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驾崩了。
皇帝死了问题不大,问题大的是,皇帝死了,但是没有留下子嗣。
东汉文学家赵岐曾说:
《孟子章句》:于礼有不孝者三事…陷亲不义,一不孝也…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在传统礼法中,没有孩子就会无法绵延子嗣,无法绵延子嗣就会断子绝孙,而让门户断绝,则是极大的过错。
《肖申克的救赎》:人的一生无非两种选择,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没儿子对普通人来说是过错,对帝王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需要人来带领,数以万计的文武百官需要人来管理,偌大的江山社稷更需要人来继承。
现在你同治皇帝躺在棺材板里拿不出皇位继承人来,你这事儿办得可太不地道了。
不过,大清王朝的高层们不是吃干饭的,同治皇帝驾崩不过两个小时,一场关于皇位继承事宜的会议就在紫禁城中紧锣密鼓地召开了。
(紫禁城)
主持会议的,是同治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参加会议的有清朝的王爷们和一帮军机大臣,而列席会议的有内务府的官员们,以及同治皇帝的老师们。
内务府大多数是太监,主子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而这帮老学究们被叫来参加会议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他们发言,而是为了展示清王朝尊师尚儒的风气。
你可以来,但是你得管好你的嘴。
会议一开始,清朝诸皇室们围绕着选拔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
清朝的皇位传承制度虽然没有明朝那么讲究,不论嫡庶,也不论长幼,但从努尔哈赤到同治,从来都是老子传儿子,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传给兄弟啊,侄子啊,或者是外甥的,所以如果想要在客观事实上把同治留下的皇位传给同治的儿子,那么就必须给他“制造” 出一个儿子出来。
而所谓“制造”,意思就是要在清朝皇室里广泛选拔男丁,过继给同治帝当儿子,然后再把他推上皇帝的宝座。
大家在清朝皇室里扒拉来扒拉去,发现清朝的皇室子弟虽多,但真想要找这么一个合适的,并不是很容易。
已经成年的,很多都行迹不端,有爱嫖娼的,有爱赌博的,还有爱抽鸦片的,实在难堪帝位,没有不良嗜好的吧,由于已经长大,实在不便于管理,所以慈禧太后又不太乐意,因为这个时候的慈禧,已经摆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不管立谁当皇帝,自己都要垂帘听政,做清王朝的头号话事人。
(慈禧太后)
于是,在品行不端的不能立,年纪过大的不能立的苛刻条件下,咸丰皇帝的弟弟,同治皇帝的叔叔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被选中了。
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彼时的载湉只有四岁,人生宛如一张白纸,懵懂幼稚,他来当这个新帝,到时候谁都好办,谁都方便。
并且,皇位继承人议定之后,慈禧太后横插了一脚,她表示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的独子,现在同治死了,没儿子绝后了,那么也就等于咸丰皇帝也绝后了,你们光嚷嚷我儿子绝后了,可你们不知道,我老公咸丰也绝后了,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把载湉过继给同治当儿子,不如把载湉过继给咸丰当儿子,而把载湉过继给咸丰当儿子,那么载湉以后就是我的儿子。
慈禧同志一顿白活,居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载湉变成了自己的儿子。
大家都没意见,事情很快议定,然而有趣的是,当醇亲王奕譞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成为皇帝后,他神情大变,失声痛哭,整个人栽倒在地上,大家伙纷纷伸手去搀扶他,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拉得动他。
《翁同龢日记》:“掖之不能起”。
在旁人看来,奕譞这样的失态实在是十分奇怪,自己的儿子要当皇帝了,放鞭炮庆祝还来不及,你有什么可哭的?
(醇亲王奕譞)
别人不理解,但作者倒是十分可以理解。
认为奕譞因为儿子当上了皇帝从而喜极而泣,倒也说得过去,但作者却认为,醇亲王奕譞之所以失声痛哭,乃至于有点精神崩溃,是因为这位素来深谋远虑的王爷在这一刻早早的预见了自己儿子的命运。
是啊,载湉即将离开王府,过继给慈禧太后当儿子,那慈禧是好人么?她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的大权也要夺走,又何况是载湉这么一个过继过去的孩子呢?
