故。

《世说新语》中记载,庾亮过世之后,桓温继任江州刺史。又是一年重阳日,桓温带着文武百官登高游览,并在龙山之上设宴欢饮。当时气清风却不和,竟将孟嘉的帽子吹走,可孟嘉沉迷良辰美景,却是毫不自知。

桓温玩心大起,示意大家不要告诉孟嘉,但见孟嘉依旧痛饮酒,与他人谈笑风生。中间孟嘉离席,桓温命人将帽子放到孟嘉的桌子上,并留下小纸条调笑。

孟嘉回来,看到桌上的帽子,方知自己失礼。但孟嘉面色不改,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自自然然的将帽子戴上。孟嘉再看了那调笑的字句,命左右拿来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一篇文采斐然、诙谐有趣的答词来解释自己落帽之失,满座宾客为之倾倒。

孟嘉落帽的从容潇洒,后世仰慕不已,诗词当中经常提及,诸如李白的“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杜甫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辛弃疾的“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单是孟嘉落帽的诗词已是耳熟能详,与重阳有关的诗词更是俯拾皆是,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种千古绝唱,孩童也能朗声背诵,“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佳句更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共鸣,幼时不明白其中的情感,长大了后,佳节多是客中过,才理解了其中的那份思念情意。

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重阳节来历简短20字以下)图3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西京杂记》中有云:

“九月九日佩带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自古相传,莫知其由。”

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的风俗千年未更。

登高、佩茱萸、饮菊酒这些习俗对于今日来说操作性可能不高,但一份对亲友的祝愿也算容易,最难的是独在异乡、与家人分离的那份羁旅之情的排解。这份思念,就是重阳节对于今人的我们的意义。

《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12岁,离开家去读中学,一星期回家1次。

18岁,离开家去读大学,半年回家1次。

22岁,离开家去追逐梦想,一年回家1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跑越快,父母却越来越跟不上我们的步伐。正如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满含别离。长大后的我们,对于父母越来越缺乏耐心。我们不曾想过,每个假日为了迎接我们回家,冒雨到市场挑选最好食材,做了一大桌我们爱吃饭菜的父母,在接到我们不回家的电话后是何等失落;

有一种重阳叫陪父母,不管离多远,不管多少年,有爱的地方就是家。今年的重阳节,趁我们还有机会,哪怕一顿饭,一通电话,一个轻轻的拥抱,这些您力所能及的行动,就是最好的重阳礼物。

生活中父母的无数次唠叨和牵挂,是一种蒙恩,我们又何尝不知他们的苦心,只是有些话总是不习惯说出口。这个重阳节,就让我们大胆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过一个有“爱”的重阳节!请您把本文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为自己积福,也让“爱在重阳”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

——想念白家城的一切!

二零一七年《重阳节》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3-20 12:35
下一篇 2023-03-20 12: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