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觇(读作chān),又叫笔掭,是觇笔之器。
觇笔是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
咱们中国,自从发明了毛笔,就出现了舐笔运笔的需要。舐笔可在砚上,也可在纸绢上,古人运笔除了可在砚上掭笔外,更备有舐笔之物,谓之笔觇。笔觇有瓷制、玉制、琉璃制、水晶制等。
大约在宋代,以往以一个单独的舐笔工具出现的笔觇,又具有了文玩含义。
笔觇与诸如笔筒、笔海、笔格、笔洗、笔挂、笔屏、笔船、笔插、笔帘、笔盒等,共同形成了伺候毛笔的物件,成为文房中既实用又能摩挲的东西,故被视为文房珍玩。
据说,“笔觇”一词,正式出是在明代。
明后期文房清玩的风气愈渐兴盛,文人纷纷编书立作,论述文房器物,其中的经典者有文震亨(其曾祖为“明四家”中的文徵明)的《长物志》与《考盘余事》。
那么,“笔觇”这么个名称又是什么意思呢?
觇,是看、窥看之意。
《说文》中记载:“觇,窥也。”,宋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笔觇”就是给笔看的意思,创造一个精致的东西让毛笔窥看,这便成了笔觇,中国文人的雅气可见一般。
依据文震亨《长物志》的描绘以及实物遗存,可以断定,笔觇多是片叶造型的浅碟,以陶瓷居多。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