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出行系列报道之三
一年前的网约车江湖,经过几轮赛马后,就像今天很难想象会有电商平台站出来挑战天猫京东一样,彼时市场也以为网约车行业市场份额大局已定,直到去年网络安全审查带来了格局的重塑,此前铩羽而归的竞对们忽然意识到什么,纷纷打起精神,再次投入战斗。
动作最快的是美团,2021年7月9日,下架400多天的美团打车APP重新上线,一系列围绕乘客与司机的优惠与补贴随之上马,T3、曹操等玩家们也相继吹响冲锋号,新的一轮网约车大战就这样开启。
在已经相对成熟的网约车市场,滴滴在乘客叫车体验与司机赚钱效应上建立的良性循环构筑了一定的护城河:新势力们声势浩大地将真金白银发了下去,但难以补足的运力导致用户有券但叫不到车,于是又纷纷转回滴滴。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2年9月,全网网约车总共接到的5.54亿单中,滴滴拿到4.04亿单,市占率仍然高居73%。
作为最有力的竞争选手之一,在大好机会面前,美团高调起嗓后却再次回归了低调。
“目前滴滴积累的优势仍然明显,一时间难以撼动,美团打车这些新势力多是以精细化的服务来获取用户,主打合规,这是网约车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难题,也比较适合新入局平台作为切入点。”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记者表示。
心存不甘的美团
对于专注本地生活的美团,打车属于必争的一块版图。
2017年2月14日,美团打车在南京悄然上线,经过10个月的测试,日订单量突破10万。同年10月,美团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不久后便成立出行事业部,在原有的餐饮、到店综合、酒店旅行三驾马车基础上,升级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
在确认布局出行业务之后,美团也与滴滴进入剑拔弩张的阶段,王兴曾表示,美团和滴滴打起来便是“战争”而非“战役”,2017年12月27日,程维则在采访中正式回应:“尔要战,那便战”。
2017年12月28日,北京、上海、杭州等七个城市的美团APP上线了打车入口,开启用户报名,称只要报名数满20万,美团打车就会在该城市开通服务。
十几天后,美团打车在北京城市站的司机、乘客招募界面便显示报名用户突破20万,其表示将马上登陆北京,然而北京市有关部门迅速出面,称美团打车尚未依法在北京市申请开展网约车业务,尚不具备在该市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资质。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通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要求网约车企业需要在当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司机要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证》,驾驶的车辆需要具备《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三证缺一就属于非法营运。
被点名后,美团打车回应称,坚决遵守政策法规,此前已开始推进北京市网约车许可证的申请工作,不会违规上线运营。
美团的扩张野心就这样被资质要求被拦了下来。而在南京试水近一年后,2018年1月,美团打车才拿到南京和上海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不过彼时网约车行业的烧钱大战如火如荼,美团打车也将火力聚集到南京和上海,与滴滴正面火拼。
在高额补贴和零佣金政策的刺激下,上海等多地网约车市场新车骤增,司机车辆侧的运力合规性成了谁也绕不过的问题,各地监管部门迅速出手,2018年1月31日,南京多部门集中约谈美团,指出其长期存在不合规车辆和人员从事非法运营现象。
2018年3月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然而首日马上就遭到上海市交通委、市价检局多部门的联合约谈,指出美团打车存在司机审核不过关、扰乱市场价格等问题,同时还指出美团打车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尚未按规定接入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要求平台整改,接入相关数据。
2018年9月20日,美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边是来自监管的合规压力,另一边是打车业务沦为业绩拖油瓶。根据招股书,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呈几何倍数增长,已从2017年的2.9亿元暴涨至2018年的44.6亿元,要在财务表现上安抚市场情绪,美团不得不在网约车业务上放慢脚步。
在2018年财报中,美团表示,2019年公司将会聚焦在对核心业务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业务上,在新业务投入上将会更加审慎,并将进一步提高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加强与平台的战略协同作用,持续减亏。
到2019年4月,始终没能走出南京、上海的美团打车宣布在自营基础上开放聚合模式,次月在成都、杭州等十五个城市开启试点。值得注意的是,试点只以聚合模式开展,美团打车还表示将侧重于用技术投入推动用户体验,不会涉及大额补贴。
偃旗息鼓的美团打车悄悄下架了出行App,转而回到了美团App,在餐饮、酒店等商户页面中商户信息的右侧的打车按钮里,留下了打车业务的火种。
第一次交锋,美团打车没能以滴滴的方式打败滴滴。
监管再次注视
安全审查带来的网约车江湖重整,给了蛰伏中的美团打车一个机会。不过网约车行业热潮再起,马上又引来监管关注。
2021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就肆意营销、恶性竞争、非法营运等问题约谈包括美团打车、曹操出行、T3出行在内的十一家网约车平台。随后,9月1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要求不得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并要加快清退不合规的驾驶员和车辆。
