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作为一个产业非常庞大的特种鱼,这几年的发展是可圈可点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饲料鳜养殖模式的兴起,预制菜产业对产业的推动等等,但另方面苗种质量及病害问题不容乐观,整个产业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未来鳜鱼产业如何发展?水产养殖网专门采访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淡水鱼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基因组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
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和叶星老师
水产养殖网:叶老师好,从2012年鳜鱼选育到今天已发展10年,结合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和种业振兴,在这10年,鳜鱼种业的一个发展如何?目前,鳜鱼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产区在哪些区域?各个产区有什么样的特点?
叶星:2016年以后,全国鳜鱼年产量突破了30万吨,主要产区在广东、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江苏与浙江。目前这几个主产区每年的产量都在万吨及以上。其中,广东是最大的主养区,产量大概占40%,其次是湖北,产量约占20%,然后第三位就是安徽了。安徽自然资源很好,池州当地的翘嘴鳜秋浦花鳜很出名。在2014年的时候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了一个杂交新品种——秋浦杂交斑鳜。
同年,广东的清远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华中农大合作培育获得翘嘴鳜新品种华康1号。我们珠江所是在2012年开始和宇顺公司合作,对鳜鱼做进一步的选育。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利于鳜鱼的繁育与生长,所以广东一直是发展的比较快的主产区,其春季开始得比较早,技术积累也比较好,所以广东就逐渐成为了鳜鱼成鱼和苗种的主养区,全国95%的鳜鱼苗种来自广东。
水产养殖网:目前鳜鱼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叶星:近年鳜鱼的年养殖产量较稳定,2021年仍为37万多吨。很多养殖区域都希望自己培养苗种,但这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现在鳜鱼配合饲料养殖已经是突破了,但苗种早期还是需要活饵培育的。一般的话,四至五公分左右的苗才开始驯化。现在有人尝试提前驯化苗,也有人在探索早期培苗能否不用活鱼苗,而是用其它比如丰年虫来替代,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发。短时间内还是不太可能替代的。成鱼的配合饲料研发那么多年来,不管科研人员、饲料公司,还是养殖企业,真的是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当然这期间有些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也不在少数,鳜鱼饲料真正规模化养殖成功应该是在这一两年。
鳜鱼养殖过程中有几个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尤其是病害问题,它贯穿早期培养、驯料和后期养殖的全过程,因此还是有比较大的危害。就算是很有经验、几年来驯化都很顺利的养殖户,他们也不敢说自己就能成功。事实上,今年一些很有经验的企业也是损失惨重的。因为今年前期气候变化很大,寄生虫轮翻上阵,不得不使用药物,但用药了以后,鱼就不开口,甚至有可能引发病毒,这种情况下整批苗种全军覆没是常有的事。稍微好一点的,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其培养的苗种的成活率和驯化率都很低,所以在经济上,损失还是很大的。
成鱼养殖的话,在广东,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和我们珠江所合作的杰大公司,它们有口试验塘,每亩放养量7200尾,养殖两百三十多天,亩产有八千多斤,饲料系数不到1.2,每亩利润十几万元,这样的塘不在少数。低点的每亩利润也有几万。每次收获卖鱼的时候会引来很多人围观,说明配合饲料养殖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当然失败、亏本的也有不少,所以养殖鳜鱼真的是有技术门槛的,具体体现在管理水平的高低、病害的控制、饲料的质量把控等方面。
鳜鱼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养殖,现在从定性上来说算成功了,但真正能够每塘都养得成功的话,还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配合饲料也需要继续的优化,让其能满足鳜鱼健康生长需求。
