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宠臣描述的是客观实际情况,指的就是这个臣子手握大权或是受君主恩宠。而奸臣、佞臣则是道德上的定义,指这个臣子奸邪、谄媚,属于主观判断。可以分别举几个例子。
一、权臣来说,手握大权,尤其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绝对就可以算权臣了。但这些人中道德方面就有天壤之别,有的忠心耿耿,有的欺凌君上,有的谈不上忠奸。比如有一句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王莽都是权臣,做到举国上下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周公兢兢业业,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最后周成王成年后归政于君,是人臣楷模。而王莽礼贤下士收买人心,最后篡夺汉朝皇位。
再比如诸葛亮,蜀汉军政大权俱在他一人之手,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视为千古忠臣代表;而另一位三国时代的,司马昭,也是手握魏国军政大权,却被君主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评价,成为权奸的代名词。
又比如说张居正,作为万历首辅,也是集大权于一身,他没动过篡位的心,但也确实可以呵斥皇帝,所以死后遭万历记恨,生荣死哀,这就谈不上什么忠奸,但真的是权臣。
二、现在来定义奸臣就很清楚了,上面提到的手握大权又篡权,欺压君上,甚至篡位的,就会被定义为奸臣,比如上面说的王莽、司马昭。这种被称为权奸,有些还算不上特别有权,但谋取私利、滥杀无辜,不顾国家大义,党同伐异,都会被称为奸臣,但是奸臣主观定义太强烈,有时比较有争议,比如说明朝严嵩,确实贪了钱,也任用了不少亲信,但对嘉靖皇帝就是绝对忠心啊,甚至以八十高龄为嘉靖试吃炼出来的丹药,弄得咳血便血,对皇帝绝对算忠心耿耿了。所以他是不是奸臣就见仁见智了。而很多时候,奸臣成了大臣攻击政治对手的话,都说自己是忠臣对方是奸臣,具体谁忠谁奸还真不好说。
三、宠臣,顾名思义就是受皇帝恩宠的臣子。这里也不乏很多英雄人物,比如卫青、霍去病,都是宠臣,也正因为受恩宠,才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建功立业。
但更多的就没什么功绩,比如一些男宠,靠跟君主的特殊关系上位。像是汉哀帝的男宠董贤,皇帝因为他睡觉枕着自己袖子,上朝时怕吵醒他把袖子割掉。二十几岁成为大司马,群臣之首,但你要说他多祸国殃民是个奸臣的话也谈不上。
再有像和珅,绝对的宠臣,贪了不少,也肯定是个贪官,不过算不算奸臣又是见仁见智的事,至少对乾隆他是绝对忠心的。
四、佞臣。佞臣相对奸臣来说,更偏向谄媚、溜须拍马,当然很多时候跟奸臣就是一个意思,不过司马昭那样强势欺君的就不能算了。不过前文说的严嵩、和珅,或许他们对皇帝是“忠”的,可能说他们奸臣不准确,但佞臣问题就不大。再有,像北宋蔡京,也是一路打点关系,该换阵营扶摇直上,把皇帝哄的服服帖帖的,这就是典型佞臣了。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身边都有一些奸佞之人,有操控天子的权臣,有陷害忠良的奸臣,有受宠的宠臣,也有善于投机的佞臣;他们是国家的蛀虫。但是,皇帝又离不开他们,只能好好利用,用好还好说,用不好则风险会很大;正如魏征所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那些围绕在皇帝身边的权臣、奸臣、宠臣与佞臣都有不同的特点,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
这几个称呼都有贬低的意思,但又不仅仅如此,有点复杂;在解释的同时顺便举例说明,方便理解。
权臣:拥有权力的大臣,架空皇帝,独揽大权
像这样的人物主要有西汉的霍光,明朝的杨廷和,唐朝的长孙无忌、秦国的吕不韦等等;当然了,太监里也有权臣,如唐朝后期,天子的任免都有决定权,比如说仇公武,就立了唐宣宗李忱为皇帝。就拿霍光来说吧。
汉武帝刘彻临终托孤四大辅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以及桑弘羊。上官桀和桑弘羊两人跟霍光有过嫌隙,于是联合燕王刘旦组成一派,干掉霍光,废除汉昭帝刘弗陵,结果反被霍光干掉;再加上金日磾在汉武帝去世的第二年也走了,所以朝政大权落入了霍光手中。汉昭帝英年早逝,有生之年未能夺回天子权柄;之后海昏侯刘贺在位不到一个月,就因干过1000多件荒唐事被霍光废掉;直到汉宣帝刘询继位多年熬死霍光之后,才拿回了天子大权。
这就是权臣,如果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那么就如同傀儡一般,受人控制。也有未能夺回大权的汉献帝,被曹操控制,直到退位。
奸臣:残害忠良及结党营私的大臣
像南宋的秦桧、北宋的蔡京、明朝的严嵩等等;这类人有才能,但同时也心狠手辣,没用在正途上;真是一体多面。
- 秦桧是进士出身,字也写得好;但陷害岳飞,主张议和,令人不齿。
- 蔡京能写一手好字,当宰相时,善于弄权,卖官鬻爵。
- 严嵩也是书法家,而且还是进士,陷害过首辅夏言以及忠臣杨继盛。
宠臣:皇帝非常宠信的大臣,只要不越权,胡作非为也不约束
像这类人主要有和珅、董贤、王振等等。
- 和珅大家都知道,乾隆的宠臣,知道他贪,也装作没看见。
- 董贤,是汉哀帝的男宠,22岁便官拜大司马了,同时代的王莽38岁才当上的大司马,这待遇不一般。
- 土木堡之变,就是太监王振撺掇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的;要不是皇帝宠信,也不至于亲自出马。
佞臣:善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以及谄媚且能力一般的大臣
这类人又有小人之称,主要有李林甫、杨国忠、魏忠贤、刘瑾等等;李林甫讨好唐玄宗,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杨国忠与李林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瑾极力讨好还是太子的朱厚照,魏忠贤则是讨好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而受重用。
其实不难发现,这四个称呼有时可以同时用在一个人身上,比如说秦桧。
前期讨好宋高宗,完全是佞臣的表现;宋高宗宠信秦桧,这是宠臣;杀害岳飞,这是奸臣;后期排除异己,权力过大,对宋高宗产生了威胁,这是权臣。我们经常说秦桧是奸臣,主要是害岳飞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了,盖过了宠臣、佞臣与权臣的定义,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所以说,一个人是多面的;不能一概而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