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已明显减弱,绝大部分感染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居家隔离和治疗。居家消毒,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阳”了之后家里的东西怎么办?家里哪些是“高危地带”?重点区域要如何消毒?家庭成员如何做好防护?
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医师张守刚为市民提供一份居家消毒实用攻略。
问
答:如果家中有阳性感染者,要分别注意感染者和同住家庭成员双方的个人防护。阳性感染者要居住在相对独立的房间,最好有独立洗手间。如果没有,感染者离开房间后,要戴上N95口罩,并做好手卫生,最好采用流水洗手。离开洗手间后,要及时将洗手间通风,马桶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房间外要放置桌凳,主要是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需要;房间内要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等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房间应尽量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需要注意的是,居家隔离人员一定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做好环境消毒。
问
哪些区域是消毒重点?分别如何消毒?
答:家里的卫生间、地面等是家庭消毒重点区域。此外,手经常接触的部位,比如门把手、台面、水龙头、冲水按钮、开关、餐具等。需要强调的是,消毒的前提一定是首先要做好清洁卫生,且消毒的方式方法一定是方便、有效、安全。开窗通风、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擦拭是居家消毒的合适且有效的方式。重点消毒方式如下:
卫生间消毒:马桶及周边可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马桶冲水时必须盖上马桶盖,冲水按钮、门把手等手接触的物体表面也应及时消毒;
地面消毒:在做好清洁的基础上,用84消毒液经比例稀释后,拖拭地面;
餐具消毒:阳性人员的餐具一定要单独清洗,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水封地漏:需定期注水,并用有效氯消毒液冲洗,形成水封;
衣物消毒:如果衣物不耐腐蚀,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式消毒,耐腐蚀的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再清洗干净,但要注意防止衣物褪色。同住人员在收集衣物时,最好也先用水喷湿,避免产生气溶胶。
问
如何正确开窗通风?在家中能采用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吗?
答:很多市民对于居家的空气消毒非常关心,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不必纠结每日的通风次数或时间,在不影响保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通风,近期气温寒冷,市民在通风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除了阳性人员的独立居住房间,还要保持卫生间、厨房的干燥通风。
不建议在家中采用大面积喷洒酒精式消毒。酒精挥发快,空气中喷洒的酒精不足以产生消毒效果,还会因为酒精的易燃性带来风险。更不会因为喷洒范围大,喷射频次多,而产生越好的消毒效果。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问
使用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使用消毒剂的原则是,能擦拭的最好不要喷洒。环境物体表面最好使用84消毒液或二氧化氯泡腾片这样的消毒剂,按说明书配制使用。比例一般是1:100,如果市民掌握不好配比量,可用一矿泉水瓶盖的84消毒液倒入一瓶500ml的矿水泉瓶中进行稀释配置。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消毒液也并非浓度越高越好,浓度过高的消毒剂往往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可能引发器官、组织受损风险。消毒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无法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不同类型消毒剂更不可混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问
感染者的生活垃圾需要如何处理?
答:阳性人员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专用垃圾桶。需要提醒的是,同住人员在清理这些垃圾前,最好用含氯消毒液喷洒至湿润,然后再扎紧袋口丢弃,以防止气溶胶产生导致病毒传播。
问
冰箱真的是“高危地带”吗?如何消毒?
答:冰箱因为冷藏室、冷冻室的温度都较低,适宜病毒存活,如果在感染者接触之后,确实容易让病毒留存较长时间。因此建议感染者尽量不去接触冰箱。
如果在确诊前,感染者接触了冰箱,那么冰箱内有未开封包装好的物品,冷藏室内的建议用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冷冻室内的则建议煮沸消毒;而已经开封的物品,建议清理丢弃。
给冰箱断电,让冰箱恢复室温状态,之后用含氯消毒剂将冰箱仔细擦拭一遍。
问
若周围邻居感染,要如何防护消毒?
答:无阳性人员的家庭,应注意开窗通风和家庭环境清洁消毒,家庭成员回家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对入户大门区域和卫生间可每天擦拭消毒处理。需要提醒的是,若周围邻居有感染,一定要与邻居错峰通风,以做好防护。
专家提醒:不管在哪种环境下,都要坚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距、少聚集等措施,居家环境常通风,做好日常清洁,做好自我防护,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