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国的粮食育种领域一直有着“南袁北李”的说法,袁指的是前不久故去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而李则指的是“远缘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院士。上世纪70、80年代,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30多年的李振声院士开辟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培育出了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小偃6号”,为我国的小麦育种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当代后稷”的故事。
幼年遭遇“饥荒”,他决心解决粮食问题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1942年山东大旱,11岁的他第一次面对饥饿,便亲身体验了啃糠窝窝头,吃榆树叶等充饥的味道,同时看到了父老乡亲面黄肌瘦、步履艰难的情景。饥荒带来的苦楚景象给年幼的李振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岁那年,李振声的父亲去世。此后,他靠着哥哥和亲戚的帮助,一直坚持读到高二。但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李振声决心辍学去济南找份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张农学院的招生广告,说可以提供吃住条件,他决定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竟“试”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这之后,李振声努力学习并立志要学以致用,在增产粮食上有所作为!
牧草杂交小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1年大学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在这里,他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1956年,李振声奔赴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小麦育种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小麦亩产还不到50公斤。这时,李振声多年的牧草研究派上了用场,他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以长穗偃麦草为主的远缘杂交研究。经过23年的努力,成功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培育出了小偃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
1958年,李振声在杨凌研究小麦样本
其中,“小偃6号”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50多个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超15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1985年,“小偃6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90,李振声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在培育出小偃6号的同时,李振声还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系统,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此外,他还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2006年,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该奖奖金500万人民币,按规定,其中450万用作由获奖人自主的科研经费,剩下的50万则归个人支配。但李振声却把这50万全部捐出,用于青年科技者的助学基金。
心系粮食安全,“渤海粮仓”成效显著
除了心系小麦的科学研究,李振声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自1984年粮食生产三年无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的情况。1987年,李振声调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与中科院的农业专家一起,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组织领导中科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一起投入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到1993年,全国粮食增产1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504.8亿斤。
2011年5月,李振声首先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工程。2013年,工程正式启动,并由科技部、中科院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共同实施,计划通过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耐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9年,“渤海粮仓”工程已累计示范推广8016.7万亩,棉改粮279.2万亩,改良盐碱地580.3万亩,累计增粮209.5亿斤,节本增效186.5亿元,节水43.5亿方。
从事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以来,李振声有31年都在如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在的这片土地度过,他曾说:“杨凌是一个能安心搞科研工作的好地方”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他的“小偃6号”之后,“西农979”、“西农511”等一大批小麦良种在这里诞生,一群优秀的小麦育种专家在这里汇聚。
和李振声一样,他们将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作为毕生梦想, 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西农这片农科热土上,无数的农业科学家细心耕耘,只为让饥饿成为历史。
素材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微、中国农科新闻网、央视新闻、河北科技报、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家、人民网、科普中国、科学网、光明网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