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在历史上因兵燹水患、雷击电火屡毁屡建,查史可证有32次之多,清代圮修次数最为频繁,从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1880)最大一次重建后百余年再没圮毁。民国时期于1932年——1933年初,岳阳楼进行过一闪修葺,更换檐面琉璃筒瓦及楼体部分腐枯木料。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先后5次拨款维修。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3月——1984年4月又进行一次大规模大修。楼体为纯木结构,如意斗拱翘首脊饰,四面灰顶。盔顶上屹立三米高贴饰二龙戏珠琉璃宝顶。一楼四壁均为雕花门窗。二楼周围设明廊,曲栏环绕,凭眺湖光山色,人称“天下江山此最雄。”上岳阳楼循阶拾级步入楼堂,可见诗文匾对。以大门“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为著名,系明魏允贞《岳阳楼》诗前2句,却未写后2句:“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允贞字懋忠,号见泉,南乐(今河南南乐县)人,明神宗朱翊钧万历进士,官御史,陈时弊及官吏之私,诏责言过当,贬许州(河南许昌)判官,累迁右副都御史,乞侍养归,以守边劳即家进兵部右侍郎,卒谥介肃。楼正面悬挂巨幅“岳阳楼”三大字匾额,系1961年郭沫若所题。一、二楼分别装嵌宽1丈2尺5寸、高9尺5寸《岳阳楼记》雕屏。一楼为复制品,二楼为张照所书贴金装饰真迹。此次大修后将毛泽东手书杜甫诗《登岳阳楼》刻制成雕屏于三楼。
吕洞宾神州故事传遍神州大地,各处吕祖仙宫神宇林立,颂为获仙诀长生不老,授剑术行走如飞,过百岁而童颜,顷刻数百里,朝发两湖湘鄂,暮至云桂苍梧,著名“八仙”之一,尤在岳阳“三醉”吟诗史载不朽。岳阳楼前右侧偏西北有“三醉亭”,左侧有“仙梅亭”皆其名载千秋万古之仙迹。
据清光绪《巴陵县志》三醉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初名望仙阁,不久坍毁。道光十九年(1839),在原址重建,改称斗姆宫,用以祭北斗。清文宗奕詝咸丰间(1851——1861)岳阳楼和斗姆阁俱颓毁。清穆宗载淳同治六年(1867),重建,名三醉亭,并自亭上建阁道通岳阳楼二楼,三醉亭辟为筵宴之所。其后再度毁圮。光绪六年(1880),又随岳阳楼重建。共和国成立后又经过几次维修,因基础不固,于1977年落架重修。一楼增设屏风,殷本崇绘吕洞宾卧像于屏上,制画神态微醉,风度潇洒,并书吕洞宾那首七绝“三醉诗”于其上。二楼有吕洞宾雕像一尊。,此雕像原置于岳阳楼3楼,1983年大修迁于此处。
岳阳楼前左侧偏西南有仙梅亭,与三醉亭相对应,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光绪《巴陵县志》载称:“明崇祯间,岳阳楼毁,土人于湖滨砂碛中得石一方,石上枯梅一干,别无枝叶,共二十四萼,皆自纹理,不假人为,因构亭覆之。”时推官陶宗孔重修前一年被毁岳阳楼掘附近地土获此方石,其梅花自成纹理,颜色如墨,视之隆然凸起,凌然有含霜茹之致,抚之润滑如砥,了无痕迹,视为“神物”。以为仙迹,故称仙梅,于是修建岳阳楼时同建亭台,将“仙梅”置于内,初名仙梅堂。不久,亭毁石失。乾隆二十年(1755)修复此亭时遍访其石,忽于民间家灶下复得,但已缺损,且纹理不清。于是摹刻一石,嵌置亭壁。知县熊懋奖撰写碑铭刻于仙梅之下,以记其事,赞称仙梅石“介节终在,孤芒犹在”。
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岳阳楼加以修护。清同治六年(1867),又进行一次修葺,书法家何绍基题书“留仙亭”三字。光绪六年(1880)重建岳阳楼,此亭随同修建,改留仙亭为仙梅亭。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修缮。1979年落架重建,仙梅碑石仍置亭中。1983年,为扩大亭内空间,便于游赏,拆掉原设铁梯,显示壮观悠美。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蝯)叟,生于清仁宗颙琰嘉庆四年(1799),清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宣宗旻宁道光(1821——1850)进士,官编修,任国史馆总纂,博涉群书,于六经子、说文考订小学尤为精,旁及金石碑版文字,凡历朝掌故,无不了然于心,擅长书法,上溯周秦两汉古篆,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文集》。逝于清同治十三年(1873)。
仙梅亭呈六角形,占地面积44平方米,高约7米,纯木结构,2层3檐,檐角高翘,上盖绿色琉璃瓦,状如碧荷出水,十分玲珑雅致。
从三醉亭往北步38米,过“北通巫峡”牌坊,经仙梅亭向南40米,有“南极潇湘”牌坊。二牌坊均为石结构,上部有如意斗拱,琉璃瓦顶,南北对峙,布局匀称,气势雄伟。牌坊横楣青石额上字从张照所书《岳阳楼记》笔迹复制。二牌坊中间石柱上增刻楹联:南为“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清张照撰。由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补书。北为“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溰兰无古今。”晚清何绍摹撰,因原联真迹已失,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补书。二牌坊背面分别刻“天边月白”、“江上风清”两块横额,为全国书协理事、著名书法家夏湘平书写。
岳阳楼、三醉亭、仙梅亭西有三个“铁枷”,约距西面鲁肃点将台30米远湖滩上,水干则露,水盈则隐,其中一个于1980年将其移到点将台侧五坪台上陈列。
铁枷又称铁械,或叫铁扭,系生铁铸造。据清光绪《巴陵县志》,原有5枚,其中一枚较小,现存3枚,各重1万5千余斤,长2.6米,厚0.34米,两端燕尾状,尾间相距1.86米,中部及两端有圆孔3个,其形略似巨大枷锁。其余一大一小两枚,不知何朝代因何遗失。据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铁枷铸于晋伐东吴年代,因受风浪搏击1700余年来,表面留下斑点浅窝,介未锈蚀。铁枷用于何处?有说“辟蛟蜃之患”,或说“植木其内,编以为栅,以御风涛”,或称船只停泊系锚,又有是作为穿铁链横江拦截敌方战船,诸多史料也众议纷纭。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