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缺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篇文章主要讲史蒂芬柯维所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乍一看这本书的书名可能会给我们一种“讲大道理","华而不实"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让很多人听过这本书,但却从来没有看过。但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反复阅读,会发现这本书所讲的7个习惯是如此的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大纲

从书名中大家不难看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么这7个习惯分别是什么呢? 书中把它们分为了三节。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1.1、独立型人格

第一节的三个好习惯便是 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这三个好习惯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它们可以使我们的人格从依赖型人格转化为独立型人格。 例如一名学生,他在经济方面依赖的是父母,学习方面依赖的是老师,生活方面依赖的是身边的朋友,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找到他所依赖的对象,帮助他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时他便拥有依赖型人格,换句话说,他还没有真正的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就需要从依赖型的人格转化为独立型人格,达到个人领域的成功。这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自己说,"这个问题我可以自己解决",“这件事情是我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这三个习惯:1、积极主动 2、以始为终 3、要事第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2 互赖型人格

七个习惯中的第二节分为三个习惯,它们分别是双赢思维、知己知彼和综合统效。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习惯,就是如何与人打交道了。也就是需要我们从独立型人格,转化成互赖型人格。 有人可能会问了,独立型人格不挺好的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他人所束缚。

人生本来就是高度互赖的,想要单枪匹马来实现最大效能无异于缘木求鱼。

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立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效。情感上互赖的人,也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

但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尚未摆脱依赖的人,则无此条件,因为他们无论在品德或者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但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独立型人格只知道独立呢?如果一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士兵,觉得自己鹤立鸡群,做事雷厉风行,自信心爆棚。认为什么任务自己都可以出色的完成。那么,如果在他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与队友沟通,并合作完成任务之前,就让他与其他人一起执行任务,那么结果很可能导致任务失败,或全员牺牲。这也就是人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当我们掌握了第二节后,我们就从独立型人格,转化为互赖型人格。

1.3 自我提升和完善

而最后第7个习惯,不断更新,就是要我们以上面的习惯为基础,螺旋上升,不断完善自我。

二、思维定式

2.1 思维定式

在此之前,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那么什么是思维定式呢?

我们可以理解为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和诠释。在我们看到一些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对自己看到的事物做出评判。书中举出了个例子,比如一个外国人来北京旅游,拿着一份错误的地图,但把北京印刷到了河北,你能想象到他到达目的地后的沮丧吗?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快速、更便捷的行动,但只会更快的走到错误的地方。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更积极,更乐观,但归根到底是走错了。所以不在于他的行动、态度,而是一开始地图就错了,也就是人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思维定式。

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式有强大影响力,也就是当我们被预先植入一个概念,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便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

我们从父母、老师、朋友中得到的思想理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去左右我们的思维定式。而这其中不乏有些错误的或不准备的“地图信息”。

2.2 思维转换

有一天斯蒂芬科维在纽约的地铁上遇到这么一件事,乘客们都安静的坐着,这时候突然上来有一名男子和几个小孩,小孩的喧闹声破坏了整个气氛,男子任由孩子们撒野作怪,史帝芬觉得那个父亲该管管,孩子缺少教养的体现。于是他上前劝说男子管管,孩子的父亲说,孩子的母亲在一小时前刚过世,他们才刚从医院出来,他现在手无足措,相信孩子们也是。 听到这个消息,史帝芬的思维转换了,看待这件事的角度,想法也瞬间改变了,怨气也全都消掉。

三、积极主动

3.1 外界刺激,我们仍有选择自由的回应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的为人积极主动吗?你的心情和行为会经常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吗?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我们都是有选择的。积极主动将是使你从依赖型人格转换为独立型人格的第一个习惯。

“你真能吃”

“你怎么总是把东西乱放”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懂吗?”

你有没有说过或听过这些话的时候,当别人对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然而这些零星的碎语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你,这些话只是反应了说话者当时自身的想法或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而这些想法的产生正是由如今流行的思维定式所导致的,而这些“地图信息”组成,大脑会利用这些信息,为我们机械的做出判断,而这些言行也许就会伤害到他人。

"社会地图":分为三种: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基因决定论:人的秉性是由祖先遗传下来的,例如一个人的性格不好,他可能就会说他的性格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不能怪他。

心理决定论: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他父母的言行决定的,例如一个人长大后孤僻,一点错误也不敢犯,可能是由于从小受到的家庭影响,一直忘不了小时候犯错父母对他的严厉惩罚。

环境决定论:主张一个人的环境决定一个人的人性,比如一个人经常遭遇失败和不幸,他就会把这些不幸归根到身边的老板、配偶、叛逆期的子女。

总之,当经常有这种错误地图左右的人的时候,他们经常在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各种理由推卸自己责任,把错误归咎到他人身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很多人受到外界的刺激,可能会做出盲目/机械的反应,导致失去了自主选择,被外界控制做出选择。其实,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我们可以做出哪些自主的选择,这时候我们才开启了积极主动模式。积极主动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意味着在为人方面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充分利用我们的选择自由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当生活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这种称为消极被动。

学生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而不好好听课不做作业,导致成绩下降。

员工因为别人说了他一句坏话,每天工作没动力,最终辞职。

如果学生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一心想取得好成绩,,他便会提醒自己不受老师的影响,选择更加专注与自己的学业。员工如果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为了赚钱,他便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他一句话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所以如果我们明白自己的原则和目标是什么,自己心中就会有个轻重缓急,如果对方没有触碰到自己的底线,自然没有必要因为别人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仍有很多选择,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他关注的问题:健康、事业、国家、战争、股票、游戏、音乐等等,这些都可以扫入“关注圈”,在关注圈内,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可以被掌握的可以组成一个影响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的人关注自己的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消息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怨天尤人,错误的焦点产生的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影响圈日益缩小。

四、以始为终

4.1 以始为终是什么

以始为终说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在错误的墙上,那每一次行动无疑是加快了失败的步伐。也许我们很忙,也会很有效率,但唯有心中牢记以始为终,才会成为高效能人士。

4.2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以始为终”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在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

“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是个客观原则,但“第一次的创造”未必是经过自己有意识的设计,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让影响圈外的人或事控制了自己。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是否能够控制,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存在第一次创造,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二次创造,或者自己主动设计,或者是外部环境,他人安排,旧有习惯决定。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这些人类独有的天赋,让我们能够审视第一次创造,并且掌握自己的那一部分,即自己撰写自己的剧本。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7-03 13:45
下一篇 2023-07-03 15: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