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火是刚猛的,但是火终究会熄灭,会化为焦土;野草是柔弱,但它能让焦土重新焕发生机。野草以柔克刚,以柔弱胜刚强,正和中国古老的道家思想相合,而道法自然也正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理念。所以读到这句,很能让人汲取力量,道理就在于它根植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哲学之中。
下面这三个人就是具有野草精神的人:
1、张海迪:野草精神说明了这个人比较顽强,坚强,勇敢,不怕困难。
2、海伦凯勒:她虽然又聋又瞎,但是她还是学会了说话和写字。
3、霍金:他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动。但是他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不起眼的小草。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嫩绿的小草就被春风吹醒了。新生的小草吸收着春天的雨露,在春风中茁壮的成长着。
每当烈日炙烤着大地,万物显得无精打采,树上的蝉在“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仿佛在向人们说:“热啊,热啊。”这时只有小草在顽强的生长着,无声无息,向人们展示着代表充满生机的绿色,为夏日的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写这首诗时,白居易仅16岁。当时白居易到长安应科举未中,拿着自己做的诗去拜谒著作郎顾况,当时顾况成名已久,文坛推他为诗文宗主,凡做诗文都要送来向他请教,以定高下,一般的士人他是不放在眼里的。能让他能连看上两遍的诗,就可算是上等的了。所以很多人送诗都不敢进门,大家戏说他家的门是“铁门关、金锁匙”。白居易送诗门前,仆人让他先回去等待,白居易却说:“我在此候,只怕老爷请我相见。”家人大奇。
顾况看到诗卷上的“白居易”三字,便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恐怕白居不易!”等到看到白居易的《赋得离离原上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叫绝,赞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立即让家人立刻把他请进来。从此,对白居易称赏提掖,有人戏到:“顾才子掣开金锁匙,白乐天撞破铁门关。”
这首诗叫《赋得古原草送别》一共有八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因为我们太熟了,所以当我们感叹人生沧桑变化的时候,往往想到的却不是它,我们愿意用杜甫的“昔年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其实我们仔细去看一看这首差不多说话就会背的送别诗:最典型的由景及情,茂盛的原上野草啊,春荣秋枯,每年就是一次生命的循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这里面细细品味就非常有禅意了,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如果单单一株野草,它的生命只有一年,但整个野草作为生命的整体又是连绵不绝的,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这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却又带来了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接下来两句起承转合,最典型的由景入情,野草野花的芳香弥漫古道,艳阳下草地的尽头是你征程。最后诗人说了,我今天又送你走了,这两天的野草全饱含着送你的深情。这后面是不是隐隐的表达了诗人的又一个意思? 野草是一年一枯荣,也是年年春又生,那么,你我何时再相见?总有时,也定有时!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