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番作物养育一方人,黄酒作为起源于中国、且只中国才有的酒,无疑是为中国人而生。作为世界最古老的三种酒之一,中国黄酒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炎黄子孙喝黄酒,本质原因是:中国人以杂食为主,体质偏寒,故有《伤寒论》;黄酒性温,寒温相抵,作为咱黄种人饮黄酒,命里注定,天经地义。
黄酒系纯酿造酒,酒度低,酒中的功效因子多,具有很好的养身价值。从黄酒的温润的酒性而言,也许更适合一个人自得其乐的独饮,或者和家人、好友等熟人氛围,适合乐活乐享的慢节奏生活。
黄酒酒体厚实,香味馥郁,包容性大,从体验、试饮、养身等层面看,可尝试多种饮法,如寒天热饮,暑天冰饮,还可以热酒冲蛋饮,加上梅子饮,雪碧饮,方法众多,
但有一点,对于一款陈年的好酒,还是建议纯粹的喝,否则会破坏酒的本味。
本段文字,感谢杨国军老师的专业支持。
关于黄酒暖身:
从中医角度来看,黄酒它暖身是通过走人的经络来的,就以其中之一肝经来举例说吧,黄酒入肝经,肝经强了以后木生火,暖从肝开始经血液运行至全身。
再从酒的酿造原料说,绍兴黄酒是糯米酿造、糯米性温,再说回到黄酒,中国人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们以五谷为主要蛋白来源,以蔬食为主的中国人,基本体质属“寒”,需要像黄酒这样性温的酒来调和……”
中国的黄酒用大米酿造,大米是种子、也就是说是胚胎,大米属于生命的早期,从能量学的角度来说,处于生命早期的食物能量更强。再来说世界三大古酒另外一个:葡萄酒,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致,葡萄酒是葡萄酿造、凉性,西方人以肉食为主,肉食是性热的食物,需要用葡萄酒这样性凉的酒来降火。西方人的毛孔粗大,就是吃肉多、火气旺的原因。当然中国人里面,吃肉多的人也比吃肉少的人毛孔粗大。
本段文字感谢茹拥政老师的专业支持。
既然黄酒暖身,那会不会容易让人上火?所以夏天是不能喝黄酒吧?
一位在上海的闺蜜,她说冬天怕冷、喝黄酒很暖身,而平时又容易上火、一不小心就会冒个痘痘啥的,虽然我俩6月份在绍兴仓桥直街尝了很多好喝的黄酒,面对名目繁多的黄酒,却不敢买了带回去,原因是怕夏天喝黄酒上火。
你看大海,百川归海、任凭多少水涌入,大海都波澜不惊;
你再看小溪,下个雨、溪水位就猛增、水流湍急。
这道理放到人体上,体质好的人不怕冷也不怕热、不容易受寒也不容易上火。
很多人容易上火,上的是虚火,现代人工作忙碌、夜生活丰富,不会像古人那样日落而息,加班、上网、晚睡、熬夜特别容易让人上虚火。
冬天怕冷、平时又容易上火的人,很多是身寒体弱的原因,更适合在夏天喝点黄酒暖身。中医就有冬病夏治的传统,但黄酒一次不能喝太多,“少食多餐”在黄酒上也是这样,晚餐、睡前喝较好。
编后:
带着闺蜜的疑问、茹老师的解答,笔者在今年6月底、7月初开始喝黄酒到现在,与家人一起就餐时喝、也会一个人自己在晚上喝。
2个月喝黄酒的体验总结如下:
1杯消油腻、助消化,心胃感觉舒坦,多在就餐时觉得菜肴油腻的情况下;
2杯微微醺、很放松,睡眠更深更好,第二天自然醒、精力充沛;
3杯是微醺,4杯则会浅浅醉了,
4杯以上,对我来说,是贪杯,只试过一次:晚餐喝了2杯意犹未尽,完了自己又一个人喝,因为是在家里没压力……一边看书、一边喝到晚上12点,大概5杯以上吧,总之,第二天早上5点多自然醒了,精力充沛……
也试过在中午喝2杯,但午睡就会睡得很沉,原来30分钟左右自然醒的午睡,1个多小时还不会醒,闹钟响了还不想醒过来。
作为一个葡萄酒的喜爱者,在喝黄酒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大的发现:喝黄酒,我不用另外喝水,尤其是晚上一个人单独喝,除了黄酒,其他都不需要,这让我即便喝的多一点、晚一点,夜里不需要因为口渴而起床,到第二天早上自然醒也不是因为憋尿而醒……
喝葡萄酒,不管十度左右的低度红白葡萄酒,还是三四十度的烈性酒,水杯是酒杯旁边的必配,整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喝水,这里的水通常是纯净的水、或者茶水。
最后说一点,鄙人整个夏天没有上火的感觉,和闺蜜不同,鄙人历来不怕冷也上火。而闺蜜因为去了国外,没能够像我一样在夏天喝黄酒,等她本月底回上海了再说。
关于黄酒,鄙人很惭愧,并不太了解,也是因为6月份的一趟绍兴之行,被黄酒打动了。
与品类繁多、产地众多的葡萄酒相比,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如果葡萄酒像各种菜肴,黄酒则是我的米饭,我想天天都吃、餐餐都可以来一点。
笔者私人喝法分享:
