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有没有牙齿?牙齿对飞行鸟类的生存有利吗?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鸟类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取而代之的是角质喙,但是鸟类的祖先——恐龙类爬行动物却是长有牙齿的。在一亿多年的漫长演化历程中,鸟类是如何搞丢了牙齿呢?这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难回答的问题,也是鸟类演化研究中的前沿热门问题,截至目前仍没有公认的统一答案。故事将从第一只鸟和第一只没有牙齿的鸟讲起,介绍解答鸟类牙齿消失之谜的各种假说,大家可以沿着这个故事,去攀登鸟类演化的科学高峰!

第一只无齿鸟和最后的有齿鸟

要弄清楚鸟类牙齿消失之谜,必须先从鸟类的起源演化说起。鸟类起源于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小型恐龙类动物,在活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后,快速辐射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现代鸟类。现如今,地球上生活着约40个目,12000种不同的鸟类,而它们却都没有真正的牙齿(指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发育来的牙齿)。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始祖鸟长期被认为是“第一只鸟”,但其实它属于恐爪龙类,具有真正的牙齿和没有愈合的尾巴。(图片来源/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传统意义上,人们将发现于1860年的始祖鸟类动物定义为最早的鸟。始祖鸟具有牙齿、羽毛和翅膀,以及没有愈合的尾巴,具备恐龙和鸟的双重特征,迄今为止被认为是连接恐龙和鸟类的关键环节,也是鸟类的起源。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生活在1.5亿年前的始祖鸟并不是鸟类的祖先,而只是恐爪龙类,属于非常规进化的带羽毛的恐龙。鸟类的祖先则应该是以耀龙和擅攀鸟龙为代表的手盗龙类,它们同样具有羽毛,颌骨前部也具有牙齿。这意味着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恐爪龙类,但它们最后完全消失在地质史的长河中。另一分支是手盗龙类,它们随后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鸟类。不过,这两类演化的中间物种都是具有牙齿的。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很快,第一只没有牙齿的鸟类出现了,那就是1993年出土于中国辽宁北票的孔子鸟类(模式种为圣贤孔子鸟)。依据出土地层推算,孔子鸟类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至早白垩纪时期。这件比鸽子略大的标本上没有牙齿,取而代之的取食工具则是套在颌骨前部的角质喙形结构。孔子鸟的尾骨愈合,形成了与现代鸟类一致的尾综骨,相比于手盗龙类,孔子鸟类已经具有进化的特征。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孔子鸟类被看作是最早没有牙齿的鸟类

具有先进的尾综骨,没有牙齿,那么孔子鸟就是现代无齿鸟类的祖先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尽管具有诸多与现代鸟类一致的特征,但孔子鸟的胸骨仍然不发达,缺乏现代大多数鸟类为飞行而具备的龙骨突,并且它的头骨具有两个颞孔——这是更接近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孔子鸟类仅仅是已全部灭绝的古鸟亚纲的成员。

让我们沿着鸟类演化的道路继续向前走。除了古鸟亚纲,在演化树上还有更先进的两类鸟:反鸟类(得名于肩膀部分的连接方式与现代鸟相反)和今鸟类(它们是包括现代鸟类在内的真正的鸟,狭义的“鸟纲”)。鸟类演化到这里,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早已在孔子鸟上消失了的牙齿又在更先进的类群里重新出现了!无论是反鸟类还是今鸟类中的黄昏鸟目,燕鸟目和辽宁鸟目,它们都具有牙齿,而其他今鸟类,却又都没有牙齿。换言之,反鸟类和今鸟类的三个目,就是最后的有齿鸟类。这些最后被牙齿武装的鸟,都没有逃过白垩纪末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和它们的恐龙祖先一起,消失在巨大的陨石撞击之中。

百家争鸣话鸟牙

从鸟类的演化分支和有无牙齿的特征来看,大部分的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鸟类都是具有牙齿的,但是较为古老的孔子鸟没有牙齿,而较为先进的反鸟类和黄昏鸟类却有牙齿,这种无规律的变化给研究牙齿消失之谜的科学家们设置了重重障碍。

