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技术,最开始时都有个极为简单的开端!
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纺织只是为了狩猎和御寒,后来随着人们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技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为了织出传世的艺术品,比如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品味,比如为了显示阶层的不同。
但不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最开始必定是为了本身最迫切的需要。
我国纺织业开始得非常早,早到可以让全世界震惊,而且还都有证据可考,这不得不让人服气!
《易·系辞(下)》记载:
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这里虽然并不是纺织,但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不管是为了做渔网还是什么,这些都是纺织的前身。
在商代甲骨文上,更是出现了很多桑的象形字,还有蚕字。甲骨文是商朝的产物,这说明至少在商朝时,养蚕和抽丝已经开始流行,并且被专门给记录了下来。
这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自豪,我们几千年没有文化断层,很多东西可以从以前的记载中找到。
那么,我国纺织业是什么时候起步的?都经历了什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从原始社会到周朝
遥远的以前,今天的山西大同地区,一片浓密的森林里,一群人正悲伤的看着一个受伤的人。这个人在打猎时被野兽咬伤,眼看是活不成了。
看着这个人痛苦的死去,所有人都悲愤欲绝但又无可奈何!这群人中,有个人背靠着一棵树看着自己手中的石球直咬牙,他在想,假如自己可以远远的把这个石球扔出去击中野兽,那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人力有时穷,石球拿在手里并不容易抛远和击中猎物,他突然转身看着身后的树和树身上缠绕的藤蔓,然后发疯一样扯着那些藤蔓。所有人都以为他气疯了,其实他是想借力把球给抛得更远一些。
他用藤蔓做成了第一条抛石工具,前面放石头的地方需要更复杂的工艺,于是他又用藤蔓做出了最原始的网兜,这是编织的前身,所有的纺织,都是从第一条用来狩猎的网兜开始的。
70年代中期,人们在山西大同许家窑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在遗址中找到了近千枚用来狩猎用的石球。
这可以断定,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绳索,但那时的绳索应该是用藤蔓和嫩树皮做成。而许家窑文化遗址的年代距今约有十万年!
70年代后期,人们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两股搓在一起的绳子。时间大约在4900年前。
人们把植物纤维劈开后再揉搓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让绳子既柔软又坚韧,而劈开植物纤维再揉搓在一起,一定给了原始人太多的启发,他们会发现利用揉搓技术,可以成形很多东西,而纺织,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到商朝时,不管是丝织还是麻织,在这个时候都已经非常成熟。当然了,这些技术服务的人群是贵族,而普通老百姓,想穿上一件纺织品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桑和蚕的象形字均有出现,至少说明那个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桑树,而且在殷墟还出土了一只玉蚕,抽丝技术说明也已经掌握。
《说苑·反质》里说:
殷纣王锦绣被堂,非惟锦绣、絺、紵之用邪!
