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电影《集结号》有一个情节:谷子地在寻找烈士掩埋地时,在一处旧战场上遇到潦草埋葬的无名阵亡者墓地,用木桩充当的墓碑上仅有“无名烈士”四个字,谷子地不仅感叹:“谁生下来的时候,爹妈都给起了名字,可这咋就都成了无名了呢?”
这一句话,既让人们对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愈加崇敬,也深感遗憾。在战争年代,由于条件所限、制度不全,我军有数以千万的牺牲将士没有留下姓名和其他资料,成为无名烈士、无名英雄。在有的部队,因战争激烈伤亡大、人员流动大,能够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是少数。
即便是被世人长久记忆和传颂的战斗英雄,也有很多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后人并不知晓他们的真实相貌,只能用艺术作品去描绘还原。因此,能够找到一张烈士的真实照片,是非常珍贵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之战、立威之战。与我军之前参加的革命战争相比,这时候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烈士登计、统计和抚恤制度,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负伤的英雄,大多有了较为准确的记录。不过,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很难给每一位烈士留下完整的影像信息。就连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著名战斗英雄,也没有留下照片,让人深感遗憾。
不过,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许多散落在民间的关于英雄的信息资料,意外地被有心人挖掘整理出来,使我们有幸一睹英雄的真实一面。
邱少云烈士是我们非常熟悉和敬仰的战斗英雄,他为了战场大局,毅然选择牺牲自己,不仅展现出超人的坚毅品格,更以崇高伟大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纪律性,感动和震撼着我们。
遗憾的是,即使这样一位英雄,人们也长期不知晓他的真实容貌。我们对英雄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宣传画。
最近几年,人们意外找到了一张邱少云的照片,发现邱少云一样有血有肉,他是那样的年轻俊朗,丝毫不输于现在的少年。就是这样一位英俊的少年,竟然在关键时刻,焕发出如此刚毅顽强的意志,给我们更加真实的触动和激励。
【1952年,邱少云送给陈大权的照片,照片背后为邱少云亲笔:“赠给亲爱的陈大权同志为留念”,战友真情溢于言辞】
这张照片,是邱少云生前送给战友陈大权的纪念物。陈大权曾经和邱少云是一个班的战友,他来自贵州,邱少云则是四川人,同样来自大西南,加上相似的志趣,两个年轻人成为好朋友,相互交换了照片和小纪念品。后来邱少云被选调到侦察连,而陈大权则成为一名机枪手。我们都知道,能担任机枪手的,都是英勇善战、技术过硬的骨干,事实上陈大权也是一名荣获战功的英雄。
1952年10月12日,陈大权和邱少云各自的部队都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之进391高地进攻战斗。
陈大权埋伏的区域比邱少云地势高,所以整个战斗经过,陈大权看得一清二楚。邱少云埋伏的地方长满芦苇,敌人不放心,向芦苇丛投掷了燃烧弹,顿时烈火浓烟将邱少云笼罩,邱少云将手榴弹和子弹袋死死地压在身下,即便自己燃烧了,也不能让弹药爆炸,这说明邱少云已经做好牺牲准备!
邱少云成为陈大权一生最敬佩、最怀念的好战友。他退役回到家乡后,当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因为自己也是一个特等功臣而索要什么。这些九死一生的英雄们向来如此,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争名夺利,就愧对年纪轻轻就牺牲了宝贵生命的战友!
近年来,年迈的陈大权发现新时期的热血青年不仅没有忘却先烈,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寻找烈士的事迹,非常感动和欣慰。他认为,自己应该把珍藏的邱少云照片拿出来,与世人分享,这张照片重见天日。
陈大权老人的特等功证书
邱少云照片的发现,让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特意拜访了陈大权老人,希望能够征集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陈大权尽管有无尽的不舍,但他深深知道这件文物捐给组织才是最好的存世方式。最终,他将这一文物捐赠给了邱少云纪念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