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各村历史名称(漯河市各村的历史)

“去哪儿呢?”“去卸载哩!”在召陵区万金镇,村民们这样打招呼,如果不熟悉地名的人多少都有误解:卸载难道是个地名?其实,卸载不仅是个村名,还有一段古老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有一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庙宇,还有一条古运河,是曾经转运货物的重要码头。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这里的繁华,村里大多数人从事航运或经商。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和运河消失,码头和船舶也成了永久的记忆。

曾是古代转运码头

漯河有个村,名字竟然叫“卸载”,原因要追溯到唐朝

走进卸载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和楼房,这些很难和曾经转运货物的码头联系在一起。村支部书记王秋生告诉记者,“卸载村”的由来就是和曾经的转运码头有关。

“以前我们村是运河上一个重要的码头,货物都在这里装卸运载,虽说现在码头没有了,但你看俺村西边的这片麦田,凹下去的部分就是曾经运河的遗迹。”王秋生指着村西那片地势较低的麦田说。

而这个村的古码头还要追溯到唐朝时期。据村内碑文记载,唐朝建立以后,效隋炀帝继而开运河,继唐中期,以黄淮为主,次以颍、沙、洪河为支流的运河,南北以洛、许、郾、上蔡、汝南为一线已开凿成功。由于官府粮仓在运河运输中要有中转站,所以需要建造码头,要有合适的地理位置。

“我们这里地势高而且平坦,地处南北中间位置,且地处大平原,有中原粮仓之称,所以转运码头就建在我们村的最北边,那里也是村内地势最高的一块。”王秋生说,转运码头建在这里后,后来官府粮仓、许多商家和客商陆续也在这里建码头,货物在这里装卸运载,进行中转,故而得名卸载村。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卸载村的转运码头规模日渐扩大,日益繁荣,辐射方圆百余里,一直兴盛繁华。到北宋年间,后来由于地壳变化,大运河消失,但村西的地势低洼处仍依稀可见大运河的遗迹。

一个美丽的传说

漯河有个村,名字竟然叫“卸载”,原因要追溯到唐朝

在依赖航运的农耕时代,运河方便了这里的交通,也促进了这里的繁华。据卸载村村民介绍,村中的南北主干道在古时非常繁华,路两边的盐埠、饭馆比比皆是,那时村中有一半人家是靠航运吃饭。

装有货物的大船行至这里时需要在码头停留,然后货物经小船分装,因此这个村庄的村民曾经家家都有自制的小船。

“我们村打机井,挖鱼塘经常都能挖出以前的船板,2016年在村北的地里打机井时还挖出了一块三四米长的船板,还有很多海螺和贝壳。”村民赵俊英说。

而村西北角坐落的依运河而建的庙宇,也见证了这个转运码头的沧桑历史。北宋年间有一年深秋,天连降大雨,河水暴涨,眼看河堤要决口,官府和百姓日夜不停加固河堤,官府粮仓,商家货物眼看要被淹没,洪灾面前人类是无法抗衡的,最后百姓和官员们跪而祈求上天保佑。说也神奇,没多久从西南方来一位身材魁梧,赤脚披发的壮士,拿一把大锨加固河堤,而河水像惧他似的,他加固的河堤,洪水再也漫不出来。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三昼夜加固,雨过天晴,百姓和官员安定下来,壮士却不知何时离去。

“后来,百姓按他的样貌在运河畔建造了卸载六村祖师庙宇,后来遭到了破坏,直到2001年又被村民重新修建起来。”王秋生指着正对着运河的庙宇说,建在运河河畔也是百姓祈求一方平安的心灵寄托。

村民富足 村风淳朴

漯河有个村,名字竟然叫“卸载”,原因要追溯到唐朝

如今的卸载村虽然失去了依靠航运带来的一派繁荣,但靠着村民们的勤劳和智慧,依靠种植和养殖业,村民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将会建造文化广场的二期,建成后不仅有绿化带,还会给村民提供更多的游乐设施,而文化广场北邻是我们村新建的村室,现在正在进行后期的扫尾工作。”村会计赵群芳说。

令赵群芳骄傲的是,卸载村虽有800余户村民,但村内的风气非常好,令附近的村民羡慕不已。

卸载村的新村室在村子的最北边,后面就是一片麦田,建造村室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在路边摆放,晚上也没有人看守,但一直到建成,村室前连一块地板砖也没有丢过。

“我每年都会在不同的村庄干活儿,但卸载村的风气真是好,晚上放在路边的材料第二天早上还是原封不动,这个村的村民素质真是高。”正在村室刷墙的张师傅说。

“不仅在这里装修的工人知道我们村里风气好,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也都知道,这么多年了,不管谁家盖房子,东西放路边都可放心。”赵群芳说,他们也会把这良好的村风一代代传下去。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10-10 10:16
下一篇 2023-10-10 11: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