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是应该越古老越好,还是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不是对立的,与时俱进本身就是一个褒义词,它是理论和科学研究之态度,关键是要弄懂中医。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通的。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它充分汲取了《易经》的精华,并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的自然科学,谓之“医易同源”。

因此说,若离开像《易经》这样的古代哲学思想,离开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中医理论经典,去空谈所谓的与时俱进,走的路线肯定偏离了中医。

换句话说,中医药的与时俱进,就是要借助现代科学去研究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像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浮沉、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要研究源于《易经》、《黄帝内经》的老祖宗中医理论,只迷信几个方子来包治百病,那绝不是中医要干的事。

就算现代科学研究出一款中医智能机器人,恐怕它也难以开展辩证论治。

西方医学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西医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还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比如从发现血液循环到心脏手术与器官移植,从合成抗生素到大量化学药物的出现,从最初使用的显微镜到现在的CT、核磁共振。

中医的整体思维特点来自于《易经》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西医把人体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不同,中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与外在世界的变化对立统一的开放系统,疾病的发展则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

一般认为,西医的优势在诊断,是中医望尘莫及的。保健养生,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是西医力不从心的。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他有三兄弟,都精于医术。一次魏文王问他谁的医术最好时,他认为长兄最好,中兄次之,他自己最差。并解释说: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解除疾病;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医治小病;而他自己治病于病情严重时,所以别人认为他医术最高明。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将病,下医医既病。可见保健养生和预防疾病应该成为当代医学的主题,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何尝不是如此。

对一个疑难杂症的医治,运用手术、西药在内的固定的、规范的生物医学模式常常难以奏效。而运用中医整体动态观察特点,探求病因病机,进行辩证施治会收到奇效。因此,现代难病患者常常拿着西医诊断片子,去求助中医,以此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避免人与自然变化之间的矛盾激化。

风过有话要说,中医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必须走有中医药特色的道路,必须与时俱进。

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是应该越古老越好,还是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图1

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是应该越古老越好,还是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图2

中医是华夏大地上的居民们从古至今与疾病斗争而产生的,是一种经验和理论的总结,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古人观天下万物日月星辰,追寻大道。于中医之道,便是将人看做“气、形、神”的统一体,五府六脏五行相生相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阴阳邪正虚实消长,归纳出症型,以各种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的康体状态。

你看动物世界,猴子在吃到有毒的食物会去寻找采食木炭粉解毒,牛马熊等身上痒会去蹭树干。类推,人在进化过程中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积累着各种经验,身上疼了,按压可以缓解,甚至找个石块刮,于是就有了“砭”石;用尖的东西刺、火烤加热,就有了“针和灸”;吃解毒的草药矿物动物之类的,就有了“药”,这就是“中医四技”。另外,人有各种不适需要精神安慰,于是祝由科便神秘的传承下来。

(为什么中医四技唯中药发扬光大?因为中药汤剂见效快,有收入可养活医者。砭针灸三项毒害小但见效慢费时费力,逐渐没落,此为个人揣测。)

进入部族社会,统治部族的往往是巫者,巫具备知识掌握权利和资源,在远古人看来可沟通天地神灵,族人生病便由巫来治疗,此是医从巫来,巫医不分。

神农尝百草,则是试毒与寻找解药并加以分类。辅佐商汤的伊尹是一个厨子,就是他贡献了中药汤剂。

魏晋南北朝时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士大夫逃避现实,寻求得道升仙法,炼丹家葛洪不单能开出性价比超高的药方,还为我们预留了一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我泱泱中华医药能人辈出,扁鹊、张仲景、李柱国、孙思邈、黄埔谧、李时珍、现代医者倪海厦等。

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是应该越古老越好,还是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图3

事物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中医的发展也是漫长的积累过程。中医是经验的总结,但更是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系统理论来指导医学的发展。 每一部医书的著成就是一次当时代医学的总结,也是之前其他著述的升华。药方中的加减、替代,就是传承中的变化和针对性调节。古方治疗今病,病理相同而病情不同,不可千篇一律。可见,并不是越古越好。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药食同源,合理搭配,以食为补。

现代社会剧变,人们作息规律、饮食结构、食物种类、获取途径、运动方式、衣饰防护、建筑保温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道地药材的产出和制备也在改变。总之,全变了。

上下五千年,中华泱泱人口大国,中医是保障了人口繁衍的。

建立中医自信,辩证论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可头疼医头。

原创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1-26 12:58
下一篇 2022-11-26 13: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