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琼海的美食,很多来过琼海或者在琼海居住过的人都会说:琼海美食不外乎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温泉镇的温泉鹅、还有鼎鼎有名的银海杂粮街里的各种小吃等等。
但是你可能吃遍琼海大街小巷的各类美食,有一种在当地食俗你可能没有遇到过。
这就是琼海的“公道”,或许你在大街小巷有看到过这两个字,以为这是琼海的快餐店。这也不能怪你,因为小小的一个门店,每到饭点时出现,然后卖的是烤鸭或者白斩鸭。但这也是属于琼海快餐店的一种,也是“公道”的缩影。
“公道”(又称公道餐)历史悠久,是大多数村庄的食俗。它蕴含着淳朴民风,凭借独特的形式,在海南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公道饭”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成海南琼海人的饮食习俗,因为当时物质匮乏,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寻常百姓平日里很难有吃荤的机会。生活窘困的人家为了吃顿美味,便多人邀约“做公道”。
人们把饲养数量有限的鸡鸭鹅(俗称“三鸟”)凑齐杀了解馋,聪明的人们就想到了“凑份子”的方法,大家合钱购买“三鸟”,如此一来,就能在自己经济承受的范围内满足口腹之欲了。通常,那个首先发起倡议的人就自然地成了“公道头”,负责收钱及操办一切。
小时候,村庄里就经常做公道,经常是傍晚时刻。我们的公道都是以鹅肉为主(村里有几家都是卖烤鸭的,平常想吃就去买了,而鹅在那时是非常难得吃到的),大家会一起去其中一家做烤鸭的家里集合帮忙做“手脚”。
然后主食是饭团,是用鹅汤煮的大米饭,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小虾米等辅料。等香喷喷的米饭煮熟后,大人们都会围坐一团,把两三勺米饭放到白色塑料袋里,趁热双手去捏成一个圆形饭团(琼海话叫“杯贡”),饭团宛如成年人拳头大小,这也是公道的一部分。
等饭团全部弄完之后,煮饭的大铁锅上就有一层厚厚的金灿灿的锅巴。这种锅巴香香的脆脆的,特别好吃,一口一个嘎嘣脆。小时候我们会去帮忙捏饭团,捏完后大家会聚在一起边吃锅巴边聊天,这也是那时最淳朴的下午茶。
而“公道”的主角便是那只鹅,等鹅煮熟之后,就是分份了,它也是整个“公道”的重头之作。
公道头”必须遵守“做的不取,取的不做”的规例,以体现“公道”之公道。人们会将一个大簸箕放在地上,碗围着刀砧,呈半圆状。
“公道头”在砧后操刀,参者或蹲或站,围成一个圈煮熟后的鹅,先从脖颈开始剁块,依次是肩胛、胸脯和内脏。地上摆多少个碗,肉块就被切成等量的几份。
最后就是“蘸料”,海南人饮食都很清淡,所以蘸料也不例外。将捣好的生姜、蒜末混在一起,舀出些许汤汁与其搅拌均匀,再配上海南的小金桔、小米辣,用来蘸肉极为下饭。
“公道”分完后,大家都会捧着自家的那份回去,这时一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公道”。这也是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当然,很多人说吃“公道”最好的吃法是用手抓,不知道说的是用手那种饭团吃,还是连肉也都是用手。饭团因为是有塑料袋装着,所以用手捧着吃没有问题,毕竟我们也是这样吃的,但是肉的话,我们是用筷子。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都不怎么做公道了,也吃不到小时候那种“公道”的快乐。但这种食俗已经融进了当今社会中,就是我们在大街小巷里看到的那种“公道”。
当然也有商业型的,有些参团过来琼海旅游的,一般都会到过 琼海公道文化馆,在里面可以了解“公道”文化和品尝“公道”。
无论现在琼海“公道”演变如何,如果你刚好过来琼海,就不妨去尝尝“公道”吧,无论是在大街小巷里还是是文化馆,他们的价格都是公道的,份额都是充足的。
“公道”它的味道是我们的一种食俗的传承,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