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立冬吃一宝,不怕子月寒”。这“一宝”便指的是饺子。
立冬已过,冬季已至。
饺子作为我国的传统面食,历史十分悠久。而立冬吃饺子这一习俗,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 但你知道饺子是谁发明的吗?我们又是为什么要在立冬吃饺子呢?
传说中饺子的发明者是有着“医圣”之称的张仲景。一位大医学家跨界发明了一道传世千年的美食?乍一看有些奇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仲景是谁?
张仲景,原名张机,字仲景,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医术高明、理论颇丰,撰有誉为“诸方之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还以医德高尚、仁术济世,在乱世中施药治病,深得百姓爱戴。
张仲景
东汉末年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止、疫病横行。
而张仲景一家也难逃此难,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写到:“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他自幼便目睹了二百多人的家族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三分之二的人离世,而其中死于伤寒的占到了十分之七。
这让他感慨万分,也使得他决定走上医学道路,“勤求古训、博览众方”。
在担任长沙太守期间,长沙遭遇连年的瘟疫,死伤无数。他便在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两日暂停政务,在大堂上为人置案诊病,即“坐堂”,成为史上第一位坐堂医。
张仲景和饺子
那这样一位济世名医,和饺子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传在张仲景年事已高,告老还乡时,正是寒冬时分。当走到家乡白河岸边时,很多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衣不蔽体,饥饿不堪。刺骨寒风中,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看到这一幕的张仲景心里十分难受,希望能做点什么来帮帮这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于是“祛寒娇耳汤”——也就是饺子的前身——就此诞生。
张仲景便效仿此前在长沙治病的做法,让徒弟们在空地上搭起棚子,支起大锅,生火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切碎后,用面皮包上食材捏成耳朵的形状,这便是“娇耳”了。
将“娇耳”下锅二次煮沸,做好后分发给人们食用。每一位都能领取到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后,血气通畅,两耳发热,浑身也暖和起来。吃上一段时间后,人们冻伤的耳朵果真慢慢好起来了。
民间便流传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而后为感念张仲景的善举,也为“以形补形”驱寒补暖,人们每年立冬,便模仿着做“娇耳”来吃,这一习俗便由此流传至今。
尽管在当下的时代,饺子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之物,我们也已经不再需要饺子来治疗冻伤了。但饺子已然成了中国人最爱吃的食物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民间饺子种类繁多至少有几十种,图为刚出笼的蒸饺。
张仲景的营养膳食
在《伤寒杂病论》各篇,张仲景的各种养生方法也散落其中。
张仲景在书中写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 意思就是,饮食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食物及饮食方法适宜就对身体有益,反之便身体有害。
他多次强调饮食养生,认为食物对身体健康、治疗和用药后的身心调养、胃气顾护十分重要。
而现今随着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人们也比以往更加注重养生。
体寒、痛经、肥胖……似乎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都能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等书中找到解决的线索。
这些既暖和美味又能养护身体的药物、食物组成的方剂,寒冬腊月里来上一碗再合适不过了。
羊肉汤 PHOTOGRAPH BY STEVE JOYCE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而行气滞,又主以羊肉味厚气温,补气而生血。
根据《金匮要略》,这一方主治血虚内寒,有助于调理月经;冬天里手脚冰凉的人也可以此温补散寒。
甘草小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小麦养心凝神;甘草补中益气、补脾胃;而大枣性温味甘,保水补血。
甘草小麦大枣汤能补脾养心,润燥缓急,尤其适宜更年期女性食用。而且从食材便能看出,这道汤的味道也非常甘甜可口。
枳术汤
积实七枚,白术二两。枳实消食通便,而白术则健脾强胃。两者一个散气一个补气,相反相成便有较好的胃肠动力作用。
这个方子可谓“减肥”良方,在《金匿要略》里说到这一方是用于治疗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的症状,也就是肥胖之人。
但是这些膳食并不等同于药品,大家如身体不适,还是应咨询医生。
张仲景著《伤寒论》
读完张仲景的故事,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娇耳祛寒汤”,开启一个温暖又幸福的冬天吧。
你最喜欢的什么馅的“娇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作者:小严 | 图片:高品图库 I 编辑:框舅 | 排版:小严
点点,谢谢关注。
购买2023年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伸出小手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