最早提出假说的是荷兰古生物学家海尔曼,他在出版于1926年的专著《鸟类的起源》中认为,角质喙的出现替代了牙齿的功能,牙齿失去了作用便消失了。这种假说虽然带有浓重的“用进废退”的色彩,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人质疑。不过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假说的不足之处:它无法解释既然孔子鸟已经用角质喙代替了牙齿,为什么更先进的后代——反鸟类和黄昏鸟类却仍具有牙齿?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反鸟类中的伊比利亚鸟复原图,它的嘴部还长有细小的牙齿。

另一种广为流传的假说认为,相比于套在颌骨表面的一层角质喙,数量繁多且凸出颌骨的牙齿会增加鸟的体重,增大空气阻力,从而不利于鸟类的飞行,因此有齿鸟便逐渐竞争失败,被淘汰掉了。这种假说看似很有道理——毕竟鸟类演化的一大主流方向便是减重、减阻。但是,从孔子鸟出现的晚侏罗纪到有齿鸟灭绝的白垩纪末,有齿鸟和无齿鸟可能共存了长达6000万年的时间,且在此期间新出现的鸟类物种绝大多数也还是有齿鸟。如果无齿鸟在飞行上真有如此巨大的优势,情况应当反过来:无齿鸟快速繁盛,快速竞争过有齿鸟才对。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探索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2020年9月,香港大学文森特·米勒新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运用激光激发荧光技术,通过分析孔子鸟的头骨和角质喙结构后指出,孔子鸟类的所谓“角质喙”,其实和现代鸟类真正的角质喙只是看起来相似,但实际层次结构完全不同。这一研究结果暗示,孔子鸟类只是演化树上的一根旁支,而它失去牙齿长出假“角质喙”也只是演化过程的一个美丽的意外,和现代鸟类失去牙齿并没有演化上的因果关系。如果抛掉孔子鸟类,当我们再次梳理鸟类演化分支,时间线就顺畅许多:鸟类的牙齿,是直到现代今鸟类身上才真正消失的。而至于黄昏鸟目这类具有牙齿的今鸟类,研究认为,黄昏鸟的祖先并没有牙齿,它的牙齿是自己重新长出的,而它的牙齿也只是为适应黄昏鸟捕鱼的食性而二次演化。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着鸟类牙齿的有无呢?201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马克·斯普林格教授发表的一项针对48种类群现存鸟类的全基因组研究或许提供了答案。研究发现,脊椎动物牙齿的生长被6个基因组成的基因集所控制,有的基因控制牙釉质层的形成,有的基因控制牙本质的生长。基因时间溯源分析表明,这6个基因集可能早在1.16亿年前的鸟类祖先中就全部或部分的失去了活性,导致鸟类的牙齿结构越来越简单,最终到完全消失。这一假说也得到了解剖学证据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李志恒副研究员在对包括反鸟类,今鸟类在内的许多灭绝鸟类牙齿的微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牙釉质下的多孔罩层逐渐消失了,这也就意味着牙齿是在逐渐退化,最终导致鸟类丧失了生成牙釉质的能力,牙齿便不能再生长。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难逃泥潭龙(复原图)

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针对基因突变论的假说,首都师范大学王烁博士也有不同的看法。他发现了一种奇妙的恐龙——难逃泥潭龙,这种恐龙刚出壳时具有42颗牙,而半岁时便只剩下34颗牙了。王烁博士认为,如果牙齿消失真的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那么在一个具体的动物个体上只会是要么长牙要么没牙,类似于非此即彼的特征,绝会出现牙齿越来越少这种连续变化的情况。对于鸟类牙齿消失这一问题,王烁博士的看法是,由于鸟类发育时间和速率一致,也就是说相比于恐龙祖先,鸟类在发育时少走了一步,没有长牙齿而已。相关的基因并不是突变消失了,只是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牙齿消失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

以往的研究和假说认为,除孔子鸟外,现代鸟类牙齿的消失应该是一次性事件,即有一类鸟牙齿消失之后,它所有的后代鸟类也都失去了牙齿。换句话说,所有无齿的现代鸟类具有同一个共同的祖先。不过,2019年一项新发表的研究则推翻了这一重要共识,从而打开了鸟类牙齿演化研究的新篇章。

这项由著名古鸟类学家周忠和院士领导的研究认为,牙齿退化在鸟类不同演化中发生了多次,无齿鸟们没有统一的共同祖先。有的鸟类牙齿是在颌骨中从前向后退化的,有的鸟类则是由后向前逐渐退化。鸟类角质喙也是多次出现的。已有的化石表明,大量中生代鸟类支系独立演化出了喙的结构,因此,角质喙的出现并不是牙齿退化的原因。这些颠覆性的结论告诉我们,牙齿的有无并不是鸟类演化的关键特征,不同的古鸟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退化掉了牙齿,从而形成了现代鸟类无齿的现象。而现代不同的鸟类依靠形态多样的喙来完成捕食,也就不再依靠牙齿。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红腹锦鸡,代表陆禽,具有短而弯的喙。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灰脸鵟鹰,代表猛禽,具有带钩的喙。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棕颈犀鸟,代表攀禽,具有巨大的喙

有牙齿到没牙齿,鸟类演化历程中是如何把牙齿搞丢的?