整体来说,鳜鱼苗种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在逐步推进,加之配合饲料研发成功,疫苗的批准投产,这对鳜鱼产业发展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推进作用。
国家在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水产也在推动健康绿色养殖,这包括生态养殖、尾水排放、活饵替代、减少用药与种业提升等等。养殖业方面,需要注意如何真正的实现绿色养殖,保证农民有高收入,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够降到最低,最终的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且品质好。能做到这样的话,对鳜鱼养殖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鳜鱼产业的发展和后续加工、消费密切相关。著名的徽菜臭鳜鱼是鳜鱼的加工品,也是安徽的一个特产。
预制菜是一种新业态,串联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参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预计其产值可以达到万亿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预制菜原材料大概有七八成是来自水产品,这样的话水产养殖产品可以有更大的消费空间和发展空间,这对维持产业稳定和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关键是养殖业要如何提供高质量、高品位且成本能有效控制的产品。
广东清远市清新区是广东鳜鱼的主养区之一,有3万亩,产量1万吨。当地政府、企业都积极地推进鳜鱼的深加工、鳜鱼的品牌打造——清新鳜鱼、清新鳜花鱼,同时也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当地政府与有关企业正积极策划,组织清新桂花鱼地标农产品保护工程专班人才引进以及建立品质保障联盟等,助推清新桂花鱼的发展。鳜鱼加工除了臭鳜鱼,现在也有一些加工方式,比如“三去”急冻,通过电商或者直销给餐饮企业、中央厨房等形式的消费端。记得有一次在池州的宴席上有一道菜是整条鳜鱼油炸,装在一个白色纸皮袋里、上面印有“池州味道”,一个非常漂亮的书法,还加上一个红印章,菜式既好看也美味。如果说冰冻鱼能做出这么好品质的菜品,那真的是很不错,完全可以推出更多的菜品。预制菜等消费端的发展对整个鳜鱼产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池州市政府和珠江水产研究所正就鳜鱼新品种选育、健康生态养殖等方面开展合作。我们团队计划从池州鳜鱼的野生资源开始着手进行研究。
水产养殖网:就目前整体来看,您这边了解到的配合饲料养殖成功的案例大概占多少?
叶星:这方面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了解到在广东的佛山、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区都有尝试进行配合饲料鳜的养殖。除了广东外,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与四川等也有试养。一部分养殖户能够顺利养成饲料鳜,并且实打实的拿到很不错的养殖效益,这个确实应该承认配合饲料养殖鳜鱼获得了成功。配合饲料对于鳜鱼养殖业的发展确实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应该算是鳜鱼养殖业的一个里程碑。前面也提到了,也有部分养殖失败、亏本的,配合饲料养殖鳜鱼存在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当然即使是活饵养殖也同样会有成功与失败。
配合饲料和活饵这两个模式对比而言,活饵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它的养殖成本很高。如果用配合饲料来培育饵料鱼,它的成本每斤将近三块钱,总成本差不多四块。一般养殖鳜鱼的饵料系数在四左右。如果因为市场价格等原因,养殖户未及时出鱼,饵料系数可能会达到5或者更高,那养一斤鳜鱼饵料鱼的成本将是十几甚至二十块了,再加上其他的成本很可能高出二十块。如果市场价格低迷,鳜鱼价格在二十几块一斤,这样的话,养殖户基本就没利润了,甚至可能还要亏损。配合饲料可以解决成本高的问题,成本一旦降下来,利润空间就有了。
饵料鳜
第二,饵料鱼可能携带病原。另外如果饵料鱼培育过程采用动物粪便肥水的,还有可能导致抗生素或重金属超标问题。
第三、饵料鱼和鳜鱼竞争水体空间和溶氧。在养殖过程中,最好两三天投喂一次饵料鱼,但很多时候养殖户考虑到成本,可能会将饵料鱼一批拉过来,一次性入塘,这无形中一下子增加了水体与溶氧压力。有时会发现,加了饵料鱼一两天后,鳜鱼就发病了。其实可能有两个因素,一个可能是饵料鱼直接带来的病原体,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饵料鱼入塘以后,导致水体溶氧被快速消耗。低氧对鳜鱼本身就是一种应激,也是诱发病毒感染的一个原因。
第四、饵料鱼的供应也一个问题。随着鳜鱼的长大,饵料鱼的比例也要跟着上来的,因此对饵料鱼的量和规格都是相应的要求,但生产上就不一定能够配套。饵料鱼缺的时候价格会很高,可能要五六块一斤。
饲料鳜
上面饵料鱼存在的问题,足以说明配合饲料养鳜鱼一定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水产养殖网:鳜鱼养殖在广东能达到这么好的效益,那么在安徽,在健康和生态养殖的条件下,您如何看安徽鳜鱼产业的发展?
