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被误解后孙悟空的表现

混沌未开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为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Hello,大家好!

我是京城流淌,欢迎大家继续收看由京城流淌出品的小说品读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要说世人对《西游记》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那一定集中在六耳猕猴这只妖怪身上。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实力很强,和孙悟空五五开,甚至最后到了如来那里,被打死的人也是孙悟空。

我不知道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奇葩言论,但是如果你真的熟读过原著《西游记》,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有多可笑。

而且提出这个看法的人,多半也是没怎么读过原著,甚至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为什么死的人一定不是孙悟空

本来今天是要聊真假美猴王这一个章节的内容的,但是为了保证这一个章节能够聊得下去,我们先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死的人一定不是孙悟空呢?

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六耳猕猴实力不行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实力相近,二人旗鼓相当。

但是从原著中的一些种种细节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且六耳猕猴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

六耳猕猴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变成孙悟空的样子去讨好唐僧,想借机加入取经团队,但是唐僧却因为之前的事,大骂了他一顿。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这个时候的六耳猕猴顿时恼羞成怒,拿出棍子在唐僧背上砑(ya)了一下,把唐僧打成了重伤,然后拿着行李离开了。

后来八戒和沙僧回来后,都觉得唐僧已经被打死了,直到翻过身来才发现唐僧还活着,但气息也很微弱了。

书中是这么写的:

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只见那长老口鼻中吐出热气,胸前温暖,连叫:“八戒,你来!师父未伤命哩!”那呆子才近前扶起。长老苏醒,呻吟一会,骂道:“好泼猢狲,打杀我也!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六耳猕猴的确是对唐僧实施了重击,但是他却没有打死唐僧,只是把他打的奄奄一息。

结合他后面自己组建取经团队这个事来看,他这里的留手显得非常的不正常,既然他想自己组建团队,干嘛不把原来的团队项目主要人物干掉,而且看他的操作,的确是想杀掉唐僧的。唯一的解释是,他下了重手,但是没能杀死唐僧。

换句话说,他实力不够。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我查了一下砑这个字在古籍中的意思,在康熙字典中,砑的意思就是碾砑。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说明六耳猕猴是拿棍子在唐僧背后重重碾轧了一下。

大家想想如果六耳猕猴的实力真的和孙悟空相近,以孙悟空手中的棍子在凡人背后碾轧一下,是什么下场。

这是其一,其二,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子没抓住沙僧。

沙僧听说了唐僧被孙悟空打伤的事情之后,跑到花果山去找六耳猕猴讨说法,双方一言不合起了冲突,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子猴孙和沙僧对线。

最终却被沙僧突出了重围。

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沙僧的实力我们都清楚,在原著中真的差的可以,但是即便如此,在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围住他的时候,依旧能让他打出去。

如果六耳猕猴真的是孙悟空的水平,沙僧这样的根本不可能是他的一合之将。

其三,六耳猕猴现出本相后,被孙悟空一棍秒杀。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想想和孙悟空实力旗鼓相当的牛魔王,在现出本相后的实力,即使被围困,仍然需要费些大工夫才能将其降服。

有人说是因为佛祖的法宝对六耳猕猴起到了限制作用。

可孙悟空也被很多法宝困住过,可他为什么基本上就没啥事呢?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例如孙悟空曾被东来佛祖弥勒佛的金铙所困,但是也没有出现很大损伤。

即使是面对要人命的阴阳二气瓶,孙悟空也坚持了很久,才出现问题。

以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躯,要想一棍打死他,这中间的难度可不小。

由此可知,孙悟空的实力要远远胜于六耳猕猴的。

二、双方相斗,孙悟空一直处于主导位置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如果六耳猕猴实力不行,那为什么在花果山中,六耳猕猴能和孙悟空斗个旗鼓相当呢?

很简单。孙悟空在让着他。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仔细看过原著的朋友就会发现,在真假美猴王这一难中,都是孙悟空一直带着六耳猕猴四处跑。

对于孙悟空与六耳猕猴谁真谁假,其实书中早就给了暗示,书中只要提到这大圣,那么这个就是真的孙悟空,提到那行者,就是六耳猕猴。

所以我们能看到,孙悟空一直牢牢掌握着这件事的话语权。

如果你真的分不清谁真谁假,你看谁先说话就知道了,第一个先开口的就是真的孙悟空。

例如:

前往南海之时,是孙悟空先发言。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

前往天庭之时,也是孙悟空先表态。

这大圣谢恩,那行者也谢恩。

包括后来的去找唐僧,去地府,去如来处,都是孙悟空主张要去,六耳猕猴被迫跟随。

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揪头抹颈,复打出天门,坠落 西方路上道:“我和你见师父去!我和你见师父去!”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书中写这大圣呵呵冷笑,我们现在都知道这大圣是真的孙悟空,孙悟空在这里为什么会呵呵冷笑呢?

