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28日,一位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他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27年后,我们依然忘不了这个名字,他就是钱三强!
钱三强(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钱三强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生肖属牛。上大学那一年,钱三强的父亲曾经送过他一幅书法,上面是他亲手题写的四个大字——“从牛到爱”。
这一般人不太能理解的四个字,包含着父亲对他的殷殷期望和嘱托。父亲说,“这里边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你发扬属牛的那股牛劲,在科学上不断奋进;二是要向牛顿和爱因斯坦学习。”
几年之后,24岁的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通过了公费留学考试,获得了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学习的机会。然而,就在他即将出发的前夕,父亲不幸染上重病,钱三强为此踌躇犹豫、不忍离去。父亲教导他说:“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
钱三强牢牢记住父亲的话,把他送给自己的那幅写着“从牛到爱”的书法装进了行囊,随身携带。往后的数十年中,这四个字成为了钱三强人生的座右铭,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钱三强一家合影,右一为钱三强,右二为钱三强父亲。
在法国,钱三强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1940年,他在法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几年之后,又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从此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两人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钱三强获奖时的合影
钱三强虽然在国外有着很高的声誉,也拥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却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希望能够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量。
1948年4月,钱三强来到导师家中告别,决心和妻子、女儿踏上回国的旅程。导师对他们的决定表示支持,并以凝聚半生心血的放射源相送,并告诉了他相关的保密数据,以备回国研究之需。这份厚礼,让钱三强不禁为之动容。
此时,中国仍然战火纷飞,贫穷落后,回到祖国意味着放弃在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以当时国家的实验研究水平,他们也许很难再在科学实验上有所作为。但钱三强无怨无悔,并说出了那句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的话——“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钱三强和妻子、女儿回国
回国不久,钱三强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美好的新中国就要到来了。不过此时,中国依然百废待兴,要想进行核研究,可仪器和书籍一样都没有,更别说经费了。
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周恩来的关怀下,钱三强收到5万美元专款,用于购置核研究用的仪器设备。
5万美元在当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当时中共中央掌握的外汇总额也只有区区30万美元。多年后,钱三强回忆起这段往事仍感动不已,他说:“当时这些美元拿到手里,觉得有一股霉味,不晓得战乱之中它曾有过多少火与血的经历!今天却把它交给了一位普通科学工作者,这一事实使我自己都无法想象。”
钱三强(左一)
此后,钱三强一心扑在祖国的核研究上。苏联也派出专家,要对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做出指导……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终止与中国的核合作研究,并撤走全部专家。还放话说,没有他们中国20年造不出原子弹!
钱三强临危受命,担任了总设计师。他憋着一口气,一定要造出原子弹!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启动中国自己的人才。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的关键任务落在了钱三强的身上。
1960年3月,钱三强在钱学森的推荐下,找到了郭永怀,俩人走进书房,门一关,足足谈了三个小时。正是这一次拜访,把郭永怀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
郭永怀
一年之后,钱三强把王淦昌约到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他愿不愿意领导研制原子弹。王淦昌毫无迟疑、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王淦昌这个名字在中国科学家销声匿迹,而中国的核研究基地多了一个化名王京的老头。
王淦昌
随后,钱三强又请来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彭桓武,他与郭永怀、王淦昌,共同成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最初的三大支柱。邓稼先激动地说,钱三强为九所请来了三尊“大菩萨”。
钱三强以敏锐的目光,运筹帷幄,最好的科学家放在最重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各方有志人士和青年学子追随他,信任他,并且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零开始,为祖国的核工业撑起了一片天。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张蕴钰、程开甲、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张爱萍、刘西尧、李觉、吴际霖、陈能宽、邓稼先。
而钱三强从法国千里迢迢带回来的导师给他的放射源,也终于派上了用场。中国的核专家们终于利用这些放射源,经过数百次的实验,最终做出了符合要求的点火中子源,啃下了原子弹点火装置的这块硬骨头!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声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万般寂静,黄褐色的蘑菇云在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世为之震惊。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恰巧这一天也是钱三强51岁生日,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
为了中国的和研究事业,钱三强倾尽心血培养了众多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他燃烧自己所有的能量,为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四处奔忙,一直忙到晚年……
女科学家何泽慧(左)和她的丈夫、科学家钱三强在一起研究有关学术问题。 新华社发
1992年5月底,钱三强为修改一篇发言稿反复一字一句改到凌晨。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他激动难忍,几度哽咽,发完言之后又坚持听完了所有人讲话才回家休息。谁料,当天晚上,过度劳累的钱三强心脏病便发作了。
一个月后,这位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和国家的兴旺发展奋斗一生的老人,不幸与世长辞……
让我们再叫一次钱三强先生!
永远缅怀,永远致敬!
我们不会忘了你们,
中国民族的脊梁!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