叶星:广东的塘租总体来说比较高,一亩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就导致广东养殖户必须采用高密度精养方式,广东的养殖密度一般是一亩4000至5000尾,这算中密度,密度更高的一亩7000-8000尾,高密度养殖模式的投入是很大的。
安徽的水产养殖面积很大,总体塘租比较低,我个人感觉在安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综合其资源条件和养殖管理水平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把密度稍微放低一点,中密度或者低密度,再适当的搭配品种进行混养,这样会是一个更好的生态养殖模式,养殖成本没有那么高,鱼塘水质调控也会容易一点,养殖过程中发病情况也少些,这可能是更适合安徽的养殖模式。密度低的模式,鳜鱼生长速度会快一些,能赶在某个价格高的时间段上市,其实是可以有比较好的经济收益的。
江苏有一个养殖户标的是“广清一号”鳜鱼苗,由于拿苗的养殖户比较多,结果这个养殖户留给自己养的苗不够,变成低密度养殖了, 1亩的密度不到1000尾。中秋前,有个鱼中问他有没有1斤以上的鳜鱼出塘,他本来估计没有那么大规格的,但去打样发现已经快接近两斤了。中秋前,鳜鱼收购价格都是四十几块一斤,虽然他那个塘放养密度偏低,但总体的经济效益其实不低,养殖过程也很轻松。
因此我觉得现在要回归我们水产前辈总结的那种经验——池塘养殖是有一个混养的概念,利用不同品种的栖息习性和食性,也就是不同鱼类可有上中下层的这种栖息习性,有一些吃浮游植物,有一些吃浮游动物,有些是杂食性,还有一些是肉食性,鳜鱼是肉食性,鱼塘里不同品种搭配混养,其实它是非常有益的一个养殖模式。
底栖、杂食性的品种在下层会把残饵等消化掉,这对池塘底质是很好的维护。每口塘的水质情况不同,要摸索出适合自己塘口的养殖模式。对于浮游动物多的塘口,可会多放一点鳙鱼;对于浮游植物多的塘口,多放一点白鲢。特别是杂食性鱼类的合理搭配,还可以抑制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
安徽地区养殖户低密度养鳜鱼的话,我觉得一亩两三千尾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通过适当混养,以及水质调控,合理使用一些比较好的微生态制剂,是一个很好的水质调节方法。养殖方法、水质调控方法科学合理,放养密度也有上调空间的。
水产养殖网:广清一号,从开始选育选种到目前已整整走过了十年,在种业这一块,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叶星:我们团队是水科院的首批创新团队,团队的名字就是鳜鲈基因组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我们在广清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配合饲料利用这个性状进行选育。除了传统的选育方法外,我们也结合全基因组的选育技术,这属于比较新的技术了,水产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测序现在已经没问题了,高通量测序现在已经是常见的方法了。现在也有好多基因组的信息出来了,我们也构建了鳜鱼遗传图谱。综合这些信息,从测序到鉴定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也就是基因组层面的芯片制作,通过更多的标记进行选育,这样选育效率会更准确。另外我们也结合抗性方面进行选育,希望提高鳜鱼的抗性,这一块的工作正在逐步的推进中。
水产养殖网:鲈鱼鮰鱼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品种的原产地都是外国,相对于这几个品种,鳜鱼作为国内品种,在选育等方面的特点如何?
叶星:我们做过鳜鱼和鲈鱼多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我们国内现有的鲈鱼品种在几十年繁衍后,总体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低。相比而言,鳜鱼有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说明它的选育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支撑我们做进一步的选育。
鳜鱼种质资源比较丰富,通过遗传改良方法来进行选育的空间比较大,也就是说给我们的选育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不过育种毕竟是需要大投入的,技术层面的不用说了,生产层面如养殖种鱼、维持不同的品系,不同种质资源的维护,选育种过程等等投入都非常大。但只要有持续不懈的科学研究,培育良种支撑我们国家鳜鱼产业的发展是不成问题。
水产养殖网:一个品种养殖量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塘口收购价格,鳜鱼会不会很快也出现这个情况?