很明显带着六耳猕猴到处跑这件事,本来就是他的计划。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所以我们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花果山,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斗的旗鼓相当了,那是因为孙悟空在见到六耳猕猴那一刻,就想到了一个计划,他有自己的盘算。

才故意压低实力,假意和六耳猕猴斗个不分伯仲。

那么,具体孙悟空的计划是什么呢?

我们下面会聊到。

再说回前往地府,同样也是孙悟空先说,六耳猕猴跟上。

总而言之,六耳猕猴是一直被孙悟空带着四处跑,最后把自己给玩死了。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想出了天庭之后,六耳猕猴的反应,那行者哈哈欢喜,他欢喜什么呢?一定是以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殊不知这一切都在孙悟空的掌握之中。

第三:作者不会写死自己的主角

这是孙悟空必不会被六耳猕猴打死的最主要原因,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作者写《西游记》写了有小20年。

在孙悟空这个人物上下了这么大功夫,为什么要无缘无故的写死自己笔下的主角,而且还让主角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去。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一般情况下,作者都不会写死自己的主角,就算主角要死,也一定会死的很有价值,例如为了保护什么人去死,不会这样不明不白、悄无声息的死去。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孙悟空被打死属于一种过度解读,看个乐可以,要是你信了,那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真假美猴王背后的内涵

要想知道真假美猴王这一节中的内涵,还是要明白《西游记》究竟是一本讲述什么内容的小说。

根据前人对于《西游记》的注解,如今大众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西游记》是一本讲述人心成长的古典名著。

那么自然,真假美猴王这个章节同样是作者为了讲述人心成长而写的。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所以便有了二心说这个说法,但是个人认为,这一难中体现的二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二心对立之说。

认同二心说的朋友,大都认为六耳猕猴是另一个邪心孙悟空,而真假美猴王这一难就是讲善心孙悟空如何击败邪心孙悟空的故事。

这么说,的确有些道理,但是个人认为,作者吴承恩的层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高一些。

同时,这个说法也是有漏洞的,如果大家认为六耳猕猴就是邪心孙悟空,那么就说明,六耳猕猴的本体是孙悟空,换句话说,六耳猕猴就是灵明石猴。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但是如来在这一个章节的末尾说的很清楚,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不是一类猴子,六耳猕猴的特点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而灵明石猴的特点是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换句话说,六耳猕猴不可能是另一个孙悟空,他两就不是一个种类。

而且技能也完全不同,至于佛祖说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意思,并不是说他有知晓过去,预知未来之能,只是说他能通过听别人说的话,来了解事情前后的因果关系。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如果他真的能预知未来,怎么没算到自己会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呢?

所以在这里作者并不是想写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是一体双生的两颗心,而是有其他意思。

那么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究竟分别代表什么心呢?

在《西游原旨》这本书中,作者刘一明说了这么一句:

道心常存,人心永灭,假者即去,真者即复。

所谓道心自然是指孙悟空,而人心则是指六耳猕猴。

《西游记》的作者是受儒家学说影响很大的文人,对于理学心学之说皆有深刻体会,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便认为道心是人心的主宰。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所以六耳猕猴一定打不过孙悟空,所以孙悟空才能一直拉着六耳猕猴到处跑,这都说明了道心统领人心之意。

朱熹老夫子说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先生讲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道心,而人欲则为人心。

所以在这一难的结尾,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了六耳猕猴,意思是道心消除了人欲。

很多人对朱熹老夫子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有误解,其实老夫子在这里提出的人欲,是指超出人基本需求的欲望,例如私欲、淫欲、贪欲这些过多的欲望。

其实在意思上和王阳明先生所讲的话差不多,只不过二者的实现手段不同,但不管怎样,他们都主张,用道心来统领与归正人心。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就很好理解了。

真假美猴王故事复盘

表面上看,孙悟空是因为打死强盗之事,与唐僧产生了矛盾,被赶走,但实际上,二人的矛盾早在女儿国这一难中便已经埋下。

这里的打死强盗,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另外孙悟空这次被赶走,为什么不回花果山,而是要前往南海找观音呢?

