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发音yi,就是割的意思。这首诗表面看是在写农民收割小麦的场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平日里很慢路,特别是五月麦子成熟时,全家老少齐上阵,抢收麦子。
更是记录了因为赋税导致家破的妇人抱着孩子去捡拾遗落的麦穗。
而自己不事生产,只是读了书,有了功名却比他们强百倍千倍,
最后,白居易说了一句自己心中的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古代的君主、贵族、士大夫阶层,奢华、安逸的生活,甚至是温柔敦厚的君子品格,风流俊雅的个人魅力的背后,
是“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大家都是人,就为什么一些人一出生要被牢牢困在土地上,世代做最劳苦的事?
另一些人,却可以世代读书讲经,悠哉游哉,奢靡无度。
到底为什么?
凭什么?
这是不是哪里有点不对劲?
白居易一定是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他已经隐隐发觉,这事tm压根就不合理。
所以他才会“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的恐惧之处是,触及到了对君权统治的社会系统合理性的质疑。
白居易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他发现了这个社会运行规则的不合理性,他也许往深处想过,但他终究没有说出来,而是点到为止。
就像是楚门,望了一眼“世界”的尽头,发现了天空的裂痕。
但这对于当时的白居易所处的那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是对所有不事农桑,却还吃饭穿衣人的灵魂拷问。
他发现了惊天的秘密,但是他又无能为力。
甚至,他自己都是这个不合理系统的受益者。
从来皆是如此,处处皆是如此。
我一个人认为它不合理,有用吗?
能改变什么吗?
看似是士大夫对老百姓的关心,其实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爱。
并且,他的忧民是建立在忧国的基础上,即国家君主,是天然的合理,他是以作为以辅佐君主为责任的读书人的身份去看待民众,关心民众。
他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君主”的存在,正是因为他这种不事劳作,即可拿到俸禄的人的存在,正是因为这个系统的设定,民众才过得如此辛苦。
白居易则隐隐意识到了这点,民众的苦难生活,他作为不事农耕,却可以“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读书人,是有罪责在里面的。
当大环境无法改变时,所有的先进思想蹦出的火花是那么的微弱。他能理解反思就很不错了,在那吃人的封建时代,能用理性去思考,发现问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主要还是白居易的人生经历起到了作用。
他由于多次以犯官身份被贬荒远之地,被权力系统排斥在外,在人生的后半期已经开始对君权的不合理性有了认识,同时也更倾向于认可自己的平民身份。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他们都未能彻底在理性和感情上深度认可君权系统可能是不合理的,而百姓和他们其实是一样平等的人。
他们对民众的爱始终都是,我爱你们, 但是我和你们不一样。
没办法,这就是历史的局限。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