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普洱茶有点苦是怎么回事(老白茶和普洱茶常温保存要多少度)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1》

最近福州一直在下雨。

每天下午,必定细雨霏霏,飘飘摇摇,雨打芭蕉,格外清静宜人。

当然也有粗暴的时候,某天的傍晚,惊雷滚滚,暴雨倾盆而下,打消了好多人出门吃饭喝茶的念头。

胖嘟嘟的小侄子抱着他新买的无人机,站在阳台,眼巴巴地看着天空,盼雨停。

“我的无人机都两个星期没上天了。”

这位10后宣布,他长大了要发明一种粉末,有茶叶一样的香味,撒一把到天空去,雨就停了。

我抱着他胖胖的身体,想象着他的发明创造,信手捻起一颗漳州来的大杨梅,肥嫩多汁的口感,甜里泛酸的感觉,酸得我眯上了眼。

杨梅的季节,雨就是多。

古人真聪明,发明了“黄梅雨”这么动听的名字。连带着这阴雨连绵的天气,也让人厌恶不起来了。

杨梅自然是好水果,但福州人生来怕热,必定要一颗杨梅一口凉茶,方才放心啖下这紫红的果实,相信它不会在身体里生出燥热来。

朋友电话来,问你在干嘛?我说,吃杨梅,看电影,泡肉桂。

她一脸鄙夷:那么酸,你也不怕掉牙。

是啊,水果杨梅的酸味,已经让很多人承受不住了。

更何况,那些有酸味的岩茶。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2》

有时候想,为什么杨梅果子的酸,我们可以接受,但武夷岩茶的杨梅酸,我们就接受不了呢?

尤其是存坏的老白茶那种“酸腐臭”,更是让人胃里抽筋,胆汁涌动。

然而,却仍然有一派,我们姑且称之为“拥梅派”,极为拥护茶叶当中的酸味。

为了给茶叶当中的酸味正名,“拥梅派”不惜给这股酸味取了一个极好听的名字,叫“梅子香”。

从酸臭味,到梅子香,仅几字之差,境界就不同了。

这股子因为茶叶储存湿度过高而生成的酸味,它就是一股臭味,怎么一沾上了梅子,立刻就高大上起来了?立刻就摇身一变,变成香味了?

臭就是臭,它就不是香。

榴莲亦臭亦香,是它本身的DNA结构使然,是它天生就是这种味道。并不是存坏了,腐烂了,霉变了所致。所以,榴莲的臭与香,只看个人的嗅觉喜好程度来定。

若岩茶当中的酸味,也是它加工制作结束之时就具有的,就像腌酸菜那样,做好之后就是酸的,那这股酸味,我们就认可它,认可它是这款产品原本就具有的,是独属于它的品质特征。

但岩茶刚做好时,是不酸的,是充满了焦糖香的。只有隔年的岩茶,储存湿度高发酸了,才会生成酸味。

那么,这股“酸味”到底是不是酸味,它的认定,就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这是可以明确定性的,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生成了酸味,这岩茶茶暂时就不建议喝了,临界返青了,要重新焙火了。

只有重新提香,重新过火,且测试过品质没有变坏,没有生出臭味异味,才可以继续喝。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3》

在武夷山,有没有把隔年岩茶当中的酸味,叫做梅子香的说法呢?

为此,村姑陈电话采访了天心村的茶农,小竹林的茶农,以及迁出景区后住在高苏坂的茶农。

分别询问:武夷山人都喜欢把大红袍,尤其是陈年大红袍,叫做梅子香大红袍吗?

答案统一是:没有。

再问,你们觉得武夷岩茶当中的酸味,是什么味道?

答案A:陈年岩茶当中的酸味,说白了就是发酸了,一种话梅的酸。

答案B:以我一个岩茶制茶人而言,茶发酸了,感觉是说我茶没做好。

答案C:我不喜欢这种酸味,喝完不恶心就好。

接着问:这种酸味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案A:没存好,水分过高了,就发酸了。

答案B:陈放的时间长了,就容易生成酸味。

答案C: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

继续问:你喜欢在陈年大红袍前面加上“梅子香”三个字吗?

答案A:不喜欢。梅占说梅子香还差不多。

答案B:梅子香一般说梅占吧。

答案C:出酸了,用文字加工一下,就成了梅子香。我不喜欢这么形容发酸的岩茶。

村姑陈总结如下:

关于“武夷山人喜欢把陈年大红袍称为梅子香大红袍”,分属三个不同村的武夷山土生土长的、祖辈就在做茶的茶农表示,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

关于岩茶里的酸味,他们认为发酸是没存好的标志,是陈年岩茶里极容易生出来的。不排斥也不喜欢。当然发酸不是岩茶的常态。

关于梅子香,他们认为,是形容梅占的。(梅占也是一种岩茶品种——村姑了注)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4》

那么,白茶里,尤其是老白茶里,会有梅子香吗?

