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和金兀术是不同的人,基本上是不能进行比较:
1、出身。岳飞是平民出身,金兀术是金国完颜宗室出身,南宋人称四太子。
2、权力、职位。岳飞只是南宋的一个大将,管理一个地方的军务。金兀术后期是金国的都元帅,管理的金国全部军力。即便后面岳飞是枢密院副使,也不能和独掌军国大权的金兀术相提并论。
3、提拔方式不同。虽然岳飞和金兀术都有军功,但岳飞是靠赵构的重视才得到提拔、重用,金兀术则是依靠政变夺取权力。
4、功绩不同。岳飞名声虽然很高,但都是靠刷声望,真正的大战战功并不确实;金兀术作战次数很多,都表现出坚韧和应变的特点;更有结束金宋战争、签署绍兴和盟的功绩。
5、成名战不同。岳飞的成名战并不明显,也没有记录岳飞上阵搏杀的记录。金兀术的成名战是鸳鸯泺追击辽天祚帝时,在弓箭用尽、抢辽国士兵武器的情况下,杀8人、俘虏5人。
6、败战应变不同。岳飞在奉命班师,又无金军追击时,竟然造成军溃,导致所夺取的地方不能防守,只能丢弃给金国。金兀术看似在后期败战很多,但南宋将领不能趁金兀术摆阵而占有一丝便宜:黄天荡之战金兀术先败后胜击败韩世宗,和尚原、仙人关二战对于关中没有造成丝毫影响,2个月即夺回白送给南宋的河南和陕西两地,顺昌之捷、传说中朱仙镇大捷同样没有给河南地区造成震动。虽败却不乱,这就是金兀术在败战之后的应对方式。
岳飞和金兀术大致有这6点的不同。但很明显,题目的意思,是想比较岳飞和金兀术的军事水平。
岳飞的战绩
1、1122年,岳飞投军,因为父亲死而回家守孝;
2、1124年,岳飞再次投军,因驻地被金军所夺,战败回乡;
3、1126年,岳飞第三次投军,1127年因为越职上书恢复,被刚即位的赵构夺职驱逐回乡;
4、1127年8月,被驱逐的岳飞,投奔张所,被充作中军统领;9月,都统制王彦率领岳飞北渡黄河抗金,路上岳飞不服从王彦命令,独自行动失败后,被王彦拒绝接收,只得投奔宗泽。
5、宗泽死后,岳飞归属杜充,杜充派遣岳飞以800人消灭被宗泽招安但不服从命令的张用、曹成、王善所部,以功升武经大夫;之后,岳飞被派遣去解决被盗匪杜叔五、孙海所围攻的东明县和王善所围攻的淮宁府,被授予英州刺史。
6、1129年,杜充投降金国,岳飞退屯紫金山,后四战收复常州。
7、1130年4月,岳飞在清水亭首战告捷,5月收复建康;6月,跟随张俊击败盗匪的戚方;楚州之战岳飞救援失败只得撤军;12月,岳飞被晋升为都统制。
8、1132年,岳飞击败盗匪曹成,俘虏杨再兴。
9、1134年,在赵构和赵鼎的支持下,岳飞收复襄阳、唐州和信阳军;9月,岳飞击败伪齐军,解开庐州之围,金国因为金太祖病死而撤军。
10、1135年,岳飞平定杨幺,并收编其大部分士卒。
11、1136年,岳飞攻下颍昌和蔡州、商州等地,但因为战线过长,后勤无力补给,最后大部分地方都无力守住。
12、1140年,岳飞重新攻下颍昌和淮宁,之后有郾城之战、小商河之战、颍昌之战、传说中的朱仙镇之战。
小结:岳飞战绩的基本特点是:
1、基本上是和农民军、伪齐军作战;
2、岳飞两次北伐都有不错的成绩,但多数成果都无力保住,白费一场。
金兀术的战绩
1、小时候就跟随完颜阿骨打作战,成名战是追击辽天祚帝的鸳鸯泺之战中,在弓箭用尽的情况下,抢夺辽军士兵武器,杀8人,俘虏5人。
2、1125年,跟随完颜宗望攻打北宋,在汤阴县招降3000守军;在第一次包围汴梁时,作为先锋,追杀出城南下的宋徽宗,但追不上。
3、1127年,在青州击败郑宗孟数万宋军,在临朐城击破黄琼军兵攻占临朐城,在回军时遭遇3万宋军,击杀一万多宋军。
4、1129年金太祖诏令追杀赵构,跟随完颜宗辅南下,降服归德、寿春等,一路之下,击败郦琼,攻占和州,一直到长江边的采石矶;11月,兀术从建康的马家渡渡江,击败杜充的6万军,降伏杜充,后又攻下湖州、临安、越州,在明州之战击败宋军,逼得赵构不得不从明州渡海避难。在追赵构不到的情况下,金军决定班师。兀术在黄天荡反败为胜击败韩世忠。至于岳飞收复建康,在金军班师的情况下,等于是捡漏,算不上战功。
5、在江南追杀赵构不及下,金国决定攻打陕西。兀术参与富平之战,曾深陷重围。
6、1131年的和尚原之战兀术被吴玠兄弟击败,但金国依然牢牢控制关中;1134年,兀术击败吴璘,占领和尚原,随后进攻仙人关而战败。
7、1140年,兀术仅用一个月就重新占领上年白送给南宋的河南、陕西,随后在顺昌之战中被击败,郾城和颍昌两次被击败(当时和岳飞交战的是否是兀术的金军存疑,因为当时兀术可能已经班师去上京。)