说白了,是孙悟空有苦水想和观音说。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为什么要找观音呢?

因为观音是取经项目的总负责人,取经团队就是她凑的。

大家记住,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是有怨气的,而他来找观音也是有一定诉求和想法的。

正因为如此,在红孩儿向他开玩笑之时,孙悟空才如此生气。

这要换做平时,孙悟空不可能连句玩笑都开不起。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书中是这么说的:

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

这里特意提到了一个告字,在古代告这个字的本义是告诉、告诫,后来慢慢延伸为控诉、告发。

孙悟空来此找观音,本来只是想把唐僧赶走自己的事告诉观音,但善财童子却开玩笑说,孙悟空是想控告菩萨。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在孙悟空和观音说了这件事,且观音表示自己不想多管之时,孙悟空就决定要和如来说说话了。

当然,他此举不是为了控告观音,而是为了控告唐僧。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书中是这么说的:

菩萨道:“你辞我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来,求念《松箍儿咒》去也。”

观音是总项目的负责人,肯定不愿意把这件事闹到如来那,所以赶紧劝住孙悟空,让他先留下,孙悟空只好暂时留在观音这。

正因如此,当六耳猕猴的事件出现之后,孙悟空心中立马有了主意。

他要借助六耳猕猴这个妖精,达成自己前往西天面见如来控告唐僧的目的,同时还不能影响自己在观音心中的印象。

所以从天宫出来后,孙悟空才在那呵呵冷笑,因为他的目的快达成了。

到了地府之后,谛听分辨出了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真假,但他没有说出真相,反而引导他们去找如来。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其实是有意卖了孙悟空一个面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谛听是一种能听贤愚的神兽,他主要靠耳朵来听,那么听什么呢?

听人心里的声音。

说白了他能听到人心中所想,那你说,孙悟空的心里的计划,他听不到吗?

谛听肯定听到了,所以他才会说:

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陰府不安。”

有孙悟空在,就算六耳猕猴恶发,他也肯定拦得住吧。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所以这里谛听虽然说是妖精恶发,其实是怕孙悟空发怒,毕竟当初曾让地府陷入不安的人,不是六耳猕猴,而是货真价实的孙悟空。

所以谛听才会说,佛法无边,去找如来吧。

算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让孙悟空前往西天,达成目的。

后来等孙悟空到了西天之后,果然刚见面就说了一大段话,和见到观音时,所说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在控诉这件事,最后他提到了一句:

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永传大教。

虽然前面说了很多有关六耳猕猴的事,但是其实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他就是想让如来断断他和唐僧究竟谁对谁错。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而且这句话也有几分威胁之意,意思是必须辨明邪正,他才愿意再次保护唐僧西行。

众所周知,取经这个项目启动需要唐僧,但是能不能完成,看的其实是孙悟空。

没有孙悟空的保护,就凭唐僧他们三个,要前往西天,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狮驼岭那一节中,猪八戒看见孙悟空被狮怪吞了,回去就开始哭爹喊娘的分行李,准备散伙。唐僧一听说孙悟空死了,直接瘫倒在地,跌脚拳胸(撒泼打滚),可见,孙悟空如果不在,取经团队就是一盘散沙。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所以,取经团队如果没有孙悟空,还取个啥经?

这也是后来孙悟空在一棍打死六耳猕猴之后,还坚持不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诉求还没完成。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还假意说自己要还俗,当然如来肯定也知道孙悟空心中所想,所以后来他说了这么一句:

“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句话的重点在最后一句,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意思就是说,等取经大业完成了,你可以成佛,莲台二字在这一章节中反复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孙悟空才愿意跟着观音回去,保唐僧继续西行。

其实纵观整部《西游记》,真的感觉作者把孙悟空写的太厉害了,简直可以说是聪明绝顶,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孙悟空都十分机智,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比较稚嫩,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事越来越得体。

正应了那句老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要论打打杀杀,孙悟空很强,要论人情世故,孙悟空也有手段。

以上便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内容,大家对于六耳猕猴与孙悟空这一难怎么看呢?

相关阅读:

原著解析:唐僧与西凉女王没感情,倒和蝎子精调情,孙悟空怒了

原著详解:看懂了孙悟空为何一定要除掉牛魔王,才算看懂了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解读:猪八戒破淫戒时,孙悟空干嘛不拦着,自顾不暇

为何500年前孙悟空可以大闹天宫,500年后被各种坐骑童子“血虐”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12-05 10:50
下一篇 2023-12-05 15: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