叶星:我觉得这个情况短期内还不会有。毕竟不论是饲料或活饵养殖鳜鱼,都有一定难度,都需要一定的养殖技术与经验,整个养殖产量的大幅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饲料鳜的发展对饵料鳜会造成竞争压力,因为同样养1斤的鳜鱼,饲料鳜的养殖成本真的低很多。如果采用活饵料养殖模式的话,就必须要想办法把饵料鱼的成本降下来,才有可能与饲料鳜竞争。
饲料鳜苗驯化塘口
近年,原来养四大家鱼等品种的养殖户,很多转养鲈鱼。我们也一度担心整个市场会不会竞争太厉害,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但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的担心是有点多余。因为鲈鱼比鳜鱼价格便宜,基本在十几块的范围,价格最高的时候20块出点头,鲈鱼的价格适中,同样也没有肌间刺,肉质也比较好这几年鲈鱼的加工消费端市场也完全打开了,活鱼流通消费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加工板块发展得也很好,加上现在预制菜产业推动的话,未来鲈鱼的市场也是很可观的,实际也挤掉了鳜鱼的一些消费市场。但鳜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淡水名贵鱼类,它的价值地位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替代的。关键是鳜鱼怎么降低养殖成本,才能更有竞争力呢?
我觉得短时间,鳜鱼产量想要有大幅提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刚才也提到,鳜鱼苗种培育方面的投入很大,苗种的供应,也不可能一下子会增加很多;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风险也不小,鳜鱼养殖的技术门槛还是有点高的。
最关键的病害控制需要一个过程,因为鳜鱼病毒,除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病毒,而且还是和鲈鱼等品种存在交叉感染,目前疫苗免疫效果还有待更多的验证。还有寄生虫等病害问题,危害也很大。虽然说配合饲料突破了,也看到有很多养殖成功的例子,在每亩几万或者更高收益的背后,还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因此还得理性看待。所以说鳜鱼短时间内产量有很大的飞跃还是不太可能的。
水产养殖网:目前饲料鳜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成本一般是多少?
叶星:配合饲料的成本,大概一斤8-9元,养殖比较顺利、比较成功的饵料系数都在1.2以下,所以饲料的成本一般是整个养殖成本的50%左右。在广东每斤鳜鱼养殖的总成本大概在15-16元左右。
饲料研发需要有时间和经验积累的。有些饲料厂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做出来的鳜鱼饲料质量不好,就像当年鲈鱼的配合饲料,不少企业一开始做得也很糟糕,经过几年的不断调整优化才有了今天的逐渐成熟。鳜鱼饲料仍待成熟,养殖户要认真的分析选用的这个品牌养殖效果到底怎么样。配合饲料需要营养成分均衡。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成分配比是否合适,是否能满足鳜鱼的生长需求,饲料的诱食性怎么样等。除水流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之外,鱼吃食很大程度可能跟饲料的形状与加工工艺、饲料的诱食性有关系的。
饲料除了配方的合理性之外,鱼粉等原料价格也会对饲料质量有影响,比如为了解决鱼粉很贵的问题可能会使用其他原料来替代,替代的这些原料能不能满足鳜鱼的需求,另外原料的新鲜度,比如蛋白是否新鲜,脂肪是否氧化,这都是要考虑的。氧化的脂肪会产生很多的有害物质,这直接对鱼的健康产生影响,最后致其可能不长或者发病。
饲料加工工艺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比如说浮性料能直观看到鱼吃了没有,吃了多少,但沉性料撒下去之后,就很难观察到了,鳜鱼有没有吃到饲料,饲料是不是溶解浪费掉了。
所以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肯定也要注意这些问题。要货比三家,多了解多交流,看这个品牌的实际养殖效果如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