8、1141年,兀术率军进攻南宋的两淮地区,先是在柘皋之战被南宋军击败,随后在濠州之战击败南宋军,双方互有胜败。岳飞军并不参战。随后,兀术和赵构达成绍兴和盟,结束金宋战争。
9、1146年,兀术率8万人进攻蒙古,但无法平定蒙古,于是和蒙古议和。
小结:兀术一生有两个角色:一是将军,一是权臣。在1139年夺权之前,兀术基本就是将军角色,作战勇猛又坚韧,长途奔袭追击赵构到海上,虽然也有败战,但影响不大。在1139年之后,兀术基本上就是个权臣,一个月即重新夺回失去的土地,在互有胜败下,和南宋以淮水为界达成和盟,为金国争取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要知道,金国在靖康之变前,只是想要和北宋以黄河为界,占领河北、山西二地而已。
岳飞和兀术交战之相关记录
由于《宋史 岳飞传》是基本就是岳飞孙子所撰写,因此排除《岳飞传》的记录,只看《兀术传》、《高宗本纪》、《熙宗本纪》等的记录:
《兀术传》:
“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凡有功军士三千,并加忠勇校尉。攻岚、石、保德皆克之。”
这段记录是从整个局势的角度去看待:
兀术攻占河南,天热各自班师。至于顺昌之战、金军和岳飞军的交战都没有涉及,只给出结果:
岳飞、韩世忠等所驻守的岚、石、保德等地均占领。
一句话: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不描述金宋双方交战情况,原因:
1、可能是出于避讳,不触及兀术战败的事实;
2、认为兀术虽败,但在整体上并没有改变金国占领河南的事实;
3、兀术当时是都元帅身份,不是将军,没有必要详细说明交战情况。
《宋史 高宗本纪》关于岳飞和金人的交战记录:
绍兴十年6月:
“乙卯,顺昌围解,兀朮还。以知平江府梁汝嘉兼浙西沿海制置使。丙辰,岳飞将牛皋及金人战于京西,败之。”
“岳飞领兵援刘锜,与金人战于蔡州,败之,复蔡州。”
闰6月:
“壬辰,岳飞遣统制张宪击金将韩常于颍昌府,败之,复颍昌。”
“岳飞遣统制郝晸等与金人战于郑州北,复郑州。”
秋七月:
“癸卯,岳飞遣将张应、韩清入西京,会李兴复永安军。”
“己酉,岳飞及兀朮战于郾城县,败之。”
“甲寅,岳飞遣统制杨再兴、王兰等击金人于小商桥,皆战死。乙卯,金人攻颍昌,岳飞遣将王贵、姚政合兵力战,败之。壬戌,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颍昌、蔡、郑诸州皆复为金有。”
从《高宗本纪》看,兀术在绍兴10年亲自参与的战争就2次:一是和刘锜的顺昌之战;二是和岳飞的郾城之战。
对于郾城之战,吕思勉认为南宋之所战胜,就在于兀术轻敌,没有整顿军队(其实也没有时间给兀术整顿军队,必须立马进行争夺);邓广铭认为岳飞军虽然取胜,但战损很高;王曾瑜认为岳飞军和金军骑兵在平原作战,虽胜,但战损也是非常的高。
虽然郾城之战没有记录双方的战损,但可以和顺昌之战的记录进行比对:《高宗本纪》对顺昌之战的记录是“大败之”,对郾城之战的记录是“败之”。显然,郾城之战的战果比起顺昌之战小多了,也验证了邓广铭、王曾瑜的惨胜论。
岳飞在郾城之战的兵力数量不清楚,但岳飞当时的军队数量是10万人,相信岳飞自己的兵力不少于2万人吧。兀术的兵力数量,在《鄂国金佗稡编卷16》记录为1.5万骑兵。因此,以步兵击败骑兵的郾城之战,加上又是在平原,不大可能是以少胜多,岳飞军参战的数量应当在2——3万人才合理。
综述
岳飞一生并没有经历过大败战,所遇到的都是小败战。当然如果把兀术击败杜充之战算上的话,那就是岳飞经历的最大败战。
即:岳飞基本上都是打胜仗,败仗很少。同时岳飞没有打过大败战,也没有打过大胜仗。
小胜无数,大胜则无,这就是岳飞军事上的总结。
同样,兀术基本上也是打胜仗,尤其是以追杀赵构为其军事成绩的巅峰,但兀术同样没有打过大败战——顺昌之战、郾城之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虽然兀术战败,但对陕西、河南的局势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岳飞和兀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于班师的处理:兀术即便被击败,但军队并没有发生溃乱,让南宋军队有机可乘;岳飞在没有金军追击的情况下,竟然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下在班师时发生溃乱,导致到手的成果白白丢弃。
