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读了四遍,74版电影看过两遍,且在这里谈谈13版观影感想。有人说书和电影不能混为一谈,这点我也赞同,话虽如此,翻拍名著时保留原书的气质是非常重要的。13电影中,醉生梦死的爵士乐变成了喧嚣浮夸的迪斯科。原本与菲茨杰拉德一同隔岸观火的读者,看到一半忽地发觉自己正和演员一起疯狂燃烧,也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儿了。

导演无疑下了许多功夫试图重现爵士时代,不过在我看来电影貌合神离,场景布置和音乐似是而非,显得有些滑稽。Fashionable不等于flamboyant,暴发户式的铺张华丽只适用于盖茨比的花园。可是影片前半段几乎每场都极尽奢华,old money西卵nouveau riche东卵并无明显分别,繁杂的背景反倒叫人头晕目眩。总的来说前半段的画面过满,缺乏必要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回味的空间,感动共鸣的空间。要知道一张空旷天空照片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清明上河图。人们往往低估了含蓄、简洁画面中的奇妙张力。

由于过度堆砌造成了影片的失真感以及观影的距离感,观众无法很好地以尼克的视觉体验东部的风起云涌、世态炎凉。虽然后半段空间和节奏都掌握得不错,还是无法补救之前的败笔,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蛇头虎尾的印象。如此看来,3D制作难免有哗众取宠、弄巧成拙的嫌疑。

整本书中最令我唏嘘不已的段落要数第八章盖茨重返路易斯维尔的回忆:“他痛苦不堪而又不由自主地用他军饷所余的最后的钱到路易斯维尔去了一趟。他在那里待了一个星期,走遍当年他俩在十一月的夜晚并肩散步的街道,又重访他俩当年开着她那辆白色汽车去过的那些偏僻地方。正如黛西家的房子在他看来一向比别的房子更加神秘和欢乐,现在路易斯维尔这个城市本身,虽然她已一去不回,在他看来还是弥漫着一种忧郁的美。”

一去不返——当年让我红了眼眶的正是这句。我曾经多次回到故乡长满梧桐的街道。往事如风,世事如烟,时过境迁追忆皆为枉然。心里明白,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徘徊于古都的大街小巷。这段与结尾那句“回到往昔岁月”遥相呼应,可以说是书的灵魂,但我并未能在电影中体会到怅然若失的情绪。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名著翻拍走出商业化和大制作的怪圈。如果以黑白镜头捕捉爵士时代忧郁的美,想必是极好的。

我很赞同上面的话。

《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图1

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这句被无数文青引用的话标志着美国镀金时代的结束,之后美帝迎来了大萧条,大萧条之前的美国真是一个镀金时代,上演着无数美国梦,穷小子可以一夜暴富,一战结束伴随着无数新科技,新经济的发展,交通、矿产、建筑业,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倔起,这些技术革新对当时人的意义远大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进入了千家万户。个人财富爆炸,弥漫着消费主义的奢靡气息,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新中产,消费升级,个人奋斗,逆袭成功。

盖茨比的故事是新钱和老钱碰撞的故事,新钱要崛起基本和新经济有关,盖茨比一大赚钱法宝是新兴的金融衍生品,还有就是政策擦边球,他贩私酒。吴晓波不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想想这几年的金融创新和币圈暴富,也依然是这样的逻辑,要么开拓一个新兴市场,要么擦边球。不过赚到新钱之后,可以夜夜笙歌,模仿老钱的消费习惯,但不得侵入老钱的领域,否则会死的非常惨,盖茨比的莫名惨死就是隐喻,老钱的代表汤姆不会有任何同情。同样新钱可以在新市场赚钱,比如互联网领域,但涉及老钱的领域就要表衷心“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支付宝,我想都不会想,会在1秒钟内把这个公司全部送给国家”这样才能能急流勇退,顺利退休。

不过这个财富爆炸的爵士时代很快就会过去,穷小子在大城市立足越来越困难,十年前的985落户京沪买房和现在就没法比,对了现在很多知乎精英的名言,不少就来自这本书,不是名著超越时代,是时代就没变过。我摘录下

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人们的品行有的好像建筑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好像建筑在泥沼里,不过超过一定的限度,我就不在乎它建在什么之上了。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还有ayawawa的理论,这本书里也有名句概括这就是女孩子在这种世界上最好的出路,当一个美丽的小傻瓜。她想现在就安排好未来的人生,事不宜迟。而且这必须由近在眼前的某种力量去推动—爱情,金钱,总之要实实在在的东西。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7-11 09:14
下一篇 2023-07-11 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