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用途广泛的粮食作物,因此大豆的需求量特别高,我就生活在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东北,因此对于大豆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
大豆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豆”,在东北地区都是一年只种一茬,因为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东北出产的大豆富含油脂,因此也成为榨油和酿造很多调味品的原料,而且大豆全身都是宝,即使是榨油后剩下的副产品也能进行深加工,比如市场上售卖的植物蛋白,以及酿造酱油和酱料,还可以作为饲料的添加。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酱油和各种酱料也是中式烹调中增色、提鲜和调味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酱油在中国调味品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也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
我们在购买酱油时都会去看看配料表,有些配料表里会显示用的脱脂大豆,这让很多人把脱脂大豆跟农村用来喂牲口的豆粕联想到一起,认为脱脂大豆就是豆粕,或者就是榨油后剩下的副产品。
其实豆粕和脱脂大豆不是一种东西
一,豆粕
豆粕是榨油后剩下的豆渣,但是能够产生豆粕的榨油方式,一般油不会榨的特别干净,里面多少还会残留一些油脂,也就是脂肪。
要知道喂养牲畜也需要给牲畜吃一些脂肪,因为脂肪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这也是为何豆粕喂养的牲畜毛色油亮的原因,而且豆粕用来当肥料也是非常不错的肥料,用豆粕种植出的蔬菜不仅长势良好,味道也好过施用化肥的。
二,脱脂大豆
脱脂大豆在很多食物和调料的配料表中都能看到,尤其是像酱油和大酱等以黄豆为主料的调味料中。
脱脂大豆顾名思义就是把大豆中的脂肪去除后而剩下的副产品,它跟豆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豆粕中还含有脂肪,而脱脂大豆中没有脂肪,虽然两者都是榨油后剩下的副产品。
酱油里面并没有脂肪
酱油是经过天然发酵后酿造而成的,如果里面含有脂肪,那么脂肪是很容易酸败的,因此酱油在酿造过程中都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去除脂肪,这从酱油的配料表里就能看出来,基本上市面上出售的酱油在脂肪一栏都是标注着0脂肪。
好的酱油的酿造方式跟酿酒差不多,也是需要通过制曲,然后用曲来发酵大豆,再晾晒一直到呈液体的形状,而且现在酿造酱油也会用小麦粉来辅助,并且通过一些添加来保证酱油的颜色和味道。
酱油虽然带有油字,但是酱油中是几乎不含脂肪的,所以用脱脂大豆可以说是非常合适。
好的酱油都是国家的行业推荐标准,衡量酱油品质的标准就是氨基酸液态的含量,一般含量氨基酸液态≥0.8g/100ml就是非常不错的好酱油,而且酱油的国家推荐标准是GB/T18186,只要带有这个标识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酱油。
结语:
豆粕和脱脂大豆不是一种东西,豆粕是已经把大豆利用到极致所剩的渣滓,里面多少还会含有一些脂肪,而脱脂大豆只是把大豆中的脂肪去除了,还有很多的营养物质,利用价值要比豆粕高很多的。
酱油里没有油
酱油里没有油,不懂就不要乱说!酿造酱油是用富含蛋白质和淀粉的原料做出来的一种调味料。
下图是某品牌0添加酱油的营养成分表。
大家可以看到,该酱油里的脂肪含量为0,表明酱油里没有油。
豆粕和脱脂大豆的共同点和区别
1、豆粕
豆粕是大豆先经过适当加热处理,调节其水分到11.5~14%,再经轧压机压扁,然后加入有机溶剂,以浸出法提取油脂后剩下的东西。一般是颗粒片状,有时部分也结成团块。豆粕中脂肪含量非常低,水分也少,蛋白质含量比较高(46~51%)。
豆粕是大豆用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后剩下的渣,不是榨油剩下的残渣,可作为酱油的蛋白质原料。
2、脱脂大豆
脱脂大豆,又叫豆饼,是大豆用压榨法提取大豆油后剩下的东西,使用的压榨机不同,压出的豆饼形状也不一样,有圆形饼、方车饼、红车饼(瓦片状)。
按照大豆要不要加热处理可分为冷榨豆饼和热榨豆饼。热榨豆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46~48%),冷榨豆饼的蛋白质含量少点(44~47%)。冷榨豆饼可用作豆腐类食品的原料(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热榨豆饼则适合做酱油(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不能用来做豆腐)。
小结
豆粕和脂脂大豆不是一个东西,但它们都是大豆加工(提取大豆油)后剩下的东西,前者是用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后者是用热榨法或冷榨法提取大豆油。
豆粕和脂脂大豆可以用来生产饲料,豆粕和热榨脱脂大豆也可以用作酱油的原料,而冷榨脱脂大豆适合用来制作豆腐类食品。
在酱油里添加助鲜剂(如谷氨酸钠等)和防腐剂(如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等)与使用的酱油原料关系不大,添加助鲜剂主要是为了做出不同品种的酱油,而添加防腐剂主要是为了延长酱油的保质期,防止酱油在使用过程中因存放不当发生变质(生霉)。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