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天下邓姓皆源于邓州?是不是有点武断,咱们来往下看。
喜欢地方文化,遇到地名总要问清楚得名原因。通过地名,你会发现很多趣味,古代的邓州,河流纵横,树林茂密。你看他东边的桑庄乡,桑树成林。西边的林扒,在通往西南的要道边,有姓林的人家开店,店旁长有数里长的大刺耙。南边的构林镇,构树成林,岳飞在此抗金,遂命名为构林关。北边的十林镇,曾有绵延十多里的树林。四个方向的地名,全与树林有关。
前几年,在大李寨,遇到一位老者,说是吾离冢人,觉得奇怪。一问究竟,才知道邓州市东南三里左右有一村,叫吾离冢,冢,是坟墓的一种,只有有高大的土堆才叫冢。一般的不能这么叫。老者说,原来,高高低低一连有五个大土堆。现在只剩一个了,其他的,都被人们盖房时 拉去垫土了。言谈之中,流露出惋惜之情。
地名,古迹,留下了铁证,邓州为邓国晚期的都城。吾离,为春秋时,邓国侯王。西周分封时,把诸侯国分为五个等级,邓国属于旧有贵族,跟随周武王作战有功,被封为侯国。吾离是邓国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把女儿邓曼嫁给楚文王,修睦强楚,又千里迢迢到鲁国问礼,寻求治国方略。
可惜,到他儿子时,同意楚王借道伐申,结果,楚王攻下申国后,顺便灭了邓国。留下了‘噬脐莫及’的成语。原来,当初楚王在邓国宿营,三甥,也就是邓国的三位大臣,劝说邓祁侯,出其不意,杀了楚王,邓侯不忍心杀自己的外甥,并允许借道,才招来祸患。这在左传和邓州志上均有记载。
邓国,作为诸侯国,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夏朝的第三代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到公元前678年灭亡,存在四五百年。其间,邓国人多以国为姓,后来,随着不断迁徙,逐渐遍布天下。
邓州市决定在吾离冢附近修建祠堂,我去过一次,正在建设中,院内很开阔,自南向北,已修建了几个殿堂。可惜所立碑尚有错别字,冢子没有大树,缺少幽深的气氛。
你的周围有没有涉及古迹的文化呢?(由于所照图片遗失,上图来自网络。)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可能是炫耀自豪吧。
邓姓不仅出于邓州。
邓州是哪?今天的河南南阳一带。
的确,古邓州是邓姓的一个大源头,但也只能说,“大部分”邓姓的根源在邓州,而非全部。
清代的《古今类书集成》里,就记载了三个邓姓的起源地。
第一个是邓州,这是没问题的。的确,也是对邓姓影响最大的一个姓氏起源地,大部分邓姓都可以追溯到古邓州。
再一个,起源地是山东。是由祭(zhài)姓衍生出来的祭邓,跟邓州的邓姓无关。祭邓是周代才出现的,起源是周公旦第五子祭伯,当然,祭伯原来也在河南,是在郑州。春秋时,郑国占领了郑州,祭姓有一部分人迁出,迁到了山东临淄附近,当时该地区叫邓河,于是迁出来的祭姓以邓为姓。
第三个地区是在舒城,今天的安徽六安。这个邓姓是姬姓衍生出来的,跟河南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据《姓苑》与《续通志·氏族略》记载,这个就著名了,就是春秋五霸的越王勾践,他灭了吴国,让吴国原来住在寿春一带的一些贵族,迁到了舒城。
越王勾践灭了吴王阖闾。吴王阖闾灭的是楚,寿春原本是楚国的首都。寿春姬姓,是吴王阖闾的本家亲戚。当时在寿春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叫“邓台”。迁出来这些人,就以邓台为姓,姓邓,也是有纪念意义的。在今天来讲,安徽邓姓依然是一个大群体。
说“天下邓姓出邓州”“天下邓姓出南阳”,是因为古邓州的邓姓人口,在邓姓里最多,影响也最大。但是,你说“额滴,额滴,都是额滴”,那就不靠谱了。
今天,各地都在拼命把荣誉往自个儿身上揽,不管是不是真的跟自己有关,总之“额滴,额滴,都是额滴”,可以理解。但是穷根究底,还各有各的源头,不能一概而论。
但好在,不管起源是什么,大家发展得都很好,也早就抛弃了小集团意识,一片和谐升平,也足以让祖先欣慰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