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花草生长的好不好,跟土壤的好坏有很大关系。如果土质不适合花草生长,后期做多少功夫都是白搭。所以日常养护花草时,会格外注意土壤的变化。有些花友家里的盆栽土壤表面会慢慢的出现一些白色的东西,看起来和土壤本身的颜色有很大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珍珠岩上浮
如果你栽种盆景花卉的土壤有掺珍珠岩,或者是直接购买的现成营养土(绝大部分都含有珍珠岩),当过上一段时间以后,盆土表面会出现一些白色的东西,很细小的颗粒状,不均匀的呈现在盆土中,用手拈的时候一捏就碎,别担心,那是珍珠岩碎末随着浇水逐渐上浮,沉淀在了盆土表面,对花草的生长并没有什么害处。
(营养土中掺珍珠岩)
珍珠岩比较轻,一般为了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种花种草都会掺杂一点,既能保证透水性,又能形成小空隙储存水分。但珍珠岩并不结实,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磨损产生一些细小颗粒,这些颗粒遇到水以后就上浮。在盆土比较湿润时,上浮的珍珠岩颜色并不明显,不易被我们觉察。当盆土比较干燥时,上浮的珍珠岩就很明显的出现在盆面上,让我们心里忐忑不安。有些花友担心这种珍珠岩的小碎末是虫卵,或者土壤碱化产生的水碱,从而急急忙忙的换土。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珍珠岩碎末有大有小,颗粒的粗细不一样,和虫卵、水碱完全不是一回事。
(珍珠岩粉末)
2、土壤碱化
如果你栽种盆景花卉是自己配置的土壤,土壤中没有加珍珠岩,过上一段时间以后盆土表面会出现一些很细小的白色物质,颗粒相对比较均匀,或者说没有颗粒感,盆边要比盆中间严重,甚至盆壁上都会发白,那就是土壤碱化析出的水碱。如果你栽种的植物是喜欢碱性环境的,比如仙人掌、石榴、枸杞等,土壤这样反倒会让植物生长的更好。如果你栽种的植物是喜欢酸性环境的,比如绿萝、文竹、杜鹃、桂花、茉莉花等,土壤碱化对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要么马上换土,要么尽快酸化土壤。
(水碱析出)
盆景土壤碱化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在北方,尤其有些花友经常直接用自来水浇灌,更容易碱化。遇上土壤碱化时想省事就直接换土,用微酸的腐叶土代替现有的碱化土。如果不想换土,可以用发酵过的淘米水浇灌花卉,或者每次浇水的时候在水中滴几滴白醋先酸化,也可以去买点硫酸亚铁,严格按照说明溶解以后浇灌改善土壤的酸碱度。种花土壤碱化后最好直接换土,因为碱化越严重,伴随的土壤板结也就越严重,很不利于花卉生长。
(土壤碱化时植株的状态)
题主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盆土中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一般这种情况都是珍珠岩碎末,并不是水碱。如果水碱这么严重,花草早就出问题了,毕竟我们家养的绝大部分花卉都是喜欢酸性环境而不喜欢碱性环境的。觉得有用点个赞,关注我了解更多养花知识。
不仅仅是盆景土,家庭种花,很多花盆表面都会有白白的一层霜。有些花友可能说我没有!那是你没仔细看。只要是室内种花的,这种现象很难避免。
这是我们办公室的一盆吊兰,盆土已经盐碱化的非常厉害。当然不是我种的!
为了说明产生盐碱化的原因,我折腾半天,终于用手机拍了一张科普照片。
大家发现了没?两根筷子之间的水面比杯子里的水高很多。筷子越近,水面越高!这个叫做毛细现象。
土壤颗粒之间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所以盆里的水会源源不断的吸引到表面。但是表面的水很快就被蒸发了,蒸发后留下了水里的微量盐分。
这个过程持续的发生。吸水,蒸发,吸水,蒸发。最后,水里的盐分都集中到盆土表面。如果盆土表面不平的话,那盐霜往往是越高的地方越多。
时间久了,这盆土已经不适合种花了,他就叫盐碱地。这也是我们每一两年就要给花换盆换土的原因。
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有两个:
1、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这个目的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距离,打破毛细现象。就像两根筷子一样,距离远点儿,水面就降低了。
2、大水冲刷。经常把花盆拿到户外,让大雨冲刷一下,把这些盐分溶解在水中,然后顺盆底的排水口流走。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持续浇水的方法冲洗,但是那有点儿浪费水,还占用很多时间。不如大雨来的方便。
大家都明白土壤盐碱化是什么原因了吧?那就给点个赞,加个关注吧。为了拍这个筷子照片,我还专门找了个手机微距镜头呢,不容易呀。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