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姓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取一个怎样的名字,在中国人眼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在姓名当中,姓氏是人们所无法改变的,其代表着一个人从何处来,代表着一个人的根系所在。
而当其固定下来之后,姓氏文化便发展起来,成为了中华文化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的姓氏有无数种,但是总有一些姓氏是比较常见的,就比如说中国有着八大“官后代”姓氏,其中的两个就十分常见。
那么,这八个姓氏都是什么,其中常见的又是哪两个呢?这其中,又有没有你的姓氏呢?
01 姓氏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在姓氏文化刚刚产生的时候,“姓”和“氏”是分开的两部分,其中的含义是不同的。
“姓”最早代表的是母系氏族,一个部落的姓往往是相同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中的人越来越多,只用“姓”难以进行区分,于是这个时候“氏”便登场了。
“氏”最早代表着部落当中某一个分支,其从属于一个部落。
在先秦的时候,人们常常用自己的国家或是属地来作为“氏”,所以,“氏”常常会伴随着官职、族群等外在条件发生变化,而“姓”却始终保持着稳定。
“姓”与“氏”之间的区别,一直持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之后,二者才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了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姓氏文化”。
在“姓氏文化”的发展历史当中,不同的姓氏有着不同的起源,而若是将它们进行归类,便会发现,姓氏的来源主要分为几种。
首先便是出于对图腾文化的崇拜,于是便将牛、龙等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其次则是以祖先的姓氏中的字或者是先人的字、名等为字,来表示对他们的敬重纪念。除此以外,还有以封地、官爵等作为自己的姓氏的做法,赋予姓氏以实际的意义。
而除了这些,更是有“中途改姓”的做法,其往往发生在皇帝赐姓,或者是自己的姓名犯了忌讳而改姓的情况下。
02 中国八大“官后代”姓氏
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这些来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略的,也是有着非同寻常的研究意义的,那便是八大“官后代”姓氏。
这八大“官后代”都是什么呢?
首先便是李姓。“李”姓可是姓氏大户,不仅中国姓“李”的人比例占据着全国之首,在国外,诸如朝鲜、韩国等地,“李”也同样是一个占比极高的姓氏。
说起“李”姓的来源,还要从上古时代说起,那个时候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是一个刑司法官,为了让人们能够记住“法理”这两个字,其便将“理”定为了一个姓。
后来,因为皋陶得罪了商纣王,他的妻子和儿子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中途没有吃的,靠着路边的野生李子才活了下来。
于是,为了感念李子的“救命之恩”,“理”姓便被改成了“李”,并且沿用至今。第二个姓氏是“张”姓,姓氏为“张”的人同样在中国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张”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姬”姓。
当时黄帝的孙子利用弓箭在逐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让弓箭成为了当时生产生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黄帝为了奖励孙子,便让他来指挥弓箭的建造,并且将“弓长”作为一个姓氏赐给了他。
第三个姓氏为“钱”姓,这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姓氏,传说中,火神之子陆终的孙子彭孚掌管钱财,其官方叫法便是“钱府上士”。
由于当时的人们习惯于将官职作为姓氏,“钱”这个姓便被沿用了下来,彭孚也改名为钱孚。
后来,“钱”姓成为了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国姓,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便更加稳定,一直到现在,其都稳居在百家姓上。
第四个为“史”姓,这个姓氏在历史上有两个分支。
第一个是黄帝时期的一个史官仓颉,他的成就主要在于用系绳的方法创造了文字,后代们为了感念他的贡献,沿用了他的姓氏,“史”这个姓氏便被沿用了下来。
第二个分支这是西周时期的一位叫史佚的太史,他主要负责记录太子的一言一行,因为为人刚正不阿而受到皇帝的重用。
皇帝为了表示对他的赞扬,特意给他的后代赐了“史”这个姓氏,“史”之一字便也作为姓氏沿用了下去。
除了这四个姓氏以外,八大“官后代”的姓氏当中还包括“司马”、“司空”、“司徒”和“上官”这几个姓氏。
它们虽然并不常见,却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古代的官职演变过来的姓氏,在姓氏文化当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03 两个十分常见的姓氏
在这八大“官后代”姓氏当中,有两个姓氏是十分常见的,那便是“张”姓和“李”姓。
它们不仅在百家姓的排名当中居于前列,还在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很强的“存在感”,相信每个人的社交圈当中,姓这两个姓氏的人都不会少。
因为姓这两个姓氏的人在中国总人口中占据着极高的比例,在统计数据的结果当中,“李”姓为中国第二大姓氏,“张”姓则是中国第三大姓氏。
当然了,无论每个姓氏占据的人口比例有多少,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家族关系的象征。
并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推动着姓氏文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在都还处于没有停歇的发展过程当中,所以在对姓氏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促进姓氏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