没有。

这就不用上山去问S师傅了。

这么多年,走遍福鼎,还真没有哪位茶农,好意思腆着脸,把自己存坏了的,发酸了的,生成了酸味的老白茶,拿出来给我喝,还振振有辞告诉我,这是“梅子香老白茶”的。

这么些茶农们,有些是拿过货的,有些是没有拿过货的,但无一例外,他们知道我懂白茶,所以,都比较实诚。

有一些为了营销而生出来的新概念,是不会在村姑陈面前试用的。

他们知道我定力好,不受忽悠。

当然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足以说明,老白茶当中生出酸味,是存坏了。

我们还是从白茶国家标准来说起吧。

白茶国家标准,目前我知道的,有两份。

一份是2008年施行的,已经废止了。一份是2017年12月颁布的,2018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

在白茶国标里,明文规定了白茶的工艺,是萎凋+烘干。

光光从字面上来理解:萎凋,是让茶叶枯萎,凋谢。烘干,是让茶叶当中的水分尽量失去,变得干燥。

那么,不论是萎凋还是干燥,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失去水分。

简言之,远离水分。

白茶国家标准里,还规定了白茶的含水量,是不能高于8.5%。也就是说,水分在白茶细胞里,是以少为好的。

既如此,白茶的含水量,必定是极低的。既如此,又如何生出酸味来?没有水,酸还发得起来吗?

不能。

有酸味的白茶,必定就是存坏了。不信,测试一下含水量,便知真假。

于白茶而言,酸,就是存坏了,加重发酵了,内质变了。

不管给这种本不应该存在的酸味,换上了多么高大上的名字“梅子酸”、“梅子香”,都改变不了白茶出酸味是变质的味道这一事实。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5》

好茶,应该是什么样的?

绿茶里的酸味,正常吗?不正常。

生普里的酸味,正常吗?不正常。

白茶岩茶里有酸味,正常吗?当然不正常。

除非是腌菜。

腌茄子腌黄瓜腌酸菜。高温高湿让这些植物全发酵,方才生出酸味来。

而白茶是轻发酵,这酸味,又如何生成?

武夷岩茶倒是半发酵,但它最终,需要焙火定型,炭火的高温一进去,余下的那点点水分和酸味一起,蒸发到了空气中,离开了岩茶叶片。

是以,武夷岩茶,本身是不酸的。

我们喝到的成品武夷岩茶,有焦糖香,有果香,但没有酸味。

果香与酸味,也是不一样的。

武夷岩茶中的果香,指的是类似水果一般的香气,有蜜桃香,有芒果香,有蜜瓜香,但就是没有酸味。

酸,不是武夷岩茶的正常气息。

豆腐坏了,是发酸。

茶叶发酸,是坏了。

当然,为销售计,把酸味,形容成酸梅味,说得漂亮一些,方才可以把积年的陈货销售一空,这也是人之常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声叹息。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6》

从酸味,到梅子香,几字之差,云泥之别。

不由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由感慨命名者的匠心独到。

只是轻松换了三个字,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有的人,就是有这种强大的文字功力。

不由得想起另有一些人起名字,外行看起来高大上,极有文化,内行人一看,差点没笑痛肚子。

比如,从前我有个同学,叫做宇轩,他父母特别得意这个名字,觉得很有气势。

我一看,吓了一跳。他父母为什么用马车给他的孩子做名字?

在《说文解字》里,轩字,是一种带窗户的马车,也指一种有窗户的屋子。

对他父母的清奇脑回路,真真是不能理解。

其实,大俗方能大雅。

起名,未必一定要文绉绉。看那些大文豪们,给自己的孩子起名,都不是不“琼瑶体”,都不是我们普通人以为的“文艺腔”。

鲁迅的孩子,叫周海婴。不是周宇轩,或者周子涵。

李敖的女儿,叫李文,很简单朴素的名字。

连雄才伟略的毛爷爷,战时给自己起的化名,也很接地气,叫做“李得胜”。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

取君子当敏于行而讷于言之意。

其中的文化底蕴,见识之远,希冀之深,可不是“婧涵”、“雨婷”、“梓欣”之流,可比的。

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别侥幸,无论大红袍、老白茶、普洱茶,发酸就是湿度过高,存坏了

《7》

梅子香,可以谢幕了。

它不属于白茶,或者岩茶。

它是一种重发酸的产物,是茶叶没存好,受潮发酵了的明证。

发酸的豆腐,我们都知道要扔掉。

那发酸的茶,为什么还要留着?

扔掉吧。

当然,如果实在要喝,也是可以的。毕竟,加重发酵而生成的菌,也不是致命菌。

正如一位武夷山茶农所言:

话梅酸怎么了?就算霉变,也不会马上中毒!​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10-17 13:08
下一篇 2023-10-17 16: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