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即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他出生于隋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他的一些消极行为和错误决策也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作为皇帝,杨广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修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改革度量衡和科举制度等。这些举措对后世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作品包括《饮马长城窟行》、《春江花月夜》等脍炙人口的诗歌。
然而,在治理国家方面,杨广也犯了许多错误。他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尤其是三次征讨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引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此外,他残酷镇压异己和反对者,滥用民力和财力,挥霍无度,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大业十四年(618年),他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叛军宇文化及所杀。
在历史评价中,杨广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一方面,他具有政治才能、远见和文学成就,被称为“明主”。另一方面,他的专制、暴虐和荒淫行为也使他被视为“暴君”。他的谥号有多个,隋朝的杨侗谥为明皇帝,唐朝的李渊谥为炀皇帝,夏朝的窦建德谥为闵皇帝。
综合来看,杨广是一个在政治改革和文化成就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皇帝,但他的一些消极行为和错误决策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要全面了解他,需要对各种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𡡉(“𡡉”字读作“摩”,写作“上麻下女”,部分网上系统无法显示此字,请参考相关实体书)[9][135],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8月21日[146]—618年4月11日[144]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唐魏徵《隋书》评价杨广早年矫情以得帝位,杨广上任时握有隋朝一代霸绩,但性格上骄矜自负、傲慢暴戾,行为上荒淫无度、大杀忠臣,赏罚无度。之后穷兵黩武,三战高丽,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一时国家大乱,血流成河,人民挨饿到要吃儿女的惨况。但杨广终究无法悔悟,最终死于匹夫之手。杨广造成的国家惨况、生灵涂炭,是从未有之惨剧: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着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锺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猬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祅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