对于趁势而起的出行新势力,想在市场上站住脚,首先要搭建起足够的运力,保证乘客打车体验才能留住乘客,而在市场肥沃的一二线城市,当前能够跨过审核门槛的合规运力尚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
例如,2016年12月发布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在北京从事网约车业务的司机,应当具有本市户籍,且满足经过指定考试机构考试合格等要求;车辆使用性质要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强制报废,没达到60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运营。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10月当月,全国共有29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8.8万本、车辆运输证203.0万本,但这个数据,与此前市场披露的行业司机数量仍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司机都不满足双证要求。
保证运力与满足合规,就像两条平行的生存红线,游走其间而不过于偏离任何一侧,成为网约车平台的生存艺术。
尽管平台在合规问题上也在保持跟进,例如在司机注册时将审核资质选项从可选变为必选,但实际上,驾龄不够、车辆超龄以及公司车辆等不合规问题,它们总能找到绕开的渠道,“如果只是驾龄不够,交四百块钱就能处理,后期也都是登录官方APP去接单。”一名网约车中介对记者表示。
“要是没证被抓了,一罚就是一万,跑一个月的车都不够交罚款的。”有司机告诉记者,事后有些平台会进行报销,所以哪怕平台抽成高一点,也愿意留在这些平台。
2022年2月15日,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多部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事项进行完善,对处置措施和操作流程进行了细化,以便于各级相关部门操作实施。
“当前网约车的行业监管法规仍然不够完善,现在主要是交通部出台规章来牵头一些文件,执行效力还不明显,未来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策的跟进落实更加值得关注,目前各地的道路运输条例也正在积极将网约车纳入监管范围,像杭州等地已经将网约车和出租车统筹管理,不过这个过程也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说出租汽车管理的地方性事权与全国性网约车平台管理间的矛盾,需要时间去探索。”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对记者表示。
转向精细化运营
窗口期一来,美团打车最先做的就是尽量抢占更多司机资源。
2021年7月起,美团打车在南京、上海等地上线新司机注册拉新奖励、流水补贴以及做单奖励等方式,直营打车业务蔓延到37个城市,聚合业务更是扩展到上百城,迅速恢复生机。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研,上海的滴滴司机一般日均收入700元上下,按照2.8元/公里的常规当量计算方式,滴滴司机单日总运行里程当量可达321km,流水900元,到手720元;以2021年7月为例,美团打车司机日均运营里程当量200km,约为滴滴的62%,在流水补贴比例25%前提下,司机每日可收入560元。加上其他活动补贴日均可达140元左右,综合下来美团打车司机每日也能得到7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与滴滴相当。
不过自2021年9月起,美团打车再次开启放缓节奏,收缩补贴,将重心放在对上海、杭州等重要市场的精细化运营,“合规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行业的大趋势。”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打车的投入预算也在向重点城市倾斜,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团打车在上海的司乘补贴率和租赁商补贴率超过20%,而其他直营城市最多只有12%左右。有观点分析认为,网约车行业逻辑已经从规模转向了盈利,美团打车也是希望在最重要的核心大城市验证其模型是否成立,避免盲目扩张。
今年8月8日,美团打车在上海设立高峰好叫车联合办公室,调集来自多个部门核心成员,聚焦上海打车高峰期多个热门区域和主干线,通过规划调度、优先派单等方式,压缩用户高温天打车等待时间,优化用户体验,同时开启定向补贴,向用户推出打车礼包,向司机侧提供早晚夜三段式“高峰全免佣”活动。
与此同时,美团也在自营打车业务上囤积合规运力,在合规框架内,通过解决高峰出行等问题建立差异化。“最近两年我们在用户出行保障体系建设、防疫管理、司机合规激励上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今年以来,在各地交通部门的指导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城市推出了一系列合规激励举措,面向双合规司机落地了多场专场活动和专属权益。”上述美团打车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自今年三月开始,美团打车也开始陆续清退高风险的小服务商,自营业务之外,聚合平台只保留首汽出行、曹操出行、神州出行等规模更大且更有保障的服务商。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十月份的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中,美团打车摘得聚合平台订单合规率第一名。
头部平台暂时按兵不动固然是新势力们的天赐良机,但在网约车这个泥泞而内卷的战场,后来者的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