▲黑鹳,代表涉禽,具有长而直的喙。

我们在前文讨论的鸟类牙齿中所说的牙齿,指的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共同发育而来,具有牙釉质、牙本质、牙神经等完整结构的牙齿。但是,牙形结构并不止这种完备的牙齿这一种形式。实际上,许多灭绝鸟类和现代鸟类都长有“牙”,不过大多数均为喙部的尖状角质突起,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牙齿完全不同。比如生活在250万年前更新世的大型古鸟类——伪齿类,其颌骨便具有一列长长的牙状凸起。现代鸟类当中,灰雁,企鹅,秋沙鸭等也具有类似的颚部凸起,这均是为了适应食性而产生的特殊结构。

地球具有数十亿年的历史,大自然奥妙无穷,生物们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新的特征产生,旧的特征消失,演化出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演化没有方向,没有意志,却永远充满了谜一样的魅力。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31 11:02
下一篇 2023-01-31 11:52

相关推荐

  • 类似《南朝春色》的小说有哪些书

    我喜欢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这样的小说素材来自于生活,它描绘了生活本来的面目,能给广大读者以生活的启示,无论是好的,坏的,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心得,最少可以提示一下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

    用户投稿 2023-03-19
  • 当权志龙突然出现在粉丝面前

    韩综《超人回来了》里的萌萝莉小爱,一直都是Big Bang的头号迷妹,一听到大棒的歌曲就能瞬间燃起来 而成员中小爱又最爱权志龙欧巴,在得知马上就能见到GD时,小爱早早换上漂亮的公主…

    用户投稿 2023-01-17
  • 张起灵和张启山是什么关系

    张起灵是东北张家人对族长的统称,不管哪一代族长都被称为张起灵,张启山也是东北张家人的血脉,不过张启山的血脉不纯,他是张家人和外族女子生的孩子!张起灵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小哥张起灵,小哥…

    2023-08-01
  • 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哪个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高太尉陷害,被发配到河北沧州。在沧州,他遇到了自己曾救助的李小二。李小二开着一家小酒馆,林冲便成了常客。 高太尉一心想害死林冲。于是,他又派陆…

    2022-11-16
  • 赵文卓退出娱乐圈了吗

    #网传赵文卓空中踢剑怎么做到的?# 最近,内娱冒出了一个未解之谜—— 赵文卓空中踢刀(准确来说是双手剑)是怎么办到的? 国庆期间,赵文卓一则武术表演视频被转发出圈。 长城之上,逗狮…

    2022-11-28
  • 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什么是次要矛盾

    人们总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一个好汉 …

    2023-04-19
  • 龙骨该怎样养护(龙骨的养护方法)

    龙骨是一种植物,放在家中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养的时候忌讳比较多。龙骨这个植物可以净化家中的空气,甚至可以驱邪避煞,这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既然可以流传这么久,必然有其道理。我们在家…

    2023-07-20
  • 微信改变了我们(微信又有什么新变化)

    最近,微信真的太拼了。 从开放第三方App的外链、到关怀模式、再到转发界面调整,每个升级都被网友们称作「史诗级升级」。 而在机哥看来,最最最有用的,莫过于这次8.0.14版本带来的…

    2023-04-26
  • 虐到心肝脾肺肾都疼的小说,有哪些虐到心肝疼的小说

    《掌中之物》 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以及一段处处是错的纠缠??四年前,她送他进监牢,直至确定他被执行死刑,方才安心。四年后,他扯她入地狱,亲眼看着她被侮辱伤害,却…

    2023-01-06
  • 曹操的故事割须弃袍

    曹操的故事——割须弃袍(①历史人物故事赏析)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在读者心中 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之一,又是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评论界对曹操的评说不一,有说…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