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节了,一提起粽子,我又想起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村好多人下班后闲来无事,都跑去芦苇地里去劈苇叶去的场景了。因为我的老家在白洋淀,那里好多地方都是芦苇,平常苇叶没什么用,到了快端午的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好多人都去地里劈苇叶回来包粽子,用不完也可以卖给专门收苇叶的去。
我为什么提苇叶呢,因为南北方的差异,南方包粽子大部分是用箬竹叶或芭蕉叶等等。而北方呢,很多地方是用芦苇叶包的,(至少我们这很多地方都用这个,当然还有别的地方用别的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不管用什么叶子去包粽子,它起到的作用我感觉无外乎以下这两点。
在这所有的粽叶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叶子比较宽大而且新鲜的叶子特别有任性。这样在包粽子的过程,才更好更严实的把那么多糯米包在一起,不容易漏出米来,还不易折裂,形状圆润美观。尤其是对新手来说这些太关键了,本来叶子在折叠的时候就还有些整不明白,不够熟练呢,叶子再包不好漏出米来,就麻烦了。当然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叶子在劈下来的时候要用水煮的,煮多长时间呢煮上十多分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煮呢,因为新鲜的粽子叶叶片有些硬,放在沸水中煮煮可以将叶子煮软,这样包粽子的时候更好包一些。而且粽子叶是生活在露天环境下的,上面会粘附灰尘、细菌等很多杂质的,用沸水煮一煮可以对粽子叶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之后包粽子会更放心和卫生。煮的过程中最好放一些盐,食盐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而且因为本身粽子叶较为翠绿,煮完后很多人会发现叶子有些发黄了,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不够美观。放些食盐在水里还可以起到固色的作用,这样煮出来的粽子非常的漂亮、颜色鲜亮。干粽叶最好先泡一泡,再放到锅里面煮。
- 如果是劈下来一段时间,有些发干的干粽叶的话最好先泡一泡。干粽叶直接煮很容易煮破,在煮制之前最好先用冷水泡2个小时,等叶子泡开了再放到锅里煮5分钟左右,如果不急用的话也可以不过沸水这一关,直接用冷水泡一天,一样可以泡开。
- 这些粽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这些粽叶包出来的粽子都具有那种浓郁的清香味,这是粽子独有的一大特点。反观不用粽叶包的话,那就和切糕、驴打滚的除了形状、馅料不同别的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根据这两点我们来反观老粽叶:老粽叶是比较模糊的一个概念,要么是之前劈下来当时没用放老的,要么是长在树上新鲜的时候没劈长老的。
放老的这种呢,要看放了多长时间,放在哪里。如果是放在外边别超过三四天,放在冰箱里没超过一个礼拜的,这样的可以根据我刚才说的干叶子可以提前先用水泡一泡再用,这样也不打紧,最多香味差一些,但是叶子劈下来还是最好放在冰箱里保鲜保存。当然也有那种新鲜叶子煮完放凉后冷冻保存的,这样感觉可以多存放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用这样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不但没那么卫生了,而且放在冰箱里时间长了容易串味,不但没有了之前的清香味还夹杂了好多别的怪味,不建议再用。
而长老的这种呢,如果长得有些干枯焦黄了,那我也不建议再用,这种叶子已经快死了,没有了水分和韧性,特别的脆,即使再用水泡也无济于事。如果老的没那么明显也可以用水泡泡接着用。
建议新手还是用新鲜的粽叶,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首先很高兴解答,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吃粽子的节日快到了!因为城里很难买到新鲜的粽叶,很多都用的老粽叶。所以你提出的问题答案是:可以!下面我整理了老粽叶包粽子的方法步骤:
1、粽叶准备: 干粽叶用清水浸泡过夜,粽叶泡好后用清水将两面洗干净,把粽叶放入锅中用开水烫三分钟,将粽叶捞出,剪掉叶柄,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沥干备用。
2、糯米准备:糯米洗干净后加水泡8小时,直到能用手轻松捏碎的程度,将泡发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食用油、酱油、盐、白糖,搅拌均匀备用。
3、调馅,猪肉馅材料:五花肉、酱油、盐、白糖。将五花肉洗净,切成方块放入碗中,加入一匙酱油、小半匙盐和一小匙白糖,搅拌均匀,腌制两小时。
4、包粽子:挑取两片粽叶将叶子凹成漏斗状,加入适量糯米,至漏斗二分之一处,放一块五花肉,也用汤匙稍微按压一下,再次加入糯米,用汤匙压实,使之与漏斗口齐平。将上端的粽叶压下来,盖住漏斗面,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用绳子捆住粽子。
5、煮粽子:在锅中先将水煮沸腾,在放入粽子,水一定要没过粽子表面。(也可以蒸)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码字不易,望给个小红心!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