这时候不仅是纺织,而且也有了成熟的染色和更加细腻的蚕丝绣花技术。
东汉皇甫谧在《帝王世纪》记载:
殷纣王时,妇女衣绫纨者三百余人。
这句话可以反映出在商朝时,从事纺织的人已经非常多了,而且应该是个专门的职业。
到了周朝时期,刺绣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2004年,在山西一处西周墓,发现了一块红色丝织荒帷。上面有精美刺绣凤凰图案。这种艺品需要全面的技术,一项技术不成熟都无法完成这样的工程。这件丝织品的出土,强有力的证明了周朝时候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高超,而且人们已经开始在原纺织的技术上加入别的工艺,来达到更加漂亮和显示权威的目的。
周朝时候的丝织品包括:绢、绨、纱、罗、绮、锦、绦等等,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有的这些丝织品,在那个时候均已经差不多都出现了。
《诗经》中对周朝的种桑和养蚕有过这样的记载:
十亩之间兮,桑者泄泄兮
这里的泄是混杂的意思,就是说种桑养蚕的人非常多。
《考工记》记载周朝时候的染色技术分为“七入”:
一入谓之縓,二入谓之赩……六入谓之玄,七入谓之缁。
这里的縓代表浅红色,赩代表大红色……这说明在当时,周朝人已经对染色技术非常熟悉,并且形成了流水作业,但仔细想想的话,那可是在周朝,那时候的人能有这样的智慧,不得不让人惊叹。
从远古到周朝,纺织业经历了启蒙期和手工发展期。
二、从春秋到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在周朝人的基础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纺织业都非常发达,特别是在山东的齐国最为出名,以“文采布帛”而闻名七国。
在楚国,长沙出土的楚简上有“罗”等纺织物名称,楚墓中曾经出土过织成的菱形纹布匹,还有织的很细的麻布。
当时的蚕桑业遍布黄河流域。主要集中在现今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一带。而这些中,又以山东齐鲁之地最有名,当时齐鲁之地的女纺织工非常出名,可以说出自她们手的工艺品天下闻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
冠带衣履天下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原始的缫车、纺车等用具。从春秋到秦朝,是纺织工具的诞生和成形期。而在这个时期,纺织品价值是很高的,可以直接交易别的物品,甚至可以起到货币的作用。
到汉朝时,纺织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纺车在这个时候已经成熟,最有力的证明当属近现代史学家刘仙洲先生收藏的一副《汉代手摇纺车图》,这副图被很多论文引用,证明汉代是手摇纺车出现的准确年代。
但是,这张图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里面原因众多,咱们就不在这里展开说了。
丝绸做为一种高贵的物品,在汉朝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而且是独一份,国外根本没有这种技术,所以,丝绸成为了汉朝对外输出的贵重物品,一些外邦贵族对丝绸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丝绸贸易开始出现,并且因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从长安到欧洲,这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在汉武帝当时推行的“西进”路线之下,张骞完成了这一壮举。从此,很多丝绸顺着这条路线,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西方,让西方见识到了来自东方的神奇手工技术!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出土的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 隐花孔雀纹锦、 凸花锦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这些物品在现在看来都叹为观止,在那个年代,引起人们的疯狂追捧一点也不奇怪!
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建立对汉朝、对后世影响深远,不管是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这是开拓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后世,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华儿女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后世人写边塞时,总是会以此为背景。
王之焕在《凉州词二首》其中之一这样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春秋到秦汉,我国纺织用具处在完善期,并且完善度非常高。到了汉朝时,纺织水平已经进入了巅峰,这是超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一种特殊技术,并且成为输出的重要物品。但受的时代的局限性,这时的棉丝并不多,纺织原料多为蚕丝和麻。
三、从汉朝到近现代
我国古代纺织业在汉朝时已经基本完备,各种技术和工具已经齐全,后世都只是完备,受古代条件限制,再想创新已经非常难。到了宋明时期,棉花种植技术有了突破,棉丝纺织很快就超越了麻,而同在这个时期,民间开始出现纺织作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精品纺织物,比如南宋的缂丝、元代的织金锦,明代绒织物等等。
清朝时,首次出现了多锭纺纱车,各种靠纺织为业的人多如牛毛,朝廷在江南设重要官职来管辖纺织业。纺织业做为一种起源和发展在中国的手工技术,一度被垄断了几百上千年,成为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商品。
清末时,由于国外工业革命的冲击,传统纺织遭受到了致命打击,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而到了现代,我国在轻工业上的发展使纺织业重新起飞,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从最初那个想要借力把石头抛出去的远古人,到商朝时出现的象形文字,再到汉朝时的丝绸之路。晚清时候的没落,新时代下的超越,我国纺织业经历过辉煌,也陷入过低谷,但最终还是会站在第一线。因为这是我们本身发展出来的技术,我们本来就站在巅峰,现在不过是重回辉煌。
这不只是纺织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断层文化进步史。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