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你,猕猴桃是属于杜鹃花目的植物,是不是感觉有些意外?
杜鹃花
除了猕猴桃,杜鹃花目中还包括一些大家熟知的经济作物和常见水果,比如茶,柿子。杜鹃花目植物的基本特点是花一般都是五裂,而且有共生的菌根。
猕猴桃花
而说起野生的猕猴桃,还真不少故事。很多人觉得猕猴桃是从国外引进的水果,因为我们的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吃猕猴桃的记载。即使到了近代,人们也是一,二十年之内才开始吃上。其实,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有了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写到“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野生猕猴桃
不过,中国古代确实一直没有把猕猴桃当做人可以食用的水果,而只是猴子吃的野果。一般俗称鬼桃或羊桃,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野生的猕猴桃不但个小,只有乒乓球大小,而且表皮毛多,味道酸涩,实在是不好吃。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能买到的猕猴桃又大又甜,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多人去超市,都看到过把高等级的猕猴桃叫做“黄金奇异果”,而且很多都从新西兰进口。其实,所谓的新西兰奇异果,正是从中国带去的鬼桃,经过人工驯化和育种得到的。
黄金奇异果
1904年,一位名叫伊莎贝尔(M.L.Fraser)的新西兰女教师来到中国,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一小包野生猕猴桃种子。本来她觉得这是一种观赏植物,开的花很好看。但无心插柳,这一小包种子被带回新西兰之后,长出了三株个体。更重要的是:这三株里面有有一株雄性植株,和两株功能性雌株。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植物,必须有雄株和雌株才能结果。
植物猎人威尔逊
在伊莎贝尔之前,有很多西方的所谓“植物猎人”,曾大规模的在中国采集植物种子,也包括猕猴桃,带回国培育,比如大名鼎鼎的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但之前的种子都只长出了一种性别的植株,所以只能作为了园艺观赏植物。而这位新西兰的表型猕猴桃之母就恰恰凑巧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这三株猕猴桃结出的果实,比起在中国生长的大部分野生猕猴桃来,又特别大和甜。一方面可能和水土气候有关系,另一方面真的可能是伊莎贝尔拿回国的种子,确实碰巧含有特殊的可以让果实变大变甜的变异。
因为觉得猕猴桃很好吃,所以新西兰人后来又特别对它进行了针对性的育种,使得它的果实越来越适合食用。今天世界上市场上大概80%的猕猴桃,都是这三株祖宗树的后代。当然近几十年来,中国也开始育种一些我们自己的猕猴桃品种,比如红阳猕猴桃(Hongyang)。
2013年,红阳猕猴桃的基因组被中国科学家测序拼接,大小大概有600M。经过对其基因组特性的研究发现,猕猴桃的基因组在8000万年,以及2700万年前,曾发生过两次全基因组规模的复制事件。结果是整个基因组都被打乱,很多基因丢失了,也有很多基因多出了很多倍。这要是发生在人类或一些高级动物身上,这个物种恐怕早就灭绝了。但这种基因组倍增事件,在植物里却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是植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首先小编要说的是野生猕猴桃当然可以吃的,其次野生猕猴桃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之高。尤其是在这个秋冬季节正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时候,受到很多女性的喜爱。更是有着水果之王的称号。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下猕猴桃具体为什么这么深受大家喜爱,而且还能有着水果之王的称号。
营养价值
其果实细嫩多汁,清香鲜美,酸甜宜人,营养极为丰富。它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100~420mg/100g,比柑桔、苹果等水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还含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猕猴桃还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猕猴桃果食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适时采收下的鲜果,在常温下可放一个月都不坏;在低温条件下甚至可保鲜五六个月以上。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糖水罐头、果干、果脯等,这些产品或黄、或褐、或橙,色泽诱人,风味可口,营养价值不亚于鲜果,因此成为航海、航空、高原和高温工作人员的保健食品。猕猴桃汁更成为国家运动员首选的保健饮料,又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着的滋补果品。据美国Rutgers大学食品研究中心测试,猕猴桃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成份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常吃烧烤食物能使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因为烧烤食物下肚后会在体内进行硝化反应,产生出致癌物。而猕猴桃中富含的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这种硝化反应,防止癌症发生;猕猴桃中含有的血清促进素具有稳定情绪、镇静心情的作用,另外它所含的天然肌醇,有助于脑部活动,因此能帮助忧郁之人走出情绪低谷;猕猴桃中有良好的膳食纤维,它不仅能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脏健康,而且可以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快速清除并预防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物。
药用价值
猕猴桃本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其果香甜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有保健美容之功效。不仅含有蛋白分解酶等10多种氨基酸,而且含多种维生素,除钙、镁、钾、钠、碘、铬、锰等多种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目前的安康已研发富含硒的野生红籽猕猴桃。猕猴桃除鲜食外还可药用,猕猴桃的药用价值,中国历代医书均有记载,认为它能「调中下气」,具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健胃、润燥之功。民间验方,用猕猴桃60克去皮生吃,能治内热心烦,并防治坏血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癌症等。究其药理作用,乃其维生素C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形成,其果肉又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其中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0.05%,但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多种疾病。富硒猕猴桃的果肉有多种免疫与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它的预防心血管病、抗肿瘤、对抗病毒性疾病以及抗衰老等的作用问题,近年来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硒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以及补硒对某些疾病的防治作用显得愈发重要。据说猕猴桃对于医治消化道癌症和肺癌别有一手。猕猴桃的根也有药用功效,可惜此时此地药材店铺付之阙如。据唐《本草拾遗》记载:它可治骨节风、瘫痪不遂、中年白发。《开宝本草》说它可治“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现代医学实践证明:猕猴桃具有滋补强力、清热利尿、生津润燥、调中理气之功效。维生素C含量多,对人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胺有阻断作用,其阻断率可达98.5%。同时,还可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韧性,促进胆固醇加速转化为胆酸,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对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肝硬化、冠心病等均具防治效果。山人一般强壮少病,可能与常吃猕猴桃有关。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