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绍义
家乡人把端午节称作五月当午,原以为这是一句土语,读了不少地方志,才知道不少地方如杭州湾北岸奉贤、南汇等区域也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不论“五月当午”与“当五汛”有没有关系,家乡人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江南一带。插艾蒿也好,挂菖蒲也罢,就是饮雄黄酒的习俗,同样一点也不少见。母亲不喝酒,雄黄酒就免了,但菖蒲要挂,艾蒿要插。我家大门、堂屋门上,端午节这几天,菖蒲、艾蒿是少不了的。
到了城里,才知道艾蒿、菖蒲还需要买。在我家后园的一大片空地上,端午节前后,艾蒿能长一人多高,母亲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割下一大捆,给左邻右舍送去,根本不要花钱买的。菖蒲更不用说,我家西边就是一条河,河里长满菖蒲,一到夏天,孩子们就在岸边提蒲棒,嫩的吃,老的拿着玩,薅几根菖蒲,根本不在话下。
母亲说菖蒲、艾蒿都是辟邪的,当初我不信,长大后书看得多了,才知道所谓辟邪只不过是乡下人的一种迷信,可剥去这层迷信色彩,它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端午节一过,盛夏就要来临,蚊蝇孳生、疾病流行,所以此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十分重要,而艾蒿和菖蒲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对驱除秽气、净化空气非常有益。我国早在《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艾蒿逐冷,除湿,老人丹田气弱、胸腹怕冷者,以熟艾入布其腹脐,妙不可言”的记载。现代临床实践证明,艾蒿治疗风湿病,依然十分有效。菖蒲是古医方根治噤口痢的特效药,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他治疗痢疾。
雄黄又叫鸡冠石,是一种矿物质。《神农本草经》上说:“雄黄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铄食之,轻身、神仙。”人们端午饮雄黄酒,就是为了除恶。至今我们那里还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俗语。因为雄黄有毒,如今饮雄黄酒的已经没有了,但屋里院中洒雄黄水以及在孩子们的鼻子、耳朵、额上抹雄黄的习俗还在,这也反映了与时俱进的家乡人对害虫的痛恨和对疾病防治的认真。
雄黄酒没有了,人们就泡艾蒿酒、菖蒲酒。我喝过三爷泡的菖蒲酒,清涩冷冽,满口余香,让人想起欧阳修的《端午帖子词》:“共存菖蒲酒,君王寿万春。”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把菖蒲插入有水的瓶中,放在室内观赏,这也许是受苏东坡老先生的影响,“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包的粽子。走南闯北,去了那么多地方,吃了那么多粽子,总感到母亲包的粽子最好吃。母亲包粽子用的不是粽叶,是我家老宅西边河岸的苇叶。端午节前后,苇叶刚刚长出,苍翠欲滴,用它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浓浓的清香。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包的粽子大都是枣粽,也包过红豆粽和花生粽,形状都是传统的三角形。她先把苇叶卷成三角形,再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其中,用大拇指压紧后,再把叶片翻转过来,用五彩线缠紧就行了。来城里后,我也曾跟着邻居张婶学做过豆沙粽子和猪肉粽子,做出的粽子虽然也味道鲜美,但总觉得没有母亲做的粽子好吃,也许是心理作用在作怪。
想想看,母亲包的粽子形状,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描写的形状:“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不仅如此,明代的高濂还在他的《饮馔服食笺·粽子法》中详细地介绍了粽子的煮制方法。高濂认为,“凡煮粽子,必用稻柴灰淋汁煮,亦有用些许石灰煮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煮粽子的粽叶“青而香”。
我还是喜欢齐白石老先生1954年画的那幅《粽子》图,一个个赭色的三角形熟粽,被一根根浓墨的草绳系着,或聚或散,煞是可爱。为了增添画面的色彩感,这位老先生聪明之极,又在左上角画两瓣切开的咸蛋,使画面增添了不少端午的气氛,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