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很多人以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说的,其实不是,这是诸葛亮借用了西汉文献《淮南子·主术训》中的一句来教育后人。意为对人生在世,不应去追求名利,明确自己的志向。同时保持心态安静平和,不要被世俗习惯所左右,以达到的高远的目标。
其实这句名言和诸葛亮出仕入相的人生经历并不矛盾。
我们可以将诸葛亮的能力按照高低顺序做一个评价,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其次是一位谋略家,然后能力稍逊的但仍可称为军事家。作为政治家必然树立了高远的目标。人们常说当时的大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但是,在诸葛亮眼里,首先是确定国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统”问题,站在现在眼光看起来,诸葛亮的选择无可厚非,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影响汉人在世界地位的朝代。作为坚定的汉民族主义者的诸葛亮,不甘心曾经辉煌的王朝到此罢休,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兴复汉室,平定内乱,以大汉的正统观念来为自已的政治理想寻求归宿。所以他并没有选择曹操孙权作为辅佐对象,而是选择了刘备,这与他的个人的政治理想是相符合的。
其次,作为一个谋略家,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不断地探索和创造当时较为科学的社会理念与社会管理方式,后世史家公认的是,先天条件不足的蜀汉的国家社会治理是好于曹魏和东吴的,代表诸葛亮的《隆中对》、《前出师表》这几篇传世千秋文章的内涵,绝不仅仅是肤浅的报恩之心表白,更是诸葛亮谋略水平的写照。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非狂妄自大,而是树立管乐的王佐之道,所以后世俗人经常诟病他的“穷兵黩武”,实为对诸葛亮的谋略一知半解。我想诸葛亮在当时“益州疲敝”的状态下,多方权衡制定的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应是合理和务实的,这样的行为,表之为心态安静平和,不要被世俗习惯所左右是恰如其分的。
最后,诸葛亮作为军事家,被现在的所谓聪明人经常拿来嘲笑,殊不知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川蜀之地先天的条件注定了攻克中原有着很大的难度,而诸葛亮凭着自己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了各种现实矛盾,使得蜀汉时期的军事博弈最大程度地接近了成功。这是了不起的军事成绩,后世将诸葛亮评为杰出军事家并非空穴来风。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不是让人去真正宁静地不管世事逃避红尘,而是鼓励人们为了自己认为的正确的远大的志向,摒弃世俗的议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策略,对于这一点,诸葛亮不忘初心鞠躬尽瘁一生都在践行着,并且用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的后代。
所以,无论现在宵小之徒如何诋毁诸葛亮,我始终坚定地认为诸葛亮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象征。
欢迎关注先启历史,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您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诸葛亮一生叱咤风云,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聪明过人,在三国中是首屈一指的显赫人才,他为什么要让其子诸葛瞻宁静澹泊呢?这也是出于当时的背景所致,在诸葛亮病重期间,也就是三国的后期,当时他的儿子诸葛瞻才七八岁,还是一个孩童,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正值学习和培养的阶段。诸葛亮在病中曾说过,他言道:“瞻今八岁,聪慧过人,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而。”,提明其对诸葛瞻的看法。诸葛亮一生非常注重修身养德,注重精于刻苦学习。他在《诫子书》中讲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足以看出其对修身养德,以静智为要的观点。其实,诸葛亮讲的不无道理,他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才下了这个结论。其实他对诸葛瞻是非常的关心和重视,迫切希望儿子以后成为国家的梁才,只可惜自己年龄已迈,日理万机,且儿子尚小,未能精心培养和亲自指导,导制了诸葛瞻后来缺乏大智,残死在战场当中,成了一名虽忠勇而无大智的可赞可叹之人。这并不怪诸葛亮的育人方法,而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造成。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