黄天荡之战兀术反败为胜,在于变通;和尚原之战先败后胜,在于骁勇和坚韧;绍兴十年收复河南仅用一个月时间,虽然后又顺昌之战和郾城之战的失利,在稳固了河南的局势,在于快速打击、不给南宋喘息时间;绍兴十一年先败后胜,同样在于变。
相比之下,岳飞的北伐,一路直奔,完全没有考虑如何守住得手的成果、后勤补给和友军相互的配合,看似勇猛,但后力不继。如果岳飞采取稳扎稳打的步骤,和友军进行步调协调,齐头并进,兀术想要用快速打击的战术稳定河南局势就非常苦难。
绍兴十年的河南之战,兀术用快速打击策略,不整顿军队快速攻打,虽然有顺昌之战和郾城之战的失败,但让河南局势稳定,掌握主动权;南宋本来的策略就是四路并进的策略,打相互配合,但由于四大将都不肯牺牲自己,配合对方,导致进度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南宋以慢打快才是正确的策略。而岳飞采取和兀术一样的快速打击策略,导致自己后继不力,一番辛苦都白费。
最后总结:
在政治上,岳飞入狱自杀,自然不如内斗中胜出的兀术;
在军事上,岳飞和兀术都是以勇著称,但兀术更擅长坚韧和变通。和尚原、仙人关二战中金军的艰苦奋战让吴玠兄弟叹服。黄天荡、和尚原等战都表现了兀术不仅仅是坚韧,还会变通。
在谋算上,岳飞不如兀术。用顺昌之战、郾城之战等几次战争的失败,实施快速打击战术,换取整个河南局势的稳定;在南征南宋互有胜负之后,为金国取得最佳的和盟利益。
岳飞没有经历过大胜,也没有经历过大败,如同兀术那样的数次失败,因此无法知道岳飞在战败之后的表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两人都是英雄,岳飞是宋朝的,金兀术是大金国的,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单纯从传说或传记去分析是无法公价评证的,单纯以个人对某人的喜欢就无原则的美化更失公允,如果不把国家联系起来而单纯定论个人也不会得到真实的个人,个人认为从结果看本质往往会看清比较真实的本质。因为两人都是国家的将领,都是为国家服务,从战争结果看,金国是赢家,是主动的一方,宋是被动的一方,处于劣势,大金国起源于女真人,初期并不强大,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统一的意志,坚定的信心,不会由弱到强,进而能发动战争,并取得成果,从战局看,金兀术是金国的主帅,后是统帅,是战争全局的掌控者,岳飞并不是战争全局的掌控者,只是一个战区的统帅,岳飞就是再能打,甚至百战百胜(事实也不会是这样)也只是宋朝的局部优势,不是全局。抗金的不是岳飞一个人,还有那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死缠烂打的韩世忠等多人,所以岳飞功劳不是那么大。更不能到功高盖国的地步,也没那么重要,无疑夸大了,这是事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出自岳飞孙所注立传记,值得商榷。从军事角度也无可能。是问,纵观历史全球军史那个对手敢用记载的方式歌颂敌方,只有岳飞孙子写的记载。违背常理,金国能从遥远的北方发动战争,南下进攻,在战领区占住脚。并始终保持战领区的稳定,没有人因为国破家亡而抗争,金国军队中和宋同属汉人的军人包括宋朝被占领区的人在金国军队服役的不在少数,并没有出现兵变倒戈之事,到是脱宋的也包括岳飞等部叛离的多,为什么?不得不思考。爱兵如子,善待百姓,知道了当时岳飞等各部虽为国家军队但却是军阀体制,就不会有异议了,能够做到纪律严明, 官兵平等,赏罚分明,爱兵如子,服从命令善待百姓就不是军阀体制了,也不会节节败退,丢失国土,所以宋朝不完美,岳飞也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个岳飞。岳飞和金兀术两人同在战场,却职责不同。(个人观点,无其它政治意图)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