失去权力,没有尊严,不能自由地选择人生,终年为别人的傀儡…醇亲王奕譞简直不能想象。
不过,木已成舟,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了。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正月二十日,载湉同志被接出王府,送入紫禁城,加冕即位,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皇帝)
登基那天,紫禁城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太和殿外山峦起伏,景山之上烟波浩渺,朝阳炙热而有力,群臣肃穆,齐齐跪倒,口中山呼万岁,气势如虹,声振寰宇。
在这样的一派恢弘的景象中,慈禧太后甚至有些目眩神迷,这威严而繁荣的氛围如热浪般涌来,一瞬间让她觉得,这个大清,似乎还处在康乾盛世的时代里。
(光绪皇帝蜡像)
不过,这样的场面很显然把四岁的光绪皇帝给吓坏了,他坐在那一尊极不符合他身形的宽大龙椅之上,一边东倒西歪,一边嚎啕大哭,眼泪鼻涕齐飞,一声声响亮的啼哭,彻底把慈禧从幻想拉回了现实中。
虽然对外宣称是自己过继的儿子,但很显然,慈禧并没有把光绪当成自己的亲儿子。
老太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处理国家政务,所以她根本没有时间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来照顾光绪。
可四岁的孩子是脆弱的,他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人照料,一天都离不开人,别的不说,总不能让小皇帝死在自己的手里。
于是,慈禧太后找来了自己的亲信太监李莲英,要求李莲英来承担养育(照顾)光绪的工作。
得知老佛爷要把光绪交给自己照顾,李莲英同志十分上火,不是他不愿意照顾光绪,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这项生活技能。
自己是太监,太监没儿子,也没养过儿子,自己对养育婴儿这件事儿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光绪到了自己手,万一让自己给养死了怎么办?
可慈禧不是个好说话的人,她十分不客气地告诉李莲英:你呢,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蛋。
(李莲英)
没办法,李莲英只能硬着头皮把光绪从慈禧的手里领走。
不过,即便是领来了光绪,李莲英同样也没有时间照顾他。
因为李莲英同志不是普通的太监,他是内务府总管太监,是太监头子。
作为领导,他每天的工作也是很多的,所以他只能把光绪交给他手下的一帮小太监去养育。
太监,这是封建帝制时代中的一群特殊产物,他们对皇室,对皇帝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每一个进了宫的小太监的身上,都有着一部堪称巨著的血泪史,而他们对光绪皇帝的态度,也是极为特殊的。
抛开光绪年幼,小太监们对他并无畏惧之外,这些小太监们也有自己的私心。
在负责教育光绪皇帝文化方面的老师,翁同龢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较为详实的记载。
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在饮食上是十分讲究的,虽然谈不上每天都吃满汉全席,但顿顿百十道菜却是正常的配备。
光绪皇帝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被小太监安排在一张十分高大的椅子上,桌子上的菜虽然琳琅满目,但皇帝碍于身材矮小,又不敢随便乱动,所以每次只能吃面前的一两道菜,面前是咸菜就每天吃咸菜,面前是蔬菜就每天吃蔬菜,而太监们为了省事儿,也从来不给光绪夹别的菜。
长此以往,由于每天的食物摄入十分单一,搞得小皇帝面黄肌瘦,始终处于一个长期营养不良的状态。
(宫廷宴)
而太监们为了省事儿,每天更换的也就是皇帝面前的那一两道菜,剩下的菜反正皇帝也不吃,想吃也吃不着,所以就是撤了上,上了撤,从来不换,乃至于有些饭菜已经发馊发臭,也照上不误。
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帝吃什么不重要,只要别饿死就行了。
皇帝饿肯定是饿不死的,但皇帝总是会生病的,而小太监们为了防止皇帝生病,尤其是得一些受风着凉的疾病,所以一年四季,总要给小皇帝套一件大皮袄。
冬天套也就算了,炎炎夏日,室内外二十度以上的天气,小太监们照旧给皇帝套上皮袄,把光绪皇帝热的是抓心挠肝,皇帝好几次恳求太监们给他换上清凉的衣服,但太监们仍然固执而有些报复意味的表示,衣服不能换,要以保暖为重。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有长期和光绪皇帝生活在一起的机会,而如果不是翁同龢记录下这些内容,谁又能相信,这是一个大清帝王年幼时的遭遇呢。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皇帝的身份无异于神灵,似乎只要能成为皇帝,就能突破有关道德和法律上的一切桎梏。
皇帝想要吃什么就能吃什么,皇帝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皇帝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皇帝不用害怕任何人,反倒是应该所有人都害怕皇帝,皇帝更可以决定所有人的生杀大权,乃至于不用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承担后果。
诚然,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皇帝,但历史上如光绪一般拥有可怜遭遇的皇帝也不在少数。
在这种角度来说,皇帝只不过是个十分脆弱的普通人罢了。
不过更为凄惨的是,在经历了这样的幼年和童年之后,长大后的光绪发现,自己即将陷入到一种更为艰难的境地中。
(光绪皇帝)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六月初十,慈禧太后隆重的为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仪式,并且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以后我退居二线,帝国的权力我可就算交给光绪皇帝了。
仪式办的规模宏大,场景一如当年光绪皇帝登基时的热闹非凡,百官们仍然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的声音比多年前更加响亮,当年那个嚎啕大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理应成为这个世界的王。
不过,这对光绪皇帝来说,始终是幻梦一场。
亲政后的光绪皇帝很快发现,慈禧说是退居二线,实则一直蹲在前线不下来。
大臣们的折子,自己想看看不着,都被太监们送到了慈禧太后的寝宫里。
朝廷里的政务,自己想决定也决定不了, 但只要慈禧金口玉言一开,大臣们纷纷表示同意。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本侵略者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年轻的光绪皇帝是个体面人,不愿意受辱,主力迎战,结果被慈禧太后按着脖子主和,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光绪皇帝最喜欢的妃子是珍妃,但慈禧太后看不惯光绪自由恋爱,活生生地拆散了人家的大好姻缘,还十分强硬的把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隆裕皇后)嫁给了光绪。
(光绪帝大婚)
大婚那天,是一个数九寒冬之夜,大雪茫茫,雪花纷飞,紫禁城内却莫名其妙地着了一把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熊熊烈火之中,似乎连上天都在为光绪皇帝的不公遭遇而愤慨。
处理不了政事,也选择不了自己的婚姻,在被慈禧太后三百六十五度管束和桎梏下的光绪皇帝没有放弃希望,反而萌生出了变法救国的念头。
皇帝告诉自己,越是艰难的时节,就越是不能放弃,不放弃还有希望,放弃了可就全完了。
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皇帝很快掀起了一场变法运动。
光绪皇帝喜好读书,时常阅读外国书籍,对西方的进步思潮很感兴趣,于是,在变法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推动下,光绪皇帝自上而下的对大清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制度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改动。(戊戌变法)
不过,在慈禧太后的眼里,光绪的变法只是一场闹剧罢了。
在慈禧,以及朝廷里那些守旧派大臣的心里,祖宗的成法万年不变,光绪的改革变法不仅抄底祖宗,还触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频频阻挠变法,乃至于在后期更是发动兵变,捕杀了一干变法派人士,使得光绪皇帝的变法不过百日便胎死腹中。
不过,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维新运动,诸如谭翤同这样因为变法而英勇就义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名字将会永存史册,熠熠生辉。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在事发之后本有机会逃走,但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英勇就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也许人们会认为,谭嗣同太过固执,认为他的就义是渺小的,无用的,认为他是没有意义的牺牲。
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理解不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中国人有着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在这种哲学体系中,我想谭嗣同是勇敢的,无畏的,他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成为了中国变法的第一个流血者。
作者一直认为,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所拥有的魂魄,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火种历经千年而从不熄灭的原因。
变法的失败,也意味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撕破脸皮,彻底决裂,他彻底地失去了身为帝王的所有权力,被慈禧软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关了好几年的禁闭才放了出来。
这一回,光绪皇帝算是彻底失望加失意了。
重回紫禁城的他不再过问政事,上朝的时候坐在冰冷的皇位上一言不发,万事全凭慈禧太后做主,彻底地沦为了一个工具人。
(皇位)
臣工奏对,默默无闻。
或许在这一刻,大家能明白当年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那一声声悲鸣的意味了。
政治的失败,爱情的失意,变法的失利,已经完全地击溃了光绪皇帝。
这个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大清帝王,实则是一个无助的囚徒,而那个让无数人羡艳,垂涎的皇位,则是桎梏了光绪一辈子的监狱。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光绪皇帝病逝,时年只有三十八岁。
巧的是,在光绪皇帝死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也薨逝了。
幼年的即位称帝,童年的凄惨遭遇,少年的雄心壮志,中年的人生失意…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是仁人志士谭嗣同临行前的呐喊,也是光绪皇帝,一生的写照。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