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五台山佛教的影响,五台民间信仰很有特色,并渗透到了民间习俗的各个方面。
1、饮食习俗。佛教戒律规定,和尚必吃素食,称之为斋戒。由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出家人应当从慈悲为怀,不可杀生,各种肉食虽不是佛僧杀生所得,亦为他人杀生所得,与佛教慈悲相悻。所以,大乘佛教反对食肉,提倡素食。《涅槃经》曰:
“从今日后,不听(不允许)弟子食肉,观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水陆空行有命者怨,故不令食。”
五台山的和尚尼姑,以清淡简朴为尚,主要吃大烩菜,即按不同季节以山药、葫芦、豆角、茴子白、白菜等另加少许粉条、豆腐炖煮而成,称为“罗汉菜”。五台山寺院的这种饮食习俗也影响到五台人的日常饮食,群众中凡皈依佛教的人,大多坚持吃素食。“罗汉菜”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家庭饮食中最普通的菜。
2、服饰习俗。早期僧人的衣着为“百袖衣”,或叫“粪扫衣”,即用垃圾中拣来的各种破布缝制的衣服,或者是被人们丢弃在垃圾中不穿的破烂衣服。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向他请教出家人穿什么衣服,他解答说:“出家人当着粪扫衣”。据说出家的僧人穿着这种破烂不堪的粪扫衣、百衲衣,就会遏止贪心,有益于修身养性。后来,僧人虽然又改穿“三衣”、“五衣”等僧服,但百衲衣己成为出家僧人的服饰遗制。
在五台及晋中等地,婴儿降生百日,俗谓“百岁”。过百岁时,最有特色的礼物就是百家衣,其形状颇似僧衲,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块缝做而成的,虽然不一定确有“百家”,然而敛布的家数越多越好。这大抵也是受佛教影响,并赋予新的民俗含义,认为穿上这样的衣服能使孩子除病免灾,身体强壮,长大成人。
3、丧葬习俗。中国民众远在上古之时,就形成了与现世生界相对的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观念,对死考的生命续存有着执著的信仰。以这种信仰为内在支撑,形成了“事死如事生”和厚葬隆丧的风俗。民间普遍实行的葬式是土葬,寺院则实行火葬,寺内僧人去世,犹如佛祖归天一样,以柴草易燃之物架起火化台,烧化尸骨,将骨灰埋入寺院塔林。
民间习俗对五台寺院生活也有影响。如民间祭祀,起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后来与中国宗法社会结构相联系,形成了富有伦理文化特点的祭租习俗,并深深地浸透到寺院的祭祖习俗里。不过,与民间祭祀不同的是,寺院僧众祭祀之祖并不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同姓祖先,而是佛门祖师。
一、年三十安神炮
年三十晚饭后家家户户放三声爆竹。并在天地爷神位前焚香,敬纸,民间称为安神。
二、除夕节熬年
除夕节夜晚的民俗活动。除夕晚上,神炮响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个铜线或硬币,第二天谁吃到谁有福。五更分两年,除夕夜,民间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喝酒,玩牌,看春晚,更不可能早睡。
三、春节接诸神
五台山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从正月初一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这时候一家或者一族,那个年龄最大的老人会带上子孙,在传说中神仙所在的方位,虔诚跪下,点燃香火,口里念念有词,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吧,如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少灾无病等等,等祈祷完毕,放一通炮,就意味着诸神己经下界到府,与民同乐,保佑全家,四季吉祥。
四、春节祭神
从初夕零点开始,各大寺院,甚至村里的小庙里,人群络绎不绝,民间有所谓的烧头香一说,意思就是说,在新的一年里,谁第一个在神前敬香的人,会一年事事顺心。
五、春节社火
五台山地区流传广泛久远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从春节(正月初一)下午开始正式活动,首先在本村自行娱乐,然后挨门逐户拜年贺喜,一般不进院,只在街里进行,走到谁家口,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等到初七单位上班,他们齐聚县城,挨厂拜年送彩头,讨彩头,直到元宵节过了,才算一年的年完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