夏天喝,开的是2015年封坛的会稽山花雕(加饭)酒,这坛酒是30斤装的,只能一次分装2瓶出来放在冰箱里,倒出来的黄酒是非常的凉:
半干型的加饭酒,在温度很低时,鼻子凑到杯中也闻不到太多香气,
喝入口中强劲中竟然带有微微的苦,香气即便喝口中,刚进入时也是封闭的,
得在口中含着、轻吸一口气,闭住嘴唇、让空气在口腔里回旋,一部分进入鼻腔,感觉到它的香气如花苞在口腔中盛放……
几秒钟以后,口感依然强劲,但苦味没有了,吞咽下去,强劲的感觉留在喉头不轻易散掉,从喉咙深处回上来一口气,芳香醇美……按葡萄酒品鉴来说,同样一杯半干型加饭酒、从几度低温到三十多度,就像从法国卡奥尔的马尔贝克变到波尔多右岸的美乐,或者澳大利亚巴洛萨的西拉子……
随着温度上升,低温时的苦味渐渐没有了,香气也出来了,酒体变得柔和起来,到和室温一样的温度,它简直就变成了一个暖男子、软妹子,闻一下、喝一口,软玉温香抱满怀……
由此看来,喝黄酒,还是温度高一点好,对吧。
如果你有耐心,将它冰冻以后、再用你手掌温度为它加温,体验它更复杂的变化,则是另外一番风味,这情形,让我想到一句话:“从春寒守到花开”,此花在你掌心绽开,此酒在你的体温里盛放……
以下专业内容,为对黄酒感兴趣的学霸而 备:
黄酒工艺流程图:以上为古越龙山冬酿实景图
有一种说法:“天下黄酒源绍兴”,这里暂且不追究此话的历史性的出处,提起中国黄酒,自然而然会想到绍兴。本次就以绍兴黄酒来聊一聊。
一.绍兴黄酒的分类:
元红酒、加饭(花雕)酒、善酿酒、香雪酒四大品种。
绍兴元红酒——干型酒的代表
元红酒古称状元红,因过去在坛壁外涂刷朱红色而得名,是绍兴黄酒的代表品种和大宗产品。此酒发酵完全,含残糖少,酒液色泽橙黄透明或呈琥珀色,具独特的绍兴酒醇香,口感柔和,鲜美,落口爽净,受到嗜酒者的普遍喜爱。
绍兴加饭(花雕)酒——半干型酒的代表
加饭酒是绍兴酒中的上等品。“加饭”,顾名思义是与元红酒相比,在原料配比中,加水量减少,而饭量增加。加饭酒的酿造发酵期长达90天左右,其醪液浓度大,成品酒度高,酒色透明晶莹,香气浓烈,酒质丰美,风味醇厚,俗称“肉子厚”。
过去,视加入饭量的多少又分为单加饭和双加饭,后来,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全部生产双加饭,外销称为特加饭。加饭酒酒液呈琥珀色,橙黄带红,透明晶莹,醇香浓郁,味醇甘鲜。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也是绍兴黄酒中产、销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品种。
绍兴善酿酒——半甜型酒的代表
善酿酒是以存储1-3年的陈年元红酒代水酿制而成,又称为“酒中之酒”。色呈深黄,香气浓郁,质地特浓,口味鲜甜,颇具特色。是绍兴酒中之佳品,除中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生产过这种酒。“善酿酒”由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沈永和”酒坊首创,该坊第五代传人沈西山从祖传的母子酱油酿造工艺中得到启发,经反复试验,终于在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成功地以精白糯米为原料,以绍兴元红酒代水的独特酿制方法,酿出了甘醇鲜美的好酒。因此,善酿酒是品质优良的母子酒,酒度比元红酒稍低,糖分含量较高。起名善酿,既有善于酿酒之意,又有“积善积德”之喻。此酒最适合妇女或初次饮酒的人,若以甜菜肴或甜点相配,可谓相得益彰。
绍兴香雪酒——甜型酒的代表
香雪酒由东浦周云集信记酒坊(现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首创。酿制时采用糟烧酒(黄酒糟蒸馏后制成的白酒)代水落缸酿制而成。酒液橙黄清亮,芳香幽雅,味醇浓甜,为绍兴酒中的特殊品种。
据陈学本《绍兴加工技术史》记述:1912年,东浦乡周云集酿坊的吴阿惠师傅和其他酿师们,用糯米饭、酒药和糟烧,试酿了一缸绍兴黄酒,得酒12大坛,以后逐年增加产量,供应市场。由于酿制这种酒时加入了糟烧,味特浓,又因酿制时不加促使酒色变深的麦曲,只用白色的酒药,所以酒糟色如白雪,故称香雪酒。这种加工方法提高了酒精含量又抑制了酵母发酵,最适合在餐前餐后少量饮用,可作为开胃酒。上文感谢杨国军老师的专业支持。
杨老师是中国黄酒国家评委,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酿酒师,著有《绍兴酒鉴赏》、《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丛谈》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