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了!
那时候最好吃的就是“大河之鲤”,就是黄河鲤鱼!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有一个桥段:张仪微末时凭借制作鱼脍,结交了周王室的公子昭文君,得到了昭文君的宝剑。后来由于这把宝剑而结识姬狐公主,介入燕王室纷争。
这里的鱼脍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生鱼片,张仪所制作的鱼脍原材料是黄河鲤鱼。
如今我们提起生鱼片,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其实中国才是制作食用生鱼片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古代很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诗歌之中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
最早的文字记载目前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国宝文物青铜器《兮甲盘》铭文记载:公元前823年(周宣王5年),周王师大将在大获全胜之后的私人宴会上,就用烧甲鱼和生鲤鱼片作为主菜招待客人。
《诗经。小雅。六月》记载这两道菜,用了一个专用名词“炰鳖脍鲤”。
所谓脍就是将生肉切细的意思,秦汉之后脍字专指鱼脍。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了吴军攻破楚国,吴王用鱼脍席慰劳伍子胥,可见鱼脍在中国古代是宴席上的重要菜肴。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则记载了今天的山东齐河县祝阿镇的居民有不吃鱼脍的习俗。
作为反例,可以证明鱼脍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食品,祝阿镇居民不吃才让人觉得奇怪,因此才特意的写入书中。
祝阿镇的这个习俗在《隋书。地理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鱼脍的食材
鲤鱼是当时制作鱼脍的常见食材,周朝的记载也明确了是用鲤鱼制作鱼脍。
最高级的是黄河鲤鱼,也就是大河鲤,大河一般专指黄河。
黄河鲤鱼肉质细嫩,品相漂亮,是食材中的上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儿子出生,鲁昭公就是用鲤鱼作贺礼,为了纪念这件事,孔子为自己儿子取名孔鲤。
古人诗歌中也记载: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洛鲤伊鲂,贵如牛羊”
《全唐诗》中记载了很多与食用鲤鱼有关的诗句,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都有这方面的诗句。
另外一种名气更大的鱼脍食材则是鲈鱼,辛弃疾词中写到: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这里的鲈鱼,不是现在市场上我们经常购买的鲈鱼,而是专指松江鲈鱼,又名“四腮鲈鱼”。
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是指刘备,季鹰归未中的季鹰也不是什么候鸟,指的是西晋的张翰字季鹰,倒也是人如其名。
张翰在西晋末年朝政混乱的时候,想起来家乡用鲈鱼制作的鱼脍十分美味,感叹道自己想要回家吃鱼脍。
其实就是用馋鱼脍馋的实在受不了作为借口,辞去官职躲避当时混乱的朝局,敏锐的张翰已经预知到了危险。
张翰如愿的逃过了西晋末年的动乱屠杀,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吃货的名声。作为典故,官员们在感觉到仕途危险的时候就经常会用这件事来发表感慨。
金齑玉脍
历史上鱼脍最著名的菜肴叫“金齑玉脍”。
金齑指的是食用鱼脍所用的配料。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作金齑的七种原材料,将七种配料捣碎调成糊状,颜色金黄漂亮,因此称为金齑。
玉脍则指的是刀功技法高妙的厨师所切的鱼脍。
切生鱼片的功夫在古代叫“斫脍”,事先在案板上铺层白纸,吸收鱼汁。
高手不但切得薄,纸上也能做到不沾汁水。
《大秦帝国》中的张仪斫脍并不稀奇,从古人的记载看,历史上孙权,王羲之,唐明皇等人都曾经亲自下场斫脍,展示自己高明的厨艺刀功
两者合一则就是古书中记载的“金齑玉脍”。
《大业拾遗记》详细记载有地方官员献给隋炀帝的贡品“金齑玉脍”的制作方法,隋炀帝对这道菜的而味道赞不绝口。
历史上的鱼脍
唐宋时期鱼脍是贵族宴会不可或缺的珍馐,这种记录多见于诗词歌赋,我们至今可以从这些诗歌中略窥一番当时贵族宴会上使用鱼脍的盛况。
比如杜甫,白居易等人,均有描写贵族宴会食用鱼脍的诗句。
民间对于鱼脍也十分喜爱,李白因为粉丝慕名送鱼而来,一时兴起亲自动手斫脍,并写下诗词纪念这件事情。
宋代苏轼是诗人中的著名吃货,与多种名菜都有交集。出门之前得先安排吃饭的事情,曾特意写诗通知朋友为他准备鱼脍。
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可能是由于生长于江南鱼米之乡的缘故,一生诗词提到鱼脍几十次之多。
即使是北方金人,也有食用鱼脍的记载,《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女真人)止以鱼生、獐生,间用烧肉”。
医书《儒门事亲》:
“又如北方贵人,爱食乳酪、牛酥、羊生、鱼脍、鹿脯、猪腊、海味甘肥之物”。
从这些诗词记载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无论宫廷民间,都市乡村,东西南北,春夏秋冬,鱼脍广泛存在于唐宋两朝贵族和平民的食谱之中。
鱼脍除了流行于唐宋时期,在南宋灭亡后,关于鱼脍的记录仍然时常出现在元明清时期的记录,诗词,话本,笔记之中。
但在明清时期,鱼脍流行的程度已经大为降低,有关鱼脍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前朝旧事重提。
今天只有中国北方的满族和赫哲族乡村以及南方的个别地区,仍有吃生鱼片的习俗。
生鱼片在中国虽然没有断绝,但已经不再是民间的主流饮食。
中国古代先民吃生肉的习惯,孔子在《礼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那时候大部分的肉类食物都可以被制作成“脍”。
而从秦汉时期开始,大部份生肉都被日常食谱淘汰,只有鱼脍保存下来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鱼脍能够幸存,鱼肉本身适合制作生肉食物的特性是主要的原因。
从周朝开始,鱼脍在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长达二千八百多年。
漫长的岁月里,鱼脍多次出现在古代文人和艺术家的诗词、歌赋、正史、传奇、神话、小说、戏剧、绘画、雕刻之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
北宋以後,环境变化造成北方渔业资源逐渐枯竭,无法大规模的供应制作鱼脍的原材料。
而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使汉民族的饮食习惯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融合。
此后的中国各大菜系在形成过程之中,由于鱼脍与菜系的发展方向相偏离,造成了鱼脍不断被边缘化。
因此发展到今天,我们多已不知鱼脍为何物,甚至以为鱼脍是鱼羹。
而在提到生鱼片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日本料理,甚至以为生鱼片是日本所独有的传统食物。
殊不知,在食用生鱼片的历史上,咱们中华民族比日本不但要早的多,而且日本人的技法和食材辅料选用上也处处可见中华先人的痕迹呢。
个人认为,中国最好吃的鱼 当属 鳜鱼!
这次只说淡水鱼,肯定有人说长江三鲜 刀鱼、鲥鱼、河豚最好吃,我好多年前吃过,什么味道已经忘记了,长江鲥鱼现在几乎灭绝,河豚转为人工养殖,再加上今年开始长江十年禁捕,长江刀鱼也是吃不到了,所以还是说说平常能吃到的鱼种吧。
鱼好不好吃,水质很重要,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明显要高于其他鱼种,前断时间有幸在河里抓了一条小鳜鱼养在鱼缸里,平时就观察它的生活习性,发现鳜鱼只吃活食!主要食物就是河里的小鱼小虾,我也都是去河里捞鱼虾回来投喂,一定要是游来游去的活鱼才行,哪怕是刚断气的死鱼,鳜鱼看都不看一眼。就是这么傲气。你想想,常年吃活鱼活虾的这种鱼,本身肉质怎么能不鲜美。就连古人都写诗赞美过“桃花流水鳜鱼肥”。
再一个优点就是,鳜鱼没有小刺,